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扯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幕年华》最新章节。

北辰六十二年,秋意正浓,本应是丰收与祥和的时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

北辰国悍然发起攻击,如饿狼般凶猛,一举掠夺了南灵两座边塞城池。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南灵国朝堂上激起了千层浪。

这一日,南冶帝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暴风雨来临的天空。

朝堂之上,大臣们站列两旁,气氛压抑而紧张。

南冶帝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北辰国无端犯我边境,夺我城池,此等大辱,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出列,他是礼部尚书,平日里以迂腐和墨守成规着称。

他双手捧着笏板,微微躬身道:“陛下,依臣之见,北辰国此次进犯,或许是有什么误会。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北辰国,以礼相待,询问他们出兵的缘由,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南冶帝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礼部尚书,你可知北辰国此次行动乃是蓄谋已久,岂是误会二字能解释的?派遣使者,只怕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南灵国软弱可欺。”

这时,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他身材肥胖,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陛下,臣以为,我们不妨割让一些土地给北辰国,以换取边境的和平。如今我国国库并不充裕,若与北辰国开战,只怕会耗费大量的钱财和人力,得不偿失啊。”

南冶帝听了,气得拍案而起:“荒唐!割地求和,这是何等的耻辱!我南灵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

南冶帝拍案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户部尚书被吓得一哆嗦,连忙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大臣们并未因此而停止提出各种建议,反而更加踊跃,只是这些建议大多依旧难以令南冶帝满意。

一位年轻的谏议大夫站了出来,他神色激昂,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可与周边小国结盟,共同对抗北辰国。那些小国向来畏惧北辰国的强大,若我们以利益相诱,许以好处,他们定会愿意与我们并肩作战。”

南冶帝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结盟一事谈何容易。周边小国多是墙头草,见风使舵。若我们与北辰国交战,胜负未卜,他们未必会真心与我们结盟。况且,结盟所需付出的代价也难以估量,此计不妥。”

接着,工部尚书也出列进言:“陛下,我们可以加固边境城池的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北辰国劳师远征,粮草供应必然困难。待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

南冶帝冷哼一声:“北辰国此次进犯,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必定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岂是粮草耗尽就能轻易退兵的?况且,我们若一味坚守,只会让北辰国更加嚣张,长此以往,我国士气必然低落。”

大臣们见自己的建议接连被驳回,却依旧不甘心,纷纷绞尽脑汁,提出更多的想法。有的说可以用重金贿赂北辰国的将领,让他们退兵;有的说可以派遣刺客去刺杀北辰国的国君。但这些建议都被南冶帝一一否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和混乱。大臣们分成了几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主战派坚持要与北辰国决一死战,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主和派则主张求和,认为战争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应该尽量避免。

礼部尚书再次站出来,提高音量说道:“诸位,如今国家面临如此危机,我们应该以和为贵。战争一旦爆发,生灵涂炭,百姓受苦。我们应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主张战争。”

主战派的将领们听了,顿时怒目圆睁。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大步上前,指着礼部尚书的鼻子说道:“礼部尚书,你这是懦弱的表现!北辰国无端犯我边境,夺我城池,此仇不报,何以为国?若我们求和,只会让他们更加轻视我们,日后必定会得寸进尺。”

礼部尚书不甘示弱,反驳道:“将军,你只看到了战争的一面,却没有考虑到战争的后果。我们国家如今国力尚未恢复,与北辰国开战,胜负难料。一旦战败,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两派之间的争吵声越来越大,朝堂上乱成了一团。

南冶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他用力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都给朕安静!成何体统!朝堂之上,如此争吵,像什么样子?”

