第200章 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大结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甄嬛重生与华妃携手杀遍后宫》最新章节。

弘历与甄嬛叙了许久,大多数是甄嬛在讲,讲述这些年她与允礼在一起去过哪里,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儿。

而弘历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心中满是向往。

甄嬛说完后满含歉意地看向弘历,“人一旦老了,话也就多了,皇上勿怪!”

“无妨,朕喜欢听额娘讲。”弘历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从前在圆明园时,我费尽心思想要得到皇阿玛的认可,可即便我如何努力,却连见他一面都很难。”

“后来,我因额娘而得以入宫,可皇阿玛依旧未能高看我一眼,我便不惜一切代价扫清登基路上的所有障碍。”

“如今,我如愿做了皇帝,自问自己是个合格的皇帝,可我却觉得心中始终缺了一块儿,直到听到额娘讲着您与十七叔这些年的经历,儿子方才想明白。”

“儿子心中缺失的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爱,这是儿子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儿子很是羡慕额娘与十七叔的感情,更羡慕弘曕和灵犀能在你们一对父母。”

“若有来世,儿子真想成为额娘的亲儿子!”

甄嬛听完笑着摇了摇头,“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若你真成了弘曕,说不定还会怪允礼当初为何没有当皇帝,怪我为何要带着你颠沛流离了。”

弘历笑了笑并未说话,因为他知道甄嬛说的极有可能会发生。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外面传来李玉的声音,说是皇后担忧他的身子,劝弘历早些回去。

弘历眉头紧蹙,眼中满是厌烦。

甄嬛笑着摇摇头,起身说道:“回去吧,她也是担忧你的身子,时辰不早了,弘曕也该来接我回去了。”

她话音刚落,外面便又传来弘曕的声音,甄嬛笑着走出去,见弘曕一脸担忧地看向自己,她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不必惊慌。

她在弘曕和月儿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船上,随后对着弘历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进了船舱。

弘历呆呆地立于船头,抬眸看着漫天星空,喃喃自语道:“母慈子孝、夫妻和顺、岁月静好,这样的日子真的挺好,不是吗?”

甄嬛回家后,弘曕心中满是担忧,唯恐弘历再来找他们的麻烦,哪怕甄嬛多次出言安慰他,他也依旧心中不安,甚至还想着将甄嬛送回济州避难。

直到皇上的仪仗离开杭州,他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弘曕和月儿又陪着甄嬛去了很多地方,他们去了青海祭拜了年世兰和叶澜依,去京城探望了一下卫临和采苹,采苹见到年迈的甄嬛后又哭又笑的。

采苹如今也是一个小老太太了,可依旧是一个美丽的老太太,脸上的笑容一如从前,可见卫临这些年待她是极好的。

甄嬛从京城离开后,又去见了见孟静娴,看了看灵犀,回来时又顺路去探望一下槿汐,她的日子过得很平静,见到甄嬛时哭红了眼。

再后来,她又回到了济州,回到了她与允礼的家,那时已经是寒冬,可山上仍旧有成片的红梅盛开着。

甄嬛让弘曕为他折了一些红梅放到允礼的碑前,含泪与他说着自己这些年经历的事情。

温实初和沈眉庄见甄嬛回来开心的不得了,康儿如今去了京城,本想着将他们接过去,可他们心中舍不下这里,依旧留在了济州,如今甄嬛回来了,他们又可以常常聚在一起了。

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哪怕屋里早早烧了地龙,甄嬛依旧冷的浑身打颤,每到夜晚,她都缩卷在床上,一遍一遍喊着允礼的名字。

早起,她依旧笑容满面,若不是听雨为她整理床铺时,发现她的枕头有些潮湿,断然是想不到她平静的面容下,掩藏着怎样一颗伤心绝望的心。

临近春节,弘曕和康儿带着家人都回了济州,两大家人聚在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除夕。

除夕夜过后,甄嬛的精神突然好了许多,她拉着沈眉庄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些话,好些都是道别的话。

沈眉庄知道甄嬛的身体不大好了,紧紧握着甄嬛的手,脸上虽带着笑容,眼泪却止不住的流。

甄嬛轻轻为她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眉姐姐,你知道吗?每当看到你如今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样子,我都会忍不住想哭。”

“从前,在我的梦中,你从来都是那副年轻的模样,哪怕我如何衰老,你都依旧年轻,你的音容相貌停留在了生下静和的那日。”

“我从未见过你年迈的模样,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花白的头发,想象若是你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可渐渐的却发现,我竟然连你的模样都记不大清楚了。”

沈眉庄听不懂甄嬛在说什么,自己的女儿明明是月儿,怎么就成了静和了?她轻叹一声,只当她是年纪大了说的胡话,她佝偻着身子凑到甄嬛面前,笑着说道。

“嬛儿,好好看看姐姐,记清楚姐姐的样子,这样就不会忘了,等下一辈子,可千万别认错了人。”

甄嬛笑着点了点头,“眉姐姐,我走了!”

