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春潮涌动时刻

三月的西城县,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寒意,但田间地头已经热闹起来。惊蛰刚过,春雷未响,农事已忙。县政府大楼前,几株早开的樱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粉白的花瓣落在匆匆走过的公务人员肩头。

常务副县长林小华站在会议室窗前,望着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深吸一口气。今天县长黄毅去市委开会,由他主持全县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他整理了一下深蓝色西装的领口,转身走向会议桌。

“小李,各部门负责人都到齐了吗?”林小华问身边的秘书。

“都到了,林县长。农业局蒋局长、供销联社杨主任和各镇书记镇长都已经在会议室等候。”小李迅速回答,同时递上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

林小华点点头,抿了一口茶,茶香在口腔中扩散,让他精神一振。他大步走向会议室,推门而入时,原本嘈杂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各位辛苦了,惊蛰刚过,春耕在即,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确保全县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林小华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新任农业局局长蒋大军第一个发言,他翻开文件夹,清了清嗓子:“林县长,同志们,我先汇报一下全县春耕开展情况。”

蒋大军的声音洪亮,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实在:“截至目前,全县油菜累计种植11.28万亩,水稻预计种植12.29万亩,玉米种植7.79万亩,土豆累计种植9.77万亩,各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赞叹声。林小华嘴角微微上扬,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数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蒋大军继续道,“我们县镇两级377名农业技术人员全部下沉到田间地头,已经组织春耕生产技术培训86场次,培训群众8300人次,解决了春耕生产技术难题127个。”

林小华抬起头,眼中闪过赞许之色:“技术下乡工作做得扎实,蒋局长,你们农业局今年开了个好头。”

蒋大军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摸了摸后脑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县长。”

接着是供销联社主任杨晓松汇报物资储备情况。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全县已储备农作物种子300余吨、化肥1.25万吨、各类农药50余吨,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此外,我们还协调了35台大型农机具,将在各镇巡回服务。”

林小华满意地点点头:“物资储备充足,农机保障到位,这样农民兄弟就能安心种地了。”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秘书小李悄悄走进来,在林小华耳边低语几句。林小华眼睛一亮,站起身来说:“各位,我们今天的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让我们欢迎秦龙现代农业公司的陈清泉总经理。”

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位穿着深灰色西装、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大步走进来。他面容刚毅,眼神锐利,一看就是商场老手。在座不少人认出了这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农业企业家,纷纷起身相迎。

“陈总,欢迎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我们的会议。”林小华热情地伸出手。

陈清泉握住林小华的手,力道适中:“林县长客气了,能为西城县农业发展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两人寒暄几句后,林小华转向与会人员:“今天,我们县政府将与秦龙现代农业公司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这对保障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人员迅速准备好签约台,铺开红绒布,摆放好签约本和钢笔。林小华和陈清泉并肩站立,闪光灯不断闪烁,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根据协议,”林小华高声宣布,“秦龙公司将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0.26元的价格收购签约农户的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作物。”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几位镇书记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这个价格意味着农民每亩地能多收入几百元,对提高种粮积极性大有裨益。

签约仪式结束后,陈清泉简短发言:“秦龙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始终牢记社会责任。我们新建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即将投产,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需要大量优质农产品原料。与县政府签订这个协议,既保障了企业原料供应,又能让农民兄弟增收,实现双赢。”

会议结束后,林小华叫住秘书:“小李,安排一辆车,我和陈总要去几个村看看春耕实际情况。”

半小时后,一辆黑色SUV驶出县政府大院,向乡村公路驶去。车内,林小华和陈清泉并排而坐,窗外是连绵的田野,偶尔能看到农民在田间忙碌的身影。

“陈总,你们公司的建设进度如何?”林小华问道,目光仍停留在窗外。

陈清泉笑了笑:“地基已经完成,今天开始混凝土浇筑,如果天气配合,预计八月底就能试生产。”他顿了顿,“说实话,林县长,我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原料收购。现在有了这个协议,再也不用担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