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西市看马(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禄伯走后孙主簿先拆开孙韬的信,信中无非想念家里,想念父母的话而已。自己在长安很好,暂时住在尉迟家里。

至于女儿的信就唠唠叨叨了,反正就是过得很好,让父母不要惦念。最重要的是葛粮进了右武侯,已经做了军官,有尉迟家照顾将来前途差不了,信中满是骄傲,孙主簿自然也是为女儿女婿开心。

一双儿女都好,那比什么都好,既然张老头要去长安,那自己就有责任帮着看住葛家庄子。再加上曹爽这帮人,人手应该也足够了。

于是几天之后,葛家在长安混得好、吃得开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临渝。至于消息带来源,据说是主簿大人收到了一双儿女的家信。

后来消息就更加邪乎了,什么葛爵爷跟尉迟国公兄弟相称,葛家住在尉迟家。

后来就变成了葛爵爷跟尉迟恭是生死兄弟,经常一张床榻上睡觉,国公爷都管葛爵爷叫大哥。

然后就变成了葛家小郎君跟太子兄弟相称,经常一张床榻上睡觉。。。。。

对于散布消息这种事,葛明以前经常干,禄伯看也看会了。

也不知道古人到底怎么想的,表示关系好男男也要一起睡。这消息要是传到葛明耳中,葛明冒着不尊重也要揍张老头一顿。李承乾是什么人?那真的是一个将来好男风的人,本小郎君以后还怎么活?满天下的漂亮小娘子会怎么看?

。。。

几天之后即将去长安的全部人员在葛家庄子集合,大部分是精壮,都是作坊的骨干。还有一群娃子,这是庄子上的读书人。居然真的有老头、老太太,说是最擅长冬季种菜,禄伯不由得担心,这一路几千里,别没看到京城的繁华,结果死在了半路上。

好在老头老太太都有子侄照顾,不然禄伯非要把这些人留在庄子上,占主家便宜也不是这么占的呀。

这支队伍跟当年去石艾县的规模差不多,只是牛车变成了马车。张二黑非要跟着禄伯,禄伯死活不同意,至于其他三个经常跟着禄伯的也留在了庄子上,庄子上的护卫工作可不能懈怠了。

禄伯检查好每个人的路引,叮嘱一定要把路引放好,千万不敢弄丢了,不然就被抓起来做苦力,任谁都救不了。

王来顺、禄伯两人骑马在前,这支队伍总算是出发了。

欢声笑语,全村人出游。

老头老太太想要看看长安的繁华,回来死了也值了。

骨干们想要赚更多的工钱,这一去可是三倍工钱。

最开心的依然是孩子们,张富贵、戴健等待在马车上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出门之前家人都有交代,到了长安好好听小郎君的话,不听话的孩子没前途,将来家里就指望你们了。

只是行路难啊,木头车轴的马车,走在黄土压实的路上,还有不少土坑,导致马车颠簸的厉害。要是不下雨还算好走,要是下雨全都玩完,非要等雨过天晴,黄土变得结实了才能继续出发。

两千多里地,怕是要走了一个月才能到。

。。。

葛明这些日子非常闲,万事俱备只欠老家来人,现在实在无事可做。葛明自然知道这一路十分遥远,没有个把月肯定是到不了京城。

人不能总是闷在家里,就算是条狗,早晚也要出去遛遛。葛明本着这样的心思,每天还是会出去浪一浪。葛明现在喜欢逛街,因为长安人多,能找回一点后世的感觉。

虽然到了大唐已经三年,可是每次看到周围各种古朴建筑,葛明还是觉得自己是个游人,正在逛后世的古镇。

葛明喜欢去西市,因为这里胡人比较多,总能遇上乱七八糟的东西。

至于宝石、地毯这些东西葛明一点兴趣都没有,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香料、作物的种子,古人不识货不表示葛明不识货。吃,怕是葛明此时比较追求的东西了,甚至是全部追求。

要说人走了运,出门跌一跤都能捡到宝。在一个铺子门上发现挂了几穗类似高粱的种子,老板是个胡人,胡子拉扯脏兮兮的,头上还乱七八糟裹着东西,也不知道是头巾还是毛巾。

葛明感觉这个装束有些眼熟,怎么这么像阿三啊?

“这个胡人,可会说大唐话?”

阿三一看是个小郎君,穿着不俗,后面跟着丫鬟、小厮还有个壮汉做保镖,明显是富贵人家的少爷,这个阿三还真会说大唐话。

“小郎君,小人会说大唐话。”葛明点点头,看来交流不成问题,只是不太流利而已,跑过来做生意不会当地的语言那不是瞎扯嘛。

葛明用手一指那几穗种子,问到:“这是什么?”

阿三用不流利的大唐话回答道:“小郎君,这是产自婆罗洲的芦穄。”婆罗洲就是大唐对印度那一大片地方的统称,葛明一听就觉得这人应该的确是个阿三。至于芦穄到底是个啥,葛明还真不知道。

“芦穄?做什么用的?长什么样?”

阿三想了想,一边比划一边说到:“芦穄很甜,跟芦苇有点像,但是更高。”

葛明听后在记忆中反复搜索,到底什么东西跟芦苇比较像,但是更加高大,而且比较甜。这种子跟高粱非常像,想了良久眼前一亮,这所谓的芦穄应该就是甜杆儿吧?葛明记得甘蔗就是隋唐的时候印度传了过来,不少酒楼的吃食只要有婆罗两个字的都是放了蔗糖。

这可是好东西,甜杆儿也叫甜高粱,是后世无数农村孩子的最爱,虽然不如甘蔗汁水多,也比较细,但是皮薄口感好。种子还能吃,或者酿酒。

“这东西卖吗?”

“不卖。”阿三回答很干脆,葛明很气愤。

“不卖挂出来做什么?消遣本小郎君不成?”葛明很生气,薛礼见状对阿三礼貌的晃了晃拳头。

阿三看到薛礼的大拳头,差点吓死,赶紧回答到:“贵人,这是小人老家的风俗,把这东西挂在门上,预示着生活甜蜜。”连大唐话说的都流利了不少。

葛明一笑,说到:“真够迷信的。师哥把这东西摘下来,给他挂上一贯钱。”薛礼照做,把甜杆儿种子递给葛明,然后从背着的褡裢里拿出一贯钱挂上。

“这个胡人,现在生活是不是很甜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