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八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田野上的答卷
十二月的清晨已经寒冷,林小华快步走进县教育局大门。这是他入职的第三个星期,门卫老张已经认识了这个总是最早到办公室的年轻人。
“林局长,又这么早啊!”老张从值班室探出头。
林小华微笑着点头:“张叔早,今天有些文件要提前处理。”
办公室里,林小华哈了口气,看着白雾在面前散开,然后打开电脑,开始处理桌上那摞文件。他的办公桌收拾得一丝不苟,文件分类整齐地码放在文件夹里。
时钟指向九点,林小华伸了个懒腰,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林局长,局党委马上开会,讨论西江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的事。”冯涛说着就离开了。
林小华心里“咯噔”一下,他迅速从抽屉里取出一个蓝色文件夹,里面是他整理的工作笔记。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王局长坐在首位,面色严肃;几位党委委员正在低声交谈。林小华轻手轻脚地走到最末的座位坐下,悄悄深呼吸平复心跳。
“好,人都到齐了。”王局长敲了敲桌子,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今天临时召集大家,是要讨论西江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的细节。这次活动规格很高,市委宣传部文部长、陈副市长和市教育局聂局长都会参加。”
王局长的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林小华身上:“小林,你是负责对接西江镇中心小学的,先给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林小华深吸一口气,打开蓝色文件夹。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西江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总面积为1.5亩,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两部分。”他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随着内容的深入逐渐变得流畅,“种植区根据季节变化轮种作物,目前有油菜0.6亩,稻谷0.4亩,小麦0.3亩,还有0.2亩的蔬菜区,种有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
他顿了顿,继续道:“养殖区现有猪3头,都是本地黑猪;鸭20只,主要是白鸭;鸡30只,包括芦花鸡和本乌鸡……”
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赞叹声。林小华汇报的数据之精确,显然不是简单从报表上抄来的。王局长的眉毛微微扬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些数据你是怎么得来的?”一位党委委员忍不住问道。
林小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西江镇中心小学工作时,和负责劳动教育的老师一起清点的。我们还测量了每块种植区的具体面积,记录了每类作物的生长情况。”
他说着翻开文件夹中的照片:“这是当时的记录照片,我还做了详细的笔记。”
王局长接过照片看了看,满意地点头:“很好,很扎实的工作作风。”他环视众人,“我建议现场会的解说工作就由小林负责,大家有意见吗?”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林小华感到一阵眩晕,既兴奋又忐忑。这样的重要场合,让他一个新人负责解说,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会议确定了现场会的时间为12月6日上午10点。王局长布置任务时语气严肃:“党政办要立即联系县委办,以县委办名义正式下发通知。还要协调县公安局负责现场秩序维护。这次活动关系到全县教育工作的形象,务必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华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他反复修改解说词,核实每一个数据;联系学校确认活动流程;甚至亲自去现场踩点,设计最佳参观路线。每晚回到宿舍,他都累得倒头就睡,但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12月5日下午,林小华提前回到了西江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师生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校长陈明远看见林小华,连忙迎上来:“林局长,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布置明天的展示区。”
林小华跟着周校长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在劳动教育基地,他蹲下身检查蔬菜的长势;在厨艺社团,他品尝了学生们准备的菜品,并提出调整建议;在手工展示区,他仔细查看每件作品的摆放位置。
“解说路线再优化一下。”林小华指着校园平面图说,“从校门口直接到劳动教育基地,然后依次参观手工区、厨艺展示,最后在礼堂简短总结。这样路线最顺,也不会让领导走回头路。”
陈明远连连点头:“林局长考虑得真周到。”
夜幕降临,校园渐渐安静下来。林小华独自一人站在劳动教育基地前,借着月光看着这片凝聚了师生心血的田地。明天,这里将成为全县瞩目的焦点,而他将站在聚光灯下。想到这里,他的心跳又加快了。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不到九点,校园里已经人头攒动。省市电视台、报社的记者架起了长枪短炮;公安干警在校门口维持秩序;学校鼓号队奏响欢快的迎宾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