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一十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林主任!”一个中年男子快步走来,握住林小华的手,“会场已经布置好了,领导们的讲话顺序也排好了。这是最新流程表。”他递过一份文件,目光扫到林小丽时露出询问的神色。

“我姐姐,这届毕业生代表。”林小华简单介绍,然后对林小丽说,“刘秘书,会务组负责人。”

刘秘书恍然大悟:“啊,毕业生代表发言环节!稿子准备好了吗?”

林小丽点点头,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在这里。”

“太好了。”刘秘书接过文件夹快速浏览,“市长讲话后就是优秀毕业生颁奖,然后是代表发言。林同学,你被安排在第三个上台领奖,然后直接留在台上发言。有问题吗?”

林小丽摇摇头,手心却开始冒汗。虽然弟弟已经帮她修改过多次发言稿,她也反复练习过,但想到要在市长、政协主席和校领导面前讲话,胃部还是紧张地揪紧了。

“各位领导请就座,会议五分钟后开始!”广播里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林小丽的话。

何美慧走过来,递给林小丽一瓶水:“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

林小丽接过水,发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发抖:“嗯,我从没想过会作为代表发言。”

“把它当成一次特别的课就好。”何美慧微笑着说,眼神温柔,“想象台下坐着的都是你的学生。教师最重要的不就是传递知识和信念吗?”

林小丽深吸一口气,何美慧的话让她想起实习时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最初的紧张过后,当学生们开始认真听讲、记笔记时,那种满足感足以冲淡所有不安。

大礼堂很快座无虚席。林小丽被安排在毕业生区域的第一排,身边是同届的优秀毕业生。她认出好几个在各类比赛中拿过奖的同学,不禁疑惑为何选她作为代表发言。

主席台上,市长刘文正正在做全市教育发展工作报告。他提到安城市各县区教师缺口问题,特别是乡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以西城县为例,”市长翻动演讲稿,“随着老教师退休,未来三年教师缺口将达到四百余人……”

“本届毕业生将优先分配到县城和乡镇中小学……”市长的声音继续传来,“市政府将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

颁奖环节很快开始。林小丽机械地跟着引导走上主席台,从市教育局局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奖状,握手时甚至没听清对方说了什么祝贺的话。她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在西侧区域看到了弟弟的身影。林小华正低头记录着什么,表情严肃而专注。

“下面,请优秀毕业生代表林小丽同学发言。”

主持人的声音将林小丽拉回现实。她走到演讲台前,打开文件夹,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那是弟弟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字里行间都是标准的官方用语。

礼堂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林小丽深吸一口气,手指紧紧抓住讲台边缘。她应该照着稿子念的,这是最稳妥的选择。但当她开口时,说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她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很快变得坚定,“站在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小学老师李秀兰。二十年前,她从师范学校毕业,主动申请到我们西江镇最偏远的村小任教……”

林小丽讲述起李老师如何在漏雨的教室里坚持上课,如何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贫困学生买文具,如何在每个周末翻山越岭去家访。台下的窃窃私语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专注的寂静。

“今天,市长提到西城县将缺少四百名教师。我想起李老师今年已经六十二岁,还在教我们村的孩子们识字算数……”林小丽感到眼眶发热,声音哽咽了一下,“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接她的班。”

她抬起头,目光看向会场:“毕业后我决定回到西江中学,回到那些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农村孩子身边。因为我知道,一个好老师能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礼堂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小丽看到弟弟放下了笔,脸上闪过惊讶、困惑,最后变成了某种复杂的表情。而在毕业生区域,许多同学挺直了腰板,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当林小丽结束发言走下台时,何美慧在通道旁等着她。这位政协副主任的眼睛湿润了,她握住林小丽的手,低声说:“谢谢你替我说出了二十年前就该说的话。”

会议结束后,林小华穿过人群找到姐姐。他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叹了口气:“其实你本来可以去好学校的……”

“但那里的孩子需要好老师。”林小丽轻声说,“就像当年的我需要李老师一样。”

夕阳的余晖透过大礼堂的玻璃窗洒进来,为这对姐弟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林小丽知道,从明天开始,她将走上一条与弟弟规划的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此刻,站在生活转折点上的她,心中只有平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