“嬛儿,你去哪儿?”沈眉庄急切问道。

“我要走了,允礼来接我了。”甄嬛一脸幸福的笑着,蹒跚着朝外走去,沈眉庄强忍着泪想要扶她,却被她摆了摆手拒绝了。

甄嬛一步步朝着院外走去,最后停在了那棵合欢树下,她轻轻摩挲着允礼曾经坐过的摇椅,动作笨拙地坐了上去,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允礼的温度。

寒风刺骨,甄嬛却丝毫未觉。

一片片雪花从天空飘落,落在那棵合欢树上,宛如无数碎玉琼瑶缀满枝头,又似未融的月光在枝桠间织就了一层轻柔的素纱。

甄嬛慢悠悠地摊开手掌,接住一片片雪花,看着它们在自己掌心融化,开心的笑了起来。

“允礼,你来了,这是你送我的花吗?”

“允礼,甄嬛,终生所约,永结为好,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我们终于做到了,我甄嬛,此生再无遗憾!”

【全文完结】

番外:

番外一,沈眉庄:我前世竟如此悲惨?

沈眉庄看着甄嬛静静地躺在摇椅上,任由一片片雪花落在自己身上,她开心的笑了,甚至还用力让摇椅晃了起来。

她知道,她的大限到了,虽心中早有准备,可当看到甄嬛的手从空中滑落,无力地瘫在椅子上时,她还是忍不住痛哭了起来,哭得撕心裂肺。

温实初循着声音赶到时,甄嬛已经没了气息,她走的很安详,甚至嘴角一直挂着笑容。

两人通知了弘曕和灵犀,一起给甄嬛办了丧礼,将她与允礼合葬在一起。

当夜,沈眉庄做了一个梦。

梦中回到了年轻时候,她与甄嬛一同去参加选秀,还有安陵容,她们三人一同被选中。

那时,自己是贵人,一进宫便得了皇上的宠爱,甄嬛因撞见井中的福子,吓得一病不起,而安陵容则在侍寝第一夜就被原封不动的退回。

她们在宫中从相互扶持,到心生间隙,最后她们和安陵容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仇敌。

她看到自己被华妃陷害,皇上认为自己是假孕争宠彻底失了宠爱,看着甄嬛在宫中如何举步维艰,她们与华妃、与皇后斗智斗勇。

心疼甄嬛刚生下胧月便出宫修行,看着她在甘露寺被祺贵人和安陵容羞辱,她心如刀绞。

后来,甄嬛回宫了,她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可她仍旧不愿侍寝,因为她的心中早已悄悄住进了另一个人。

温实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心中便有了他,或许是从自己得时疫时,温实初悉心照料自己开始。

或许是在自己看遍宫中的虚情假意时,恰好碰到了温实初这样一个满含深情的人,他对嬛儿的情义,常常让她感动又心生醋意。

再后来,两人因为太后赏赐的一壶暖情酒冲破了禁制,一次放纵竟让她有了身孕,她当时心中没有恐慌只有庆幸。

为了这个孩子名正言顺的诞生,她主动低头去讨好皇上,皇上也愿意给她几分薄面。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祺贵人会攀咬甄嬛与温实初,当安陵容身边的丫鬟来向她禀报消息时,她已经意识到了这是安陵容设下的计。

可一个是她的好姐妹,一个是她的心上人,哪怕知道那是个全套,她也义无反顾地去了景仁宫,想着若是他们真的有难,凭着自己腹中的孩子,皇上兴许可以宽大处理。

可当她匆匆赶到景仁宫时,却听到了温实初挥刀自宫的消息,她当场晕了过去。

生下静和时,她已是奄奄一息,她将静和托付给甄嬛,哭着让温实初抱抱孩子,那是他们的孩子。

可温实初始终没有伸出手,她含泪看向温实初,“你对我,到底有没有过一点真心?有没有过一点点?”

见温实初为难地低头不语,沈眉庄哭着说:“我情愿你不说,也不愿你看我快死了,而骗我!”

温实初缓缓抬头,深情而又心疼地看着沈眉庄,“那日的酒并不足以让我动情,所以我对你好,不仅仅是因为嬛儿。”

沈眉庄一听,眼眸一下子亮了起来,嘴角也挂着微笑,“是吗?听到你这么说,我好高兴,这辈子遇见你,我不后悔,实初,你最后抱一抱我,好吗?”

温实初哭着将沈眉庄拥在怀中,那一刻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梦醒时,沈眉庄眼角还挂着泪珠,一想到梦中的场景,和这一世甄嬛坚定不移地想要将他们送出宫去,她心中隐隐明白了些什么。

或许她也同自己一样做了一个梦,只是她知晓那个梦境比自己早,可她却什么都未说,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

沈眉庄越想越心疼,忍不住哭了起来。

温实初被吓了一跳,连忙坐起身关切地看向沈眉庄,“眉儿,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了吗?快来让我给你把把脉。”

身边的人接连去世,温实初的心着实惊慌,好在为沈眉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忧思过重。

“你是想嬛儿了吗?”

沈眉庄哭着点点头,温实初心疼地将她拥入怀中,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着她,可沈眉庄却突然朝着他的胸口捶了两拳。

“你这木头呆子,当初为何不肯对我表明心迹,为何到我死了才敢说出心里话?”

