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正说着,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他们面前。陈主席摇下车窗:“上车吧。”
林小华坐在副驾驶,一动不敢动。陈主席在后座翻看文件,偶尔和韩云涛交谈几句。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色逐渐由楼房变成了田野。
“小林,”陈主席突然开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去田禾村吗?”
林小华转过身:“是去调研居民增收情况?”
“具体点说,是去看我们政协帮扶的养猪场。”陈主席合上文件,“去年我们联系县里的技术员,帮村民谢玉民解决了生猪拉肚子的问题。”
韩云涛补充道:“这个项目是陈主席亲自抓的,投入了不少精力。”
林小华认真记在心里,暗自庆幸昨晚熬夜看了政协的工作简报。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入田禾村。村支书早已等在路边,热情地迎上来握手。一行人步行来到谢玉民家,远远就听见猪的哼叫声。
谢玉民见到陈主席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不放:“陈主席,您可算来了!快看看我们的猪,长得可好了!”
养猪场比林小华想象的要干净整洁,几十头肥猪在圈里哼哼唧唧。谢玉民如数家珍地介绍:“现在有一百四十多头,按照今年八块五一斤的行情,能卖三十三万呢!”
陈主席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他仔细询问饲料价格、防疫情况,还亲自走进猪圈查看。林小华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不时用手机拍照。
“多亏了政协帮忙联系技术员,”谢玉民感激地说,“去年猪拉肚子差点全军覆没,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陈主席拍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富起来了,我们工作才有意义。”
回程的路上,陈主席明显心情愉快,甚至哼起了小曲。他突然对林小华说:“小林,你把今天的情况写个新闻稿,重点突出谢玉民家的增收账目。”
林小华受宠若惊:“好的,我回去就写。”
“写好了直接发给我审核。”陈主席说完就闭上眼睛休息了。
回到办公室,林小华顾不上吃午饭,立刻开始撰稿。他反复推敲用词,既要朴实又要生动,既要突出成绩又不能显得浮夸。写到第三稿时,他终于满意了,战战兢兢地发给了陈主席。
不到半小时,陈主席就打来电话:“写得不错,稍作修改后发给省报驻安康记者站和安城日报。”他顿了顿,“把你名字也署上。”
林小华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他按照陈主席的意见修改后,将稿件《谢玉民的增收账》发了出去,然后一直盯着邮箱,生怕错过任何回复。
第三天早晨,林小华比平时更早到单位,直奔收发室取报纸。当他看到《省报》和《安城日报》头版都刊登了他的文章时,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更让他震惊的是,文章几乎一字未改。
整个上午,政协办公楼里电话不断。先是省政协办公厅打来电话,接着是省委宣传部。中午时分,韩云涛神秘兮兮地跑来:“小林,你火了!新来的娄书记批示要总结我们县的经验呢!”
林小华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办公室电话又响了。是陈主席秘书打来的,让他立刻去主席办公室。
陈主席正站在窗前打电话,见林小华进来,示意他坐下。挂断电话后,陈主席难得地面带笑容:“小林,你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引起了省委高度重视。”
“是陈主席指导得好。”林小华谦虚地说。
陈主席摆摆手:“不用谦虚。娄书记已经批示省政协来调研我们的联镇帮扶工作,省委宣传部也要派记者来采访。”他走到林小华面前,“这对我们县政协是个重大机遇。”
林小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然引发了如此大的反响。正当他想说什么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陈主席说。
门开了,县委书记文尚武拿着报纸走了进来:“老陈,好消息啊!”他看见林小华,眼睛一亮,“这就是小林吧?”
林小华连忙站起来:“文书记好!”
文尚武亲切地说:“文章写得真不错,把我们的帮扶工作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他转向陈主席,“老陈,你们政协真是藏龙卧虎啊。”
陈主席难得地笑了:“小林刚来不久,表现确实不错。”
文尚武仔细打量林小华:“文笔这么好,县委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啊。”他半开玩笑地说,“老陈,到时候可得支持县委工作。”
林小华站在一旁,既兴奋又忐忑。他没想到一碗拉面带来的早晨,竟然会彻底改变他在政协的处境。看着两位领导交谈的身影,他隐约感到,自己的机关生涯或许会走向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