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七十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这三个字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在座所有人都知道,李老板和孙少林素有嫌隙,两家餐馆打价格战、抢客源的事没少发生。

李老板站起来,走到孙少林面前,伸出手:\"小孙,以前是我小心眼了。你当上协会主席后,不但没打压我,还处处为全镇餐饮着想......这次美食节,我全力配合!\"

孙少林握住那只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李叔言重了,都是为了西江镇好。\"

看到这一幕,其他老板纷纷表态支持。当晚,二十多位老板围坐一桌,吃了一顿热闹的晚饭。李老板喝了几杯酒后,主动挨个敬酒。他拍着孙少林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年轻人有胸怀啊!我老李以前......唉,不说了,以后协会有什么事,我第一个响应!\"

接下来的五天,整个西江镇的餐饮业者都忙碌起来。孙少林每天早出晚归,协调摊位分配、设计宣传海报、联系食材供应商......忙得脚不沾地。

美食节前一天的下午,林小华和两名县电视台记者来到广场采访。孙少林正在指导工人搭建舞台,看到记者来了,连忙迎上去:\"欢迎记者朋友们!\"

面对镜头,孙少林有些紧张,但说到美食节,他的话就流畅起来:\"我们西江镇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各家都有拿手好菜。举办美食节,就是想把这些美味集中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西江、喜欢西江......\"

采访结束后,记者看了看热火朝天的筹备现场,若有所思:\"孙会长,我有预感,这次活动会火。明天我通知更多同事来报道。\"

8月7日,星期六,西江镇美食节开幕的日子。晨光中,二十多个摊位整齐排列,舞台上的红色横幅\"首届西江镇美食文化节\"格外醒目。

\"会长,都准备好了!\"李老板走过来报告。

上午九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县政协陈主席、孙镇长等领导剪彩后,美食节正式开始。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不到十点,广场就已经人满为患。不仅有本镇居民,还有从县城甚至邻县赶来的游客。

\"老板,我们的招牌红烧肉卖完了!\"

\"孙会长,我们准备的五百份凉粉已经没了!\"

......

各种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孙少林穿梭在人群中协调,衬衫后背早已湿透。

林小华和电视台的六名记者分散在各个摊位采访,摄像机记录下了一个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举着糖葫芦欢笑着奔跑;老人们围坐一起品尝传统糕点......

第二天晚上,县电视台播出了西江镇美食节的专题报道,时长足足十五分钟。第三天早晨,林小华撰写的《西江镇美食节吸引游客2万人》登上《安城日报》头版,还配发了大幅照片。

报道一出,游客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省城的大巴一辆接一辆驶入小镇,甚至还有外省牌照的私家车。街道上人头攒动,各家餐馆门口排起长队。

\"孙会长,这情况完全超出预期啊!\"第三天下午,孙镇长紧急召见孙少林,\"镇党委研究决定,把美食节延长到十天!你有什么困难现在提,镇政府全力解决!\"

孙少林想了想:\"主要是人手和物资供应问题......\"

\"这个简单!\"孙镇长当即拍板,\"我组织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再联系县里的供销联社保障物资供应!\"

就这样,原定三天的美食节延长到了十天。据统计,十天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创造了西江镇历史上大型活动的新纪录。

美食节最后一天晚上,林小华拿着一叠稿纸找到孙镇长:\"孙镇长,我写了篇纪实通讯,想请您过目。\"

孙镇长接过稿子,标题是《一场美食的盛会——西城县西江镇美食节见闻》。他仔细阅读,文章生动记录了美食节的盛况、游客的赞誉、摊主的笑容......还有一小段专门描写了孙少林和李老板从竞争到合作的故事。

\"写得真好!\"孙镇长由衷赞叹。

孙镇长看完稿子后,只改了几个小细节,大笔一挥签了\"同意发表\",称赞这是宣传西江镇的好文章。

第三天,《安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通讯,并配发了六张彩色照片。省电视台闻讯赶来做了专题报道,西江镇一夜之间成为\"美食旅游\"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