温实初听得一脸迷茫,当初他是一早就表明心迹的,可他见沈眉庄如此伤心的模样,也不多做辩解,只紧紧地抱着她。

“眉儿,是我错了,我应该早早的向你表明心迹,在你入宫前就去你家提亲的。”

“傻老头,那个时候谁认识你啊?况且,我们这些女子都要参加选秀后才能自行婚配的。”

沈眉庄嗔了温实初一眼,又紧紧靠在他的怀中。

若这个梦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那他们这一世何其有幸能够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直到此刻才发觉,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实初,等我死后,你将我葬在嬛儿旁边吧,我想离她近一些,这样来世,我们就还会在一起。”

“不许胡说。”温实初难得凶了沈眉庄一句,然后抱着她的手不自觉地紧了又紧。

甄嬛去世后,康儿担忧温实初和沈眉庄,想要将他们接回京城,月儿和弘曕也想将他们接去杭州,可他们哪儿都不去,执意要留在济州。

沈眉庄笑着说道:“你甄姨母最是喜欢花儿,我得每日给她送花才行,不然她该使小性子了。”

至此,沈眉庄和温实初每日清晨相互搀扶着,去摘些漂亮的花摆在允礼和甄嬛的墓前,直到那座坟墓旁边又立起了一座新坟。

至此再无人日日在他们坟前更替鲜妍的花束,可那两座青冢周遭却早已簇拥着蓬勃的生机,当春风掠过,五彩斑斓的野花竞相盛放,将岁月的寂静酿成了温柔的芬芳。

番外二、苏培盛:我爱槿汐,可我更爱我自己

我是苏培盛,是大内总管,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人人都道我性格沉稳、行事圆滑,就连专横跋扈的华妃娘娘见了我也得尊称一声苏公公。

可我知道,她们打心眼里其实是瞧不上我的,甚至有些嫔妃还会厌恶的称我一句贱奴才、没根的阉人。

可即便如此,她们也不敢当面对我不敬,除非她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在这皇宫里,生死只在皇上的一念之间,而我却是能左右皇上那一念的人。

我原以为自己有权有势,手握家财万贯,内心应该十分满足才是,可我的心中始终缺一块儿,直到我遇到的槿汐。

从前在王府时,她还只是一个被人欺凌的小丫头,我曾撞见过几次她被人故意打骂,可我都没有出面阻止,因为这是每个新入府的奴才都必须经历的事儿。

当初我初入王府时,也是被那些个老太监欺压,他们将所有的脏活累活都交给我做,甚至还让我跪在地上举着夜壶伺候他们。

可即便如此,我除了忍受还能如何呢?反抗吗?呵呵……那换来的只会是更加羞辱的责罚。

想我当年,也是一个读书人,我毕生的心愿便是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可在我十三岁那年,家里闹了虫灾,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闲钱来供他读书?

为了家里的弟弟,父母狠心将我送入了王府,自此我再也不配成为一个男人,甚至连人都不配当了。

我在王府受尽欺辱,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胤禛在花园中散步,我便趁机去花园中偶遇,然后卖弄自己的文采。

果然,胤禛见我读过书,而且说话行事很是周到,便对我生出几分好感,将我调到他身边伺候。

我每天察言观色,一点点摸清胤禛的喜好,然后不着痕迹地迎合他,他对我也更加信任,甚至还称我为知己而非奴才。

很多事情他都愿意与我诉说,因为他知道,我对他是绝对的忠诚,且常常我的一两句话便能解开他心中的疑团,这也得益于我那些年读过的书。

后来,我一步步成为胤禛身边的大红人。

对于下面的奴才被欺凌,我向来是冷眼旁观的,可直到那次,福晋的衣服被染了色可她又偏爱那一件,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槿汐这个小丫头壮着胆子向我提出了要求。

她可以帮我解决衣服的难题,同样,我也要帮她主持公道,我看着她那倔强的眼神,一瞬间便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她和当年的我真的很像,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不会只当个粗使婢女,我帮了她,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内心缺失的那块儿是什么了!

后来,我又在暗中帮助过她几次,她也果然不负众望,等到了皇宫后,她已经是太妃身边一等宫女了。

再后来,她无意间得罪了皇后被发落到浣衣局,我有心再帮她,可又担心皇后发现我内心的秘密,我的把柄绝不能被任何一位嫔妃抓在手中, 否则,等待我的将是灭顶之灾。

可我千算万算,没算到我对槿汐的感情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变得那么深,她牢牢住在我的心里,怎么也驱不散。

那一次她差一点葬身火海,我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向他表明了心意,可我能看出来,她并不喜欢我,是啊,谁会喜欢一个太监呢?