大臣们听到南冶帝的呵斥,这才稍稍安静下来,但依旧是满脸的不服气。

南冶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诸位爱卿,朕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但如今局势严峻,我们必须慎重考虑。战与和,都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黄丞相缓缓站了出来。他面容和蔼,眼神却透着一丝睿智,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之计,我们既不能盲目主战,也不能一味求和。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北辰国,试探他们的态度和底线。同时,加强国内的军备建设,做好战争的准备。若北辰国愿意和谈,我们可以在谈判桌上争取最大的利益;若他们执意开战,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南冶帝听了,微微点头,说道:“丞相所言甚是。不过,使者的人选至关重要。必须选派一位有胆有识、善于言辞的人前往。”

黄丞相站在朝堂之上,身姿微挺,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陛下,如今北辰蠢蠢欲动,边境局势日益紧张。依臣之见,派德馨公主前去北辰详谈,以解燃眉之急,不失为上策。”他的声音洪亮,在空旷的朝堂中回荡。

南冶帝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想都没想,直接驳回,“不可!德馨乃婉晴公主之爱女,岂容你们如此随意安排!”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如同沸腾的开水。那些平日里就喜欢搬弄是非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陛下,德馨公主先前嫁给北辰睿王,可如今却不检点,不知怀了谁的孩子。如此有失皇家颜面之人,送去北辰和亲,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一位尖嘴猴腮的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道。

“是啊是啊,陛下,这和亲之事关系到我南冶的安危。不能因为个人私情而误了国家大事。”另一位大臣随声附和。

南冶帝气得拍案而起,“住口!你们这些人,只知道在这里说风凉话。德馨的事情朕自会查明,岂容你们在这里肆意诋毁!”

然而,大臣们却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愤怒而停止议论。他们似乎觉得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突破口,越发地吵闹起来。

“陛下,您不能因为亲情而不顾国家利益啊。如今北辰大兵压境,我们若不拿出诚意,恐怕战火就要烧到郯城了。”黄丞相再次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

南冶帝看着朝堂上这一片混乱的景象,心中又气又急。他知道,这些大臣们表面上是为了国家着想,实际上是各怀鬼胎,想要借这个机会打压自己。

在朝堂的喧闹声中,刘珩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看着这群为了各自私利而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腾。

他本想再给这些大臣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把话说完,可他们的言论越来越过分,对阿沐的诋毁也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刘珩忍无可忍。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朝堂中央,眼神冰冷地扫视着众人,声音洪亮而威严地说道:“够了!你们一个个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着想,可你们看看自己的样子,像话吗?为了一己之私,在这里肆意诋毁皇室宗亲,你们还有没有一点臣子的本分?”

那些正在争吵的大臣们被太子的声音吓了一跳,纷纷停下了议论,转过头来看着刘珩。

那位尖嘴猴腮的大臣眼珠一转,阴阳怪气地说道:“太子殿下,臣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考虑。如今北辰大兵压境,我们必须拿出诚意来求和,而德馨郡主如今的情况,送去和谈再合适不过了。”

刘珩冷笑一声,上前一步,指着那大臣的鼻子说道:“你倒是会说!德馨公主的事情还没有查明,你就在这里信口雌黄,诋毁她的名誉。你如此污蔑皇室宗亲,居心何在?”

那大臣被刘珩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依旧嘴硬地说道:“事实摆在眼前,德馨公主被休且有了身孕,这是有失皇家颜面的事情。我们把她送去和谈,既能给北辰国一个交代,也能平息这场战事,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刘珩怒极反笑,他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大臣,说道:“好,那孤今天就和你们好好说道说道。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可你们想过没有,把德馨公主送去,就能真的换来和平吗?北辰国无端犯我边境,夺我城池,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就算我们把德馨郡主送去,他们也未必会就此罢手。”

“再者,德馨是皇室宗亲,是公主之爱女,她的名誉岂能容你们如此践踏?你们在这里说风凉话,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你们一个个说得大义凛然,可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真的是为了南灵国吗?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借这个机会打压皇室,谋取私利?”

那些大臣们被刘珩说得哑口无言,有的低着头不敢看他,有的则眼神闪烁,试图躲避他的目光。

但还是有一些大臣不甘心就此罢休,其中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太子殿下,话虽如此,但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如果不拿出诚意来,北辰国是不会轻易退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