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世界第一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禁卫18、19、20师,经过近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之后,于11月26日,跟着禁卫4、5、6、7、8、9师从卡班斯基区,贝加尔湖最窄处直线越过,然后杀向安加拉河西岸的伊尔库茨克。
这段路程,直线距离一百三十几公里,但是那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加上极寒的天气和没膝的积雪,五天时间,人员和辎重全部到达,其实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像禁卫军这样纪律严明,准备充分,技术装备足够多,不然会花更多的时间,会有大量的非正常减员。
铁锁寒和洪钧的山地狼特种部队,已经在安加拉河一带活动四年了,并协同总参测绘局的人绘制了详细的2000:1的地形图。
这次行动,山地狼特种部队提前清理了贝加尔湖西岸的沙俄侦察人员。
袁征南和邓贤的修罗特战队,则带着唐努乌梁海骑兵旅、狼居胥山骑兵旅、库伦骑兵旅、赤峰骑兵旅、哈拉和林骑兵旅、忽兰忽失温骑兵旅,从东西萨彦岭相交的位置绕道,从西面偷袭伊尔库茨克。
禁卫军于12月1日拂晓,发起了对沙俄军的正面突袭行动。
禁卫4、5、6、7师正面进攻,禁卫8、9师做预备队,并伺机进攻伊尔库茨克西北方向的安加尔斯克,禁卫18师左翼防御,禁卫19师右翼防御,禁卫20师后方警戒。
沙俄也准备近一个月了,在确定远东优先之后,立即开始向远东紧急输送装备,特别是半自动步枪。
苏霍姆林诺夫将图拉兵工厂、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生产的M1909半自动步枪全部交给布鲁西洛夫的沙俄远征军。还从英法两国进口了大量的7.62×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用于即将到来的远东战役。
对布鲁西洛夫来说,时间是沙俄的朋友,极寒也是沙俄的朋友,沙俄远征军的实力,每一天都在增长。同时,也从未懈怠对禁卫军的防备,当前出侦察的士兵迟迟未归,就知道禁卫军要来了,立即加强了戒备。
所以12月1日拂晓的突袭,沙俄远征军是有准备的,但是面对禁卫军有更加密集的炮火,沙俄军只能暂避锋芒。
事实上,禁卫军的炮火只有FA-64迫击炮和CMP-76-A步兵炮,以及重新改装过的老款CMP-76步兵炮,而且步兵炮用的还是射程最近的4号药包,最远射程只有4000米。
由于产能的问题,FA-105轻型榴弹炮并未列装贝加尔湖战区,优先供应外西北战区。
CMP-76-A步兵炮的四种药包,重新调整之后:1号药包最大射程8800米;2号药包最大射程7000米;3号药包最大射程5500米;4号药包最大射程4000米。不全是最大装药,不但减小了后坐力,还延长了炮管寿命。
火炮在零下25摄氏度以下,射击精度直线下降,但是减少装药,缩短射程,能有效缓解极寒天气射击精度下降的问题。就这样,最大射程仅有4000米的4号药包成了王炸。
沙俄军以为,这样极寒的天气,禁卫军的炮火打不准,想打准点就打不远,但此时此刻的炮火又快又准。
沙俄军的50门最新改进型M1902-7型76毫米榴弹炮,也在全速射击,虽然打不准,但是他们也不指望打准。该炮最大射程也仅有5000米,因为沙俄还没有搞定延时引信技术。
天彻底放亮之后,运-1运输机银色的机翼出现在战场上空。
禁卫军的飞机,震惊了战场上的沙俄军,沙俄军的布防和调动都在运-1运输机的注视之下。并在第一时间发回禁卫军前敌指挥部,禁卫军会有针对的进行调整,在这时刻,战场在单方面向禁卫军透明。
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上最重要的突破,飞机第一次出现在战争中,虽然没有投下一颗炸弹,但是空中侦察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
沙俄军受飞机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炮兵阵地暴露了,被禁卫军炮兵重点照顾,最后因炮弹殉爆夷为平地。迫击炮轻便灵活,随处都可以架设,但是如果不集中使用,战场上作用减半。
布鲁西洛夫怎么也想不明白,禁卫军为什么会有飞机?整个战场都在飞机的注视之下,自己却看不到禁卫军的调动,这仗怎么打?