可我依旧没放弃,我的身子已经是残缺,我不允许心也是不完整的,在京城外的宅院里,我尝试过纳一些女子入府,年轻漂亮的、成熟有韵味的、甚至连生过孩子的妇人都有。

可她们不管在自己面前表现的如何敬重、爱慕自己,我都能从她们眼底看到那隐藏极深的恐惧与厌恶,唯有槿汐,她看自己的眼神从来都是坦坦荡荡的,没有一丝鄙夷。

因为她也是从一个微末宫女一步步走到今日,她是最能体会我、最懂我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得到她。

为此,我做了许多努力,所有人都夸赞我对槿汐的情深,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自私的。

好在,我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可这也将我推向另一个深渊。

我与槿汐在一起,可槿汐是莞嫔的人,我若保槿汐,就必须要保莞嫔,我无形之中将自己送上了一条随时都有可能倾覆的危船。

我夹在皇上与莞嫔的中间,每日过得战战兢兢,好在莞嫔是个极聪慧的女子,她知道审时度势,知道如何为自己筹谋。

她从莞嫔一步步成为莞妃,熹妃、熹贵妃,甚至最后成为人生赢家,坐上太后的宝座。

我对她是打心眼里敬佩,可也知道一代君王一代臣,新皇登基必定眼中容不下我,更何况,先帝的死也有我的参与。

我从总管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与槿汐一同云游四海,我褪下那身奴才衣服,挺直腰板,带上假胡子,仿佛自己是个正常的人。

深夜,我也会借助工具让槿汐感受到快活,她在床上的每一次低吟,仿佛都是因我而起,那一刻,我的那颗残缺的心彻底被填满。

我们的日子幸福而平静,可她却始终心心念念着她的主子,我不明白,明明都已经脱离了奴才的身份,她为何还要执着于过去的生活?

其实打听果亲王他们的消息并不难,因为他们临走时曾给槿汐去了一封信,信中写了找到他们的办法,以及他们会在哪里落脚。

可那封信却我给拦下了,我不想再见他们,再回忆起自己当奴才的日子,于是我带着槿汐四处游玩,偏偏不往杭州去,即便是定居也是定在了苏州。

可没想到最终他们还是相见了,我看到果亲王与慎贝勒在一起,自己挺直的腰背又不自觉地弯了下去,我讨厌自己的这种行为,可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是我褪下奴才的衣服便能改变的。

那几日,我的内心备受煎熬,我怕槿汐会答应留下来,那么我到死都会被打上奴才、太监的标签。

好在,槿汐心里是有我!

我们回去后,我更觉愧对槿汐,便想着为她找个依靠,可我也不想让她再另嫁他人,于是便认了一个孤儿当义子。

我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也终于是有妻儿的人,我的身子残缺,人生总算是圆满了!

番外三、端妃:我爱错了人,也恨错了人。

我是齐月宾。

是皇上口中端庄持重的端妃,是其她嫔妃口中的病秧子,是年世兰口中的贱人。

我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我的幼年是宫中所有嫔妃都望尘莫及的,就连皇后和太后,也不及我的身份尊贵。

只因我有一个能征善战、且让皇上都忌惮的爹,而他却只有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所以娶到我,便能向那皇位迈一大步。

而我却偏偏喜欢上了不受宠的四阿哥,胤禛!

我是第一个入王府的,也是他选定的第一块儿踏脚石。

他从前待我是极好的,知道我在宫里无聊,便常常会将我打扮成宫女,偷带出宫去玩,他会拉着我的手去逛花灯,与我一起猜灯谜赢花灯,他会带我去狩猎场骑马狩猎,晚上会与我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数星星。

他懂得可真多,天文地理,凡是我想知道的,他都能为我细细讲述,我对他很是敬佩,心里也慢慢生出一丝情义。

他对我讲着他的胸襟与抱负,我心疼他在宫中不受皇上和德妃重视的苦楚,越是心疼他,我对他的爱就越深。

他终于为了我求到德妃面前,可德妃却为了自己的家族,让他必须娶乌拉那拉氏为福晋。

他为了我跪在殿门外,整整一日,跪得我的心一阵阵的疼,那时候我才发觉,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为了他,我甘愿让出嫡福晋的位置。

因为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只要他爱我,那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我入府不久,他便又娶了乌拉那拉氏的庶女为侧福晋,连管家之权都交由她来管,起初我心里是不甘的,她一个庶女凭什么在我之上?

为了胤禛,我愿意忍让!

我就这样看着一个个侧福晋入府,我依旧宽宏大度,没有一丝怨言,因为我知道,他的爱可以给任何一个人,却独独不会停留在一人身上。

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乌拉那拉氏的嫡女柔则受旨入府照看宜修,当看见胤禛看向柔则的眼神时,我的心彻底跌落谷底。

那样的眼神,他从未对我用过,那一刻我才知道,他不是不会只爱一人,而是不会只爱我罢了!

可我明白的太迟了,我已经是他的侧福晋了,除了说服自己爱他,还能做什么呢?

