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整军鞋山,以不变应万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最新章节。
陆逊对程普道:“这他娘的豫章就像一条锦鲤,张着个嘴巴朝着长江吐口水。
西边是纵贯南北的罗宵山及其余脉,东边及东南是武夷山及其余脉,最南边是九连山脉。
他娘的到处都封得死死的,整个豫章的出口只有两个:其一是顺着彭蠡泽到长江,其二是向东走山路到会稽郡。”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江西地形及出口图。)
“这种地形,只要守住两个出口,甚至可以独立成国,但前提是有能力守住这两个出口。
在这两个出口中,最关键的就是彭蠡泽(鄱阳湖)的入江口,而柴桑则刚好位于入江口左侧。
因此,只要确保柴桑不失,便可确保豫章无恙。”
(备注:柴桑就是后世的江西省九江市。而汉代的九江郡,则是后世的安徽淮南一带,千万别搞混了。)
陆逊啰哩巴嗦说了这么多。
其实是在水字数。
真要归纳起来,其实就一句话:柴桑有事就是豫章有事。
或者是:柴桑没事就是豫章没事。
(备注: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懂军事的在这里吱一声。)
其实很简单:
后勤和退路!
你要进攻江西(豫州),如果不先拿下九江市(柴桑),等你的军队钻进了这条“鲤鱼”的肚子里,人家九江市(柴桑)只要将这条“鲤鱼”的嘴巴闭上,你的后勤、粮道、退路就全被封死,军队不战自乱。
可能有人说,还可以从武夷山和怀玉山之间出去,但那里其实是条山路,山路上的关隘一夫当关万户莫开。
至于从萍乡到湖南这条路,在汉代根本就还是原始森林,到了明代才开辟出来。
所以,在古代。
整个豫章(江西)就只有一个战略要地,那就是后世的九江市。
东汉时叫做柴桑!
……
程普并不傻。
一听陆逊这么说,马上就明白了陆逊的意思。随后,陆逊又向程普建议道:
“守豫章,就是守柴桑。将军可亲率五万大军死守柴桑,只可坚守,不可出战。
豫章还有300多条战船,这些战船不要放在柴桑水寨,也不要放在南昌,因为根本打不过王通的庞大水师。
可将这300条战船交给陆某,再给陆某5000水师将士。陆某会带着这5000将士藏身于浩淼的彭蠡泽中,择机给予王通的北方水师致命一击!”
“善!”
对于陆逊的建议,程普深表赞同,遂下令按陆逊的计划行事。
当天晚上,陆逊便带着丁奉及5000名江东精兵,乘坐300多条战船,消失在烟波浩渺、无边无际的彭蠡泽(鄱阳湖)中。
没有人知道陆逊去了哪里。
除了陆逊自己。
因为彭蠡泽实在太大太宽,而且岛屿众多,地形极其复杂。彭蠡泽也就是后世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水面积达4070平方公里,
想想看,如果是正方形,就相当于长64公里,宽64公里。但问题是它不是正方形,而是……不规则“千边形”。
躲进了这种地方。
又有谁能知道他去了哪里?
如图所示:
(附录图片:烟波浩渺的鄱阳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