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葛明坐牢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葛明无奈只好开骂,学着周星驰骂鳌拜一般。

“外面人的听着,你三岁偷看隔壁大婶洗澡,四岁强迫大婶看你洗澡。。。。。”从三岁骂到二十岁的时候外面人就受不了,总算从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我滴个祖宗哎,咱听说你是读书人,怎么比那泼妇还要会骂人?上面吩咐不准跟你说话,咱就是拼着差事丢了也要说句话。消停点把祖宗,到了饭点就有人送饭,求你别骂了。”

葛明一看有门,又接着问道:“这是不是监狱?”

半晌之后外面才传出声音来“是监狱。”

“条件怎么这么好?连刑具都没有?居然欺骗本小郎君。”

外面人这时候死活不说话了。

葛明心想难道说我真的坐牢了?这都不审不问的吗?这也太草率了吧?这万恶的封建社会,果然吃人不吐骨头哇。

坐牢了就有案底了,那我子孙怎么办?以后不能考公了。。。

葛明瞬间又清醒过来,古代不讲究这个好像。。。。。。

葛明就躺在床榻上发呆,天色逐渐变暗的时候院子的门被打开了,进来四个下人,手上都拎着篮子,年纪都很小。

看到葛明在其中一个房间,进去之后把篮子里面的东西放到矮几上,不声不响的就要走。

葛明看到矮几上居然只有馒头和水,这也是人吃的东西?馒头就水,饿成瘦鬼,本小郎君不用减肥了。

于是大喊一声:“站住?谁让你们来的?”四个下人被葛明一声大喊愣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外走。

“站住,你们四个鬼鬼祟祟的,几个破蒸饼和白水,居然四个人四个篮子,肯定是好吃的被你们克扣了。要是等到本小郎君出去,一定找你们上官告状。”虽然不知道这几个家伙的上官是谁,但吓唬吓唬总是可以的吧?

四个下人果真一愣,因为来的时候魏主管交代了,好生对待这个犯人。其实不用吩咐也知道,被关到这里的都不是一般人,本就不敢得罪。

要说还真没克扣,虽然送的吃食不多,但这是规矩,就是人多少办事。这也是唐代宫廷的特点,太监宫女十万多,好些人都是闲着的。

这些都被葛明看在眼里,于是葛明提出了非常合理的要求。

“我要吃鸡,不然就绝食而死。”葛明第一次拿自己性命威胁别人。。。。。。

小太监出了院子,外面的武士赶紧把门锁上。几个太太监一会就找到了魏攀,说葛明要绝食,除非有鸡吃。

魏攀无奈,只好让人准备了一只烤鸡给葛明送去。

葛明吃上鸡肉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死不了了,不然对自己的要求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只是不知道到底犯了什么错,今天除了救人没做什么事。还有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心中有些没底。

葛明犯了什么事?这个罪过可就大了,猥亵公主。而且是大街上当着很多人的面,不但亲还揉胸脯。

李丽质经常跟李承乾和李泰混出宫,李世民到底知道不知道?原本确实是不知道的,宫里的子女主要是长孙皇后在管,李世民哪里有闲心操心这些事?

那长孙皇后知道不知道李丽质经常混出宫?自然是知道的,对于皇后来说宫中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虽然李承乾三兄妹觉得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小家雀始终斗不过老家贼,实在相差甚远。

长孙皇后并没有阻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唐代可不是宋代,还不存在那么夸张的男女大防,唐代女子豪放的很,再说女扮男装跟着两个哥哥出去,长孙皇后还是放心的。

长孙皇后作为王妃时经常到处走动,这做了皇后之后就没出过宫,宫里实在无聊透了。自己闺女出去逛逛,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对方是葛明,那可是少年英才。

虽然李世民不怎么关注宫里的这些事,但是京城里的事还是非常关注的。李丽质落水,葛明猥亵公主的事,就这样被李世民知道了。

李世民当机立断,让魏攀带人把葛明关了起来。

此刻丽正殿里,李承乾、李泰两人已经跪了很久,李世民脸黑的吓人。要不是李丽质溺水之后现在还有点虚弱,怕是也要跪在这里受罚。

“你们两个孽畜,今天事情闹得这么大,现在怕是传遍了整个京城了。丽质以后怎么办?还怎么见人?”

长孙皇后自知里面有自己的很大责任,只是看到李世民脸色太难看,一直没敢开口,此刻就不能不说话了。

“陛下,丽质女扮男装,再说三个孩子用的都是化名,不会有人猜到丽质是公主。”

这话把李世民气乐了。

“皇后,两个孽畜带出去的护卫知道,朕在京城安排的眼线也知道,这事早晚会传出去,难道要朕把这些人全部灭口?”

“葛明这个孽畜,原本朕对他期望甚高,没想到是如此猥琐小人。当街之上居然做出这等下作事,太让朕失望了。”李世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现在恨不得把葛明咔嚓了。

李承乾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不应该带妹子出去,不然也不会出这样的事。再说葛明这是救人,不是轻薄丽质。

李承乾下了半天决心,小声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李世民哼了一声,说道:“你还敢说话?好好跪着。”

李泰一看这可不行,人家葛明就是被冤枉的。

“父皇,孩儿有话要说。”

“青雀,你讲。”这就看出来到底谁受宠了,李承乾心里难受,难受的脚更疼了。

“父皇请息怒,葛明不是轻薄丽质,他是做人工呼吸救了丽质。不然丽质早就溺水而亡了,在场的人都能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