后来,我遇到同样是将门之女的年世兰,她的脾气性格与我很是合得来,而且她长得明艳动人,很得胤禛的喜爱。

我选择与她交好,这样也能多见胤禛一面。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被允许,一碗“安胎药”断送了我与年世兰的友谊,也断送了我的一生。

她恨我,恨我害了她的孩子,日日折磨我。

我恨她,恨她害了我的身子,让我再无子嗣。

我们相互恨了大半辈子,也争斗了大半辈子,她嚣张跋扈,凭着年羹尧的军功和皇上的宠爱,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

我心中冷笑,却装病不出、避其风头,她越是这般嚣张,她与她那哥哥便死的越快,我只需要等,等到最后亲眼看着她从云端跌入泥沼,让她也尝尝这噬心之痛。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半路来了个甄嬛。

起初我并未将她放在眼里,只当她是纯元皇后的替身,皇上也因她有几分像纯元所以才宠爱她,可她的身份注定她走不长远,等皇上的新鲜劲过了,她的下场只会更惨。

当她试图去投靠年世兰时,我心中越发觉得她是个蠢人,可笑她竟然还要来讨好我,一点儿小的恩德以为我会对她感恩戴德吗?我只会笑她不自量力。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一步步清除了为难她的嫔妃、打倒了皇后,也重创了太后,成为后宫唯一的掌权人。

我始终不明白,为何皇上会喜欢她这样爱慕虚荣、抛夫弃子、诡计多端的女子?

我不服!

我开始与她争、与她斗,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年世兰翻身,我不甘心,也不服输,我知道,我一旦输了,年世兰绝对不会放过我。

可我最终还是输了,不是输在计谋上,而是输在皇上对她的宠爱上,什么巫蛊术,那般拙劣的局皇上怎能看不透?

可他依旧选择相信她,我彻底败了!

我恨年世兰、恨甄嬛,可我更恨我自己。

当我知道温宜受我影响,跑去投靠玉妃为我报仇时,我恨死我自己了,我一直活在仇恨中,忘了我也是有深爱我的人的,我的温宜!

我可怜的温宜,小小年纪便要承受那么多!

我日日担忧温宜的安危,渐渐地,我忘了自己对甄嬛、年世兰她们的恨,我开始回想自己的一生。

我最该恨的那个人,一直都是皇上,是他将我变成如今的模样。

我恨他,可他也死了,我的恨顿时变得可笑。

他驾崩那日,我听着从宫中传来的丧钟,在院内坐了一日,我无悲亦无喜,只有空虚与茫然。

他死了,我的恨怎么办?

凭什么我的恨要随着他的死烟消云散?

可不烟消云散我又能如何呢?

想了整整一日,我始终想不通,可我的身子已经不能支持我继续想下去了,我看着趴在床边哭得泣不成声的温宜,心中满是愧疚与心疼。

若是当初我没将她要到身边,她如今会不会过得更好?

还有站在一旁的年世兰,她说她哥哥没死,她要出宫了,真好,她终于解脱了,我是真心替她感到高兴的。

还有甄嬛,我一直以为她是个诡计多端的小人,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可直到死的那一刻我才明白。

原来蠢的一直都是我自己!

只有我在争夺皇上的宠爱,而她们对那些宠爱从来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她们想要的,只是离开这座牢笼。

我释然了,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

番外四、皇后:死生不复相见,我偏要与他纠缠。

我是乌拉那拉氏宜修,是大清的皇后,可也只是皇后!

甄嬛说我是自私,皇上骂我狠毒,可谁又懂我心中的苦楚?

在家中时,我是不受宠的庶女,连那些下人都敢随意欺负我与额娘。

嫁入王府后,我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可以改写,我与额娘终于能过上好日子,可我那好姑母与嫡姐,硬生生毁了我所有的希望。

入宫后,我如愿成为皇后,可我并没有享受到皇后应有的尊荣,只因皇上宠爱华妃,她便不将我这个皇后看在眼里,事事与我作对。

我怎能不恨?

我恨华妃,更恨我那嫡姐纯元皇后,若不是她入王府,如今皇上深爱着的人应当是我。

我亲眼看着那唾手可得的嫡福晋之位,与我擦肩而过落在柔则的手中,连我的孩子也要为她的孩子让位,凭什么?

我深知庶出的痛苦,所以我决不允许我的孩子也是庶出,所以我害死了她与她腹中的孩子。

可我没想到,她死在了皇上最爱她的时候,从此,她的名字就住进了皇上的心中,任谁都无法撼动。

不过这也无所谓,我不会与一个死人去争,即便皇上再爱她,她也活不过来了,反而能成为我这唯一的妹妹一大助力。

我在人前装出一副宽宏大度、温良贤淑的模样,成为人人称赞的好皇后,就连皇上也愿意敬重我几分。

可自从甄嬛入宫后,一切都变了。

与我作对的不止年世兰一人,再加上一个甄嬛,她可真是一个狡猾的女人,表面比我还会装,可皇上却偏偏吃她那一套。

年世兰和甄嬛联手,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险,我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温和,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对付她们。

可这甄嬛仿佛能预知的能力,我的每一次天衣无缝的计策她都能巧妙的化解,我不得不感慨她的运气实在是太好。

可能真的是上天眷顾,她不知怎么得知了我毒害纯元的事情,设计引诱剪秋去下毒,然后让慎刑司的人盘问剪秋与江福海。

当得知江福海将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和盘托出时,我便知道,这其中少不了甄嬛的手笔,若没有她放话,江福海完全没有必要全部供出我的罪证。