事实上,禁卫军根本不调动,在如此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调动兵力就是在白白浪费体力。在炮火的掩护下,三三两两的禁卫军战士,穿着白色的伪装衣,分散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上,或是匍匐,或是爬行,缓慢推进,尽可能少的吸入极寒空气。
沙俄兵不是没有射击,但是一线阵地被炮火重点照顾,经过飞机在高空校正过的弹着点,非常精准的砸进战壕里,一线阵地的伤亡直线上升。
布鲁西洛夫很纠结,继续坚持,就是继续增加伤亡,让出一线阵地,禁卫军的步兵很快就会扑上来。
战斗持续到中午,禁卫军只付出了极小的伤亡,就突破了伊尔库茨克的外围一线阵地。
沙俄退向二线阵地固守,但是禁卫军的炮弹随后就砸在二线阵地上,经过飞机校正之后,精准的砸进阵地里,真是不让沙俄人活了。
布鲁西洛夫需要继续做选择题,是坚持,还是撤退?
当然,禁卫军不会给布鲁西洛夫思考的时间,整个下午,先后突破二线和三线阵地,将沙俄军赶进伊尔库茨克。
傍晚时分,禁卫军跨过冰封的安加拉河,进入伊尔库茨克近郊。
随后跟进的炮火,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砸烂了伊尔库茨克全部的街巷阵地,包括全部的房舍。
同一时间,禁卫军骑兵偷袭了被禁卫8、9师牵制的安加尔斯克,措手不及的安加尔斯克沙俄军,狼狈撤出了安加尔斯克,撤向乌索利耶,那里早就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鏖战伊尔库茨克的沙俄军,得知安加尔斯克被偷袭失守后,只能选择撤出伊尔库茨克,撤向乌索利耶,准备了近一个月的反击战,首战失利,暂时撤退。
沙俄远征军用了三天时间,踩着两尺深的积雪,绕出了一个巨大的C形,走回乌索利耶。
沙俄军中的英法军事观察员,在赶到乌索利耶之后,第一时间将“禁卫军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的情报传回伦敦和巴黎。
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禁卫军将飞机应用到战争中。
英国的《泰晤士报》头版头条用“世界变了,时代变了,战场变了”来形容飞机用于战争。
美国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用“禁卫军改变战争史”作标题,配上戈辉的照片,然后详细解读了飞机用于战争的影响。
在朝阳的各国领事,第一时间冲到设置在朝阳荣耀大厦的禁卫军总参谋部新闻中心,询问关于禁卫军出动飞机监视战场的事情,但是都被新闻联络官姜黎,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拒绝回答。
姜黎虽然拒绝回答,但是并没有否认禁卫军在军事行动中运用了飞机。
德国总参谋部发电给禁卫军总参谋部:为什么提前暴露飞机?
禁卫军总参谋部回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飞机,禁卫军有飞机并不奇怪,只是提前让各国知道,禁卫军有飞机了。再有,这场仗不好打,需要飞机助阵。
随后,德国提出派出军事观摩团,观摩禁卫军贝加尔湖战区的作战行动。
禁卫军总参谋部同意了,毕竟双方在军事技术方向深度合作,甚至可以说技术绑定,所以没法拒绝,看就看吧!
一直没走,一直待在北方特区的德国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托尼-克罗斯,当天就组成了十人观摩团,坐上运-1运输机,去了伊尔库茨克,这里已经成为禁卫军贝加尔湖战区的后方基地了。
贝加尔湖战区的禁卫军,于12月10日兵临乌索利耶,这里才是沙俄远征军的真正实力所在,这里也是布鲁西洛夫为禁卫军准备的决战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