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王来顺的临渝见闻(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门童不识字,但是这东西是见过的,还是刚到食为天的时候,当时的主事就说过,可以不认识自家老子,这个牌牌一定要认识,有这个牌牌的不是主家就是主家最亲厚的人。

原来出发前葛明把自己的牌牌给了王来顺,主要是很多人没见过王来顺,这到了庄子找禄伯人家未必相信。

门童一看大吃一惊。

“贵客赶紧里面请,然后大喊一声,里面的迎接好,来贵客了,天字一号包厢请。”这个包厢是葛明给自己留的,专门用来葛家人过来用饭,平常全是锁着的。

王来顺在一群排队食客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大摇大摆的进了酒楼,在门里小厮的引路下进了包厢。

门童把王来顺的马匹牵到后院,好草好料的伺候起来。

不用介绍,一句天字一号包厢整个酒楼的人都知道这个顶级贵客,身份未必多高贵但一定是主家的挚爱亲朋。

端茶倒水要多周到就多周到,厨房王大发就得到通知,也从厨房进了包厢。

王大发现在算是酒楼的一把手,不但要做菜还要做管理,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除了是酒楼的一把手之外,还不停有人疯传,说是大掌柜的妹子王小丫一直跟在小郎君身边,那是小郎君的身边人。

就这么传啊传,身边人就变成了枕边人,这可好,现在酒楼的人看王大发都当成了舅爷看,威信更是与日俱增。

葛明要是知道肯定认为亏大了,毕竟还没成为枕边人呢。

王大发对这样的传言根本就不在意,贴身丫鬟是身边人,早晚会变成枕边人,这是迟早的事。

看到王来顺,王大发赶紧施礼。

“小人王大发见过这位贵客,不是贵客如何称呼?”

王来顺打量了王大发,原来这就是大厨,居然如此年轻,而且不是一个胖子,看来没偷吃我家贤侄酒楼的好东西。

“老夫姓王,从京城而来。乃是你家阿郎的生死兄弟,你家小郎君的叔父。”此时王来顺居然沉稳了些,也不老子老子的自称的。

“哎呀,原来是王郎君。这一路从京城而来怕是辛苦万分,小人赶紧亲手给您做上几道菜。”王大发觉得这人好像见过,好像就是在食为天。

王来顺甚是满意,让王大发赶紧下去做菜,这才舒舒坦坦的喝着水等着美食上桌。不大功夫饭菜就上桌,全都是炒菜,王大发就守在包厢里。

王来顺这些日子就是馋这口,此刻哪里还客气,张开大嘴颠起大槽牙一顿胡吃猛塞。等到肚子有了底,这才开口说道:“这一路差点累死老夫,要不是你家小郎君求着老夫来一趟,老夫真不愿意来。”

“不知王郎君到临渝何事?不如小人把庄子上的禄伯请过来。”现在葛家地位最高的就是张禄,虽然早就不是葛家的仆人了。

“这倒不用,一会你派个人带路,把老夫送到庄子上就是了。还有,这里有一封信,是你妹子小丫让老夫捎给你的。”

王大发一听有妹子的信,喜出望外,这都好些日子了,也知道小郎君在京城如何,相信妹子的信中总能透露一些。

接过书信之后王大发迫不及待的拆开信,王来顺又继续跟一桌饭菜做斗争。

小丫的信主要是报平安,现在日子很好,让哥哥不要担心就行。好好把酒楼看好,将来好来长安团聚,长安实在太好了,比好都要好。

没办法,小丫的写信水平也就这样了,这也不怪葛明,小丫就不是念书的料,这点远不如丁香。

王大发此刻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酒楼经营的更加红火,将来去了长安腰杆也更挺一些。

等到王来顺用完了饭,王大发安排两个伙计套车,打算用马车把王来顺送到葛家庄子。王来顺一看也好,自己也不那么年轻了,这一路上骨头都要散架了,坐马车去也挺好。

王来顺上次来还是三年前,不过三年而已,整个临渝的变化全看在眼里。别看偏远县城,居然人头密集,日子看来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年草原的商道,每次都能运回来一些牛马,让原本缺少畜力的临渝家家户户都有牛马。有了牛马耕种就容易了很多,再说河北之地人少地多,除了京城附近之外这里是均田令推广最好的地方。成年男丁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男也有四十亩,后世的河北农村估计全家都没四亩地。

手里有了不少存粮,就算是庄户人也愿意到城里逛逛,虽然吃不起传说中的食为天,但是买些小吃给家里的丫头小子带回去,那娃子笑得眼睛都要弯了。

王来顺看看津津有味,等到了葛家庄子附近,其中一个小伙计就迫不及待的介绍了。

“王郎君,马上就要到庄子上了。葛家庄子是葛爵爷的封地,这个时候种的全是豆子,有黄豆和豌豆。庄子上有作坊专门做各种豆制品,一会到了庄子附近就可以看到不少客商排队进货的。”

“田间地头、山坡上全是白花,没到地界就能闻到香味,不少县学里的学子有空就来赏景。”

“葛家庄子是小人去过最好的庄子,全是砖瓦房,干净又敞亮。小人拼命干活将来要是能把户籍迁到葛家庄子就是祖宗显灵了。”

葛明认为对葛家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把户籍迁到葛家庄子,这个大饼画了没多久,效果非常不错。

王来顺笑着问道:“小娃子,难道说把户籍迁到葛家庄子有什么好处?”

另外一个伙计也憋不住了,说到:“王郎君,葛家庄子的人不用干活也有钱拿,小郎君去长安之前给了每家一股的股份,听说这一股一年就能分不少钱。再说作坊都在葛家庄子,里面管事的全是葛家庄子的人,就算不是管事的也能挑轻松的活干,工钱还比比别人高。”

“这要是进了葛家庄子,那日子才算好日子。您是不知道,现在别说是邻村的,就连县城里的都想把姑娘嫁到葛家庄子,嫁过去就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