她做的很成功。

她知道皇上的逆鳞是什么,可笑我不止一次利用纯元皇后的遗物达到目的,最终还是毁在了纯元皇后的手中。

我的这个嫡姐,真是生来就是克我的。

在家中时,她是尊贵的嫡女,我是低贱的庶女;一同嫁入王府后,我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侧福晋,她是备受宠爱的嫡福晋;就连她死了,也是尊贵的纯元皇后,让我这个皇后彻底颜面扫地。

我恨她,哪怕她死去多年,我依旧恨她。

直到后来甄嬛入宫,我被她揭穿毒害纯元的真相,皇上大发雷霆怒骂我蛇口佛心时,我竟有些遗憾。

遗憾纯元死那么早。

若是她不死,如今也是如自己一般年老色衰,真应该让她也感受一下色衰爱弛的心痛,若是她亲眼看着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比她还要年轻貌美的甄嬛备受宠爱时,她会不会也如自己一般妒火攻心?

当皇上说出“死生不复相见”那句话时,我没有想象中的痛,我想,或许甄嬛是对的,我是自私的,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皇上,我爱的从始至终都是权势和地位。

为了他一句“你若诞下长子,我便让你做嫡福晋”,我偷偷找来民间神医,重金求来一张坐胎药方,我的大阿哥也因此体弱多病。

我知道大阿哥的死是因何而起,可我却固执地不愿承认,我将一切都怪罪到柔则和他的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我不是一个好额娘,也不是一个好妹妹,更不是一个好的皇后,可那又怎样?我终于笑到最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不是吗?

我以为当了皇后一切都尘埃落定,将来,我也会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可我错了,三阿哥蠢笨而不自知,任凭她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半分长进。

若他有四阿哥一半聪明,她何必费心去除掉那些嫔妃腹中的孩子,为他扫平前方的障碍与威胁?

可他却是个不知感恩的,自己为了他能继承大统费尽心机,他却为了齐妃那个蠢货自毁前程,当真是愚不可及。

没了三阿哥,我顿时有些泄气,早知道,我就不对皇上的子嗣赶尽杀绝了,以至于膝下没有一个可堪大用的人。

我的消极换来了剪秋的愤怒,她成功落入甄嬛为我设的圈套,我这个皇后也彻底沦为后宫的笑柄。

后来,听到宫中传出皇上病重的消息时,我吵着闹着要去殿前伺候,并不是我对皇上有多深情,而是想趁此机会解除禁足。

因为我知道,甄嬛一旦当了太后,我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可皇上依然不肯见我,是啊,他说过的,与我死生不复相见,没想到他竟厌恶我至此,连临终都不愿再见我一面。

再后来,就是皇宫敲起丧钟,他死了,我站在外面看着那群吵闹的鸽子,盯着他们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飞。

这些鸽子是甄嬛故意养在景仁宫的,我知道她的用意,她想用这些鸽子来折磨我,我就偏不如她的愿,我日日来欣赏那群鸽子,甚至亲自喂养,就是堵着一口气。

赌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封我为母后皇太后。

可我依旧输了,我的太后梦彻底破碎,她说,我永远都是皇后,得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知道,我的路走到头了,一个皇宫里怎么会容许出现两个皇后呢?即便甄嬛不出手杀我,新帝的皇后也是容不下我这个“皇后”的。

与其窝囊的死在一个小丫头片着手中,不如我自行了断的好,我乌拉那拉氏,从不畏惧生死,我只是不甘心。

不甘心为何输的一直是我?为何我从来得不到那人的一丝垂爱?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我要去找先帝了,他说死生不复相见,我偏不让他如愿,我死也要与他纠缠在一起。

番外五、安陵容:我这一生是值得的。

我是安陵容,是松阳县县丞安比槐的嫡女,也是他最不喜欢的一个女儿。

我的母亲是出了名的秀女,她的一手好绣活连宫里的绣娘都比不上,她容貌清丽,原本可以嫁入更好的人家,可她却偏偏嫁给了卖香料的父亲。

她为了父亲日夜刺绣卖钱,终于凑足了银钱为父亲买了个官职,可她也容貌不再,不得父亲的喜爱。

我不知道她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纳了一房小妾又一房是何种感受?她总是一副小心翼翼、怯懦的样子,其实我不喜欢她,甚至有些讨厌她这幅模样。

她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妻子,却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她护不住我,甚至害怕父亲责怪,从未主动现身护过我。

她总是教导我莫要与庶弟、庶妹们起争执,莫要在心中责怪爹爹,要尊敬爹爹的哪些姨娘们。

我跟在她身边,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我一个堂堂的嫡女吃穿用度还不如一个庶女,这让我常常觉得颜面尽失。

我常年躲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我怕出去后,其他大户人家的女儿会看不起我,所以我长这么大从没有一个闺中好友。

直到遇到了沈眉庄,沈姐姐。

她家世显赫,父亲是济州统领,外祖母更是京城显贵,选秀那日,我被那个嚣张的夏冬春刁难,我看得出她是想出言帮我解围的,可她犹豫了一下撇过头离开了。

我被逼着给夏冬春下跪,她才一脸得意的放过了我,那时的我,自尊心碎了一地,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将当日的屈辱加倍讨回来。

选秀结束后,我被客栈的店小二出言嘲讽,是沈眉庄身边的丫鬟为我解了围,那时我便知道,沈眉庄是个嘴硬心软的,只要在她面前表现的乖顺些,她说不定会成为我在后宫的一大助力。

后来入宫后,她也的确很是照顾我,可我心中始终记得选秀那日她撇过脸的一幕,在得知欢答应谋害她腹中的子嗣时,我一时糊涂竟也做了帮凶。

事后,我很是后悔,可后悔也晚了。

我趁着她失宠的时候,常常与她走动,我想这样,她就会拿我当亲姐妹看,可是后来,甄嬛入宫了,这个明明是有妇之夫,却一入宫便得到了皇上的盛宠。

不仅如此,就连沈姐姐也更愿意与她亲近。

对于莞嫔,我对她并不反感,甚至是真心想与她交好,可她看我的眼神始终带着疏离,好似能将我的内心看透,我在她面前时,总觉得自己浑身赤裸没有一丝秘密,我讨厌这样的感觉。

沈眉庄总说我心思重、想得多,可我父亲宠妾灭妻,我的姨娘和庶妹欺凌主母与嫡女,这样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我心思怎能不敏感,不自卑?

不过,我跟着父亲与母亲也学到了一身的本事,那便是刺绣与制香,这些在我日后争宠的路上助益不少。

再后来,我与她们之间有了误会,我们也越走越远,我心甘情愿的成为了皇后的工具,只要她能助我得宠,做工具也没什么不好。

可是我却因此失去了唯一的女儿静和。

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常常幻想,若是我有一个女儿,一定不要她经历任何羞辱与白眼,我要将她宠成掌上明珠,我小时候得不到的,我要加倍捧给我的女儿。

可当我有了静和后,我却又不甘心只有一个公主,我的欲望迫使我去争宠,我想要更进一步,可最终我永远失去我的女儿。

在皇上让我在他的宠爱和静和之间做选择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宠爱。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皇上他从未真正爱过我,他只拿我当个玩意儿,兴起时召来逗一逗,腻了便随意丢在一边。

可笑我竟为了这么虚渺缥缈的宠爱,亲手舍弃了自己的亲生的骨肉,意识到自己错的离谱后,我在宝鹊的鼓励下,开始敞开心扉去与甄嬛交谈。

她比我想象的更容易接触,我以为她会恨我,不会再相信我,可不知为何,当我将那个梦将给她听时,她眸中满是震惊,并且很快就原谅了我。

在她的助力下,我成功接触到了静和,后来,敬贵妃也慢慢接纳了我,原来,以诚待人者,人亦以诚待我。

从前的我竟那般傻,好在我悔悟的还不算晚。

与她们真诚相待的日子,是我此生最快乐的时光,我终于也有真心待我的好友了。

我利用自己擅长的刺绣,为她们绣各种香囊,帕子,还研制了各种香粉、胭脂,熹贵妃不止一次的夸我心灵手巧,甚至当着我的面涂抹那些胭脂,我知道,她这是在告诉我,她很是信任我。

我面上开心的笑着,心中却感动的想哭,我做了那么多对不起她的事,她竟还能这般信任我,她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后来,果亲王造反,她也被皇上幽禁,我心中担忧的不行,可冯姐姐却劝我莫要轻举妄动,她的事非比寻常,不是我们这些不得宠的妃嫔能够帮上忙的。

我和冯姐姐专心的抚养着静和,心中却不停地祈祷,祈祷她能够渡过难关、平安无事,甚至有时候,我心中还会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若是皇上死了就好了!

不知是否上天听到了我心中的想法,皇上驾崩了,她也成功当上了太后,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聊天,可我明显能感觉到她心不在焉,好似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接着,寿康宫无端起了一场大火,她与年世兰、叶澜依一同葬身火海,可我却一点儿都不伤心,因为我知道。

她们不是葬身火海,而是脱离火海!

随着静和慢慢长大,我与冯姐姐也渐渐衰老,准葛尔再次请求和亲要迎娶公主,我和冯姐姐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静和离宫那日,冯姐姐伤心的病倒了,她再也没从病床上起来过,我也因忧思过重,身子越发不好了。

我常常一个人去坐在寿康宫的门口,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喃喃自语,倾诉着对她的思念,她在宫外一定很幸福吧?

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我还一直在想,若有来世,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边,与她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不过,我这一生已经很好了,从一个身份低贱之人,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有自己的孩子,也有知心的姐妹。

我这一生,很是值得!

番外六、卫临:为了你死又何惧?

我是卫临,曾经的太医院原判,如今的回春堂卫大夫。

太后薨逝那日,采苹哭晕了过去,她怎么也不敢相信甄嬛和年太嫔她们会葬身火海。

虽然我对此事也心存疑虑,尤其是在得知她们薨逝的前一日,果亲王就开始退兵,他心中疑惑更甚。

他们做了这么多,若太后真的葬身火海,果亲王如何能善罢甘休?此事定然有蹊跷。

直到又过了一些日子,他无意间走到苏培盛在宫外的宅子,发现早已易主时,他才终于确定。

太后和年太嫔她们,是假死托生。

可她们却并未告知采苹,自己也知道,这般秘幸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们不告诉采苹,也怕给采苹带去麻烦。

毕竟自己和采苹还要长久的生活在京城。

可采苹实在是太痛苦,她得知消息后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就连她最喜欢吃的糕点也不再看一眼,每晚都被噩梦惊醒,醒来又是一阵痛哭。

我实在不忍心看她再这样折磨自己,准备将自己的猜测告知她,可还没等我说出口,采苹便率先说出了她的猜测。

“夫君,是皇上,是他杀了太后,他最像先帝,疑心重、心狠手辣,定然是他容不下太后与果亲王,所以才暗中下手杀害了太后。”

我听到她的这一番言论,眼中满是震惊,看着她充满恨意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

当初采苹有多爱四阿哥我是知道的,我们成婚许久,自己也做了许多努力才渐渐走进她心中,可我知道,四阿哥是她第一个喜欢的人,纵然她如今是自己的妻子,可她的内心某个地方,还留有曾经四阿哥的一席之位。

我鬼使神差地隐瞒下了真相,默认了采苹的这一猜测。

我想我是自私的,我想将采苹内心深处那个聪明睿智的四阿哥给彻底赶跑,即便赶不跑,采苹对他的恨也多过曾经的爱慕。

我与采苹在城郊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为太后、年太嫔她们供了长生牌,还供奉了长生灯,每逢初一、十五,我都会陪她来上柱香。

渐渐地,采苹也从悲伤中走出来,我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因我曾经在太医院当过院判,所以我开的药铺生意非常好,可有资格让我亲自诊脉的,只有朝中的王公大臣,因此,我虽是一介平民,可在朝中却有不少好友。

一次,我带着采苹去赴一位朝中大臣的寿宴,竟无意间撞见了穿着常服的皇上,他看向采苹的眼神很是复杂,我的心也瞬间被提起。

我诚惶诚恐地向他行礼,可他只是笑着让采苹起身,还挑着眉一脸挑衅的看着我,说是要与故人叙旧。

我满腹怒气无处可发,只能紧紧握着拳头,就在我浑身紧绷时,采苹柔软的小手轻轻握住了我的手,我的心瞬间变得平静下来。

她再次见到皇上,没有羞涩、没有怯懦,只有隐不去的恨意,她笑着拒绝了他,毫无畏惧皇上的龙威,直接起身拉着我转身离去。

那一刻,我的心中是窃喜的、也是庆幸的。

事后,皇上也并未降罪我们,我知道,他心中定然还念着与采苹的旧情,也是,采苹这么美、这么好,但凡是个男子,怎能不为之动心。

从那次赴宴回来后,采苹变得异常热情,夜晚床榻上,她主动用雪白的双臂勾住我的脖颈,在我耳旁娇声道:“夫君,我们再生个孩子吧!”

一夜旖旎过后,我亲自调配了坐胎药为她调养着身子,两个月后,终于她有了身孕。

我们有了一个女儿,之后她又为我生了一个女儿,如今采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脸,身材也丰腴不少,脸上却仍旧挂着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喜欢这样的笑容。

那一日,我带着采苹和孩子们在街上闲逛,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我们身边驶过,采苹顿时立在了原地。

她说好像是看到了她家娘娘,我认真盯着那辆走远的马车,想到前几日甄府传来的噩耗,便知道采苹并未看错。

只是那马车未停,我也就没有点破,采苹好不容易从悲伤中走出,我们的生活也恢复平静,我不想再起任何波澜。

就这样我与采苹共同度过了许多年,我们的一头青丝也渐渐熬成白发,脸上也满是皱纹。

我们的儿女也都各自成家,采苹依旧一如既往的去寺庙为太后她们上香。

一日我带她上香回来时,发现府外停着一辆马车,上面虽没有任何标识,可我一眼就认出,这与当年那辆马车一模一样。

一个风姿绰约的男子从马车上下来,对着我们恭敬行礼,她问我们可是卫伯父与采苹姨母,我尚未答话,采苹却已经红了眼眶。

我知道她这是认出来,眼前之人便是弘曕了,她当年出宫时,常常去看望弘曕和灵犀,如今看着长得与果亲王如出一辙的面容,她怎能猜不出?

她红着眼眶还未说话,马车的轿帘缓缓掀开,里面坐着一位面容祥和的老妇人,采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嚎啕大哭。

我们恭敬地将甄嬛请进府内,我满怀愧疚地踏出屋内,留她们姊妹二人叙话,我心中怯懦,不敢回头,只能静静听着里面传来一阵阵的哭声与笑声。

甄嬛走后,采苹气了我许久,无论我如何哄她,她都不愿再与我说一句话,我知道她是真的生我的气了。

后来,我情急之下病倒了,这才终于见到了采苹,看着她满脸担忧地看着我,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我们终于又和好如初。

我们年龄越大,越是爱回忆往事,采苹依旧如一个小姑娘似的爱追着我问,当初在圆明园时,我就那样拿着一颗药丸冲上大殿救她,难道真的就不怕死吗?

这个问题我已经记不清她问了多少遍,每一遍我都认认真真的回答她。

我不怕,为了你死又何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