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关于电视节目(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新闻发布会后,戈辉直接把过来汇报工作的王春妮带到办公室。

王春妮一路跟着,整个过程看得她心惊肉跳,居然奢华到这种程度,特别是大理石长廊。

大理石长廊是一条通道,延伸到整个建筑的中翼。大理石长廊宽12米,长160米。南面墙壁内的窗户高9.5米。大理石长廊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展示北方特区强大的实力。

在大理石长廊的中间位置,有一扇大门是通向总督办公室的。这扇门有6米高,和其他门一样,用实心桃木制成。总督办公室门前站岗的卫兵被称为“荣誉士兵”,戈辉的个人出行安全主要由特勤局负责,总督府的安全由总督府警卫团负责。

戈辉的办公室实际使用面积400平米,长27米,宽15米,高10米,是整个新总督府的一号主楼的中心位置。

书房墙壁上为暗红色大理石砌成,墙板由深棕色的乌木制成。地板为大理石,但大部分被一块巨大的波斯地毯覆盖。书房天花板为红木,有厚重橡木格子镶边。整个房间的设计和装饰都体现戈辉的权力和荣耀。

靠窗的位置有一张巨大的办公桌,桌上摆着一红一黑两部电话,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以及工具书等办公用品,还有一个并不名贵的小盆栽,是从努鲁尔虎山上采下来的植物,再无其它。办公桌后面什么也没有,就是一面一尘不染的墙壁和一扇门,门后面是他的休息室。右手边紧贴着墙壁,摆着一个齐胸高度的红木柜子,柜子顶上摆着一个大块头的地球仪。

王春妮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一时间不知所措,还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小心,还有距离感。

“坐吧!是很奢华,吓到你了吧!”戈辉示意王春妮坐在办公桌前的扶手椅上,自己绕到办公桌后面坐下,然后说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不能丢,但是也要展示实力,北方特区,禁卫军,不能再向以前那样,被列强随意拿捏了。”

恩,王春妮重重点头,她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惭愧道:“我忘记该说什么了。”

“既然,你一时忘记说什么了,那么,我问,你答。”戈辉淡淡一笑,说道:“关于电视节目,准备的怎么样了?电视机最迟年末量产,你们准备好了吗?”

王春妮立即回答:“目前准备了三套节目,也只能三套节目。因为我们只立了三个一百米高的铁架子,当作临时的信号塔。能提供三套电视节目,六套广播节目。”

戈辉让示意王春妮继续说,他拿起金属铅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王春妮继续道:“第一套专门用来播新闻,社会实事,第二套用来播戏曲、歌曲、相声、评书等,第三套播科学教育相关的内容。”

“具体的节目策划方案呢?”戈辉问道。

王春妮立即把随身携带的策划方案双手举到戈辉面前,说道:“这是多人共同策划的。”

三套方案,第一套新闻的,中规中矩。但戈辉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强调视觉,必须要有影像,必须要有电影机拍摄的现场影像,影像里要有人,至少要有照片,而且多张现场照片,光有主持人和文字,这和广播没区别,体现不出电视的优势来。

戈辉强调,人手不够,可以增加人手,节目必须做好,花钱是小事情。

戈辉直接越过第二套,说第三套,科教节目也必须有电影机拍摄的影像,不论是技术讲座,还是外语讲座,并不是一个人+文字就可以了,必须有动态影像。比如外语讲座,光有老师和白板是不够的,还要有真实人物的情景对话。这样才能生动,也必须生动,不然要电视干什么,直接听收音机不就完了。

戈辉强调,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当下最好,不要怕麻烦,而麻烦恰恰能锻炼你们,让你们更加专业。

戈辉最后才拿起第二套节目的策划方案,戏曲、相声、评书都没什么可说的,戈辉主要讲了音乐。将后世MV的表现形式讲给王春妮听,不但要唱歌,还要有动态影像,要有和歌曲内容契合的影像故事,还要有字幕,虽然很麻烦,很花时间,但是必须要有字幕。

一直在记笔记,一直在点头的王春妮,终于提问了:“这有点像拍电影,不过是唱首歌,有必要弄成这样吗?”

“如果是舞台上唱歌,那就不需要,如果不是,最好要有动态影像,那样更好看,也必须更好看。”戈辉说道:“还是那句话,不能嫌麻烦。以后的事情,就没有简单的。”

戈辉特别强调:“要是谁都能干,我有必要和你们强调这些吗?”

王春妮柳眉聚拢,这几乎完全推翻了她们之前的策划,难度增加了几倍不止。

“电视是什么?”戈辉提醒道:“是全新的传播方式,是以前不曾有过的,超过以往任何的。你们的工作,不能是以前广播的延续,应该是全新的开始,这将是你们以后工作的核心。特别是电视主持人,将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我,但肯定会认识电视主持人。”

戈辉直接下结论:“以后,广播将被边缘化,电视传媒将会成为绝对的主流。所以必须做好电视节目,不断改进,推陈出新,一年比一年好。”

王春妮重重点头,其实她一点信心都没有。

戈辉继续道:“第二套节目,光有戏曲、相声、评书、歌曲就可以了吗?不可以,光有这些还不够,远远不够。”

“还不够?还远远不够?”王春妮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问道:“还需要加什么?”

“是的,不够!远远不够!”戈辉说道:“还可以拍摄类似电影的短剧,比如只有十分钟的短剧。像电影一样,只不过只有十分钟,但不像电影那样一集就完了。这个短剧是连续的故事,十分钟为一集,用几十集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

额?王春妮没听懂,这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

戈辉也看出来她没听懂,但他能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如果能理解后世的电视连续剧就奇怪了。

戈辉进一步解释:“你就当这是一部十分钟的电影,在这十分钟里,不能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是关键,没有铺垫,直接高潮。必须在短短十分钟里,解决人物的身份、欲望、动作、问题、阻力、结果。”

王春妮咬牙点头,心里想着十分钟的电影怎么拍,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拍什么?于是问道:“我们拍什么呢?要拍几十集,总得有个目标吧!”

戈辉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说道:“把题材定在外来移民身上,拍摄移民为什么来特区,来特区后怎么生活,最初是什么样,是怎么一点点改变的,通过他们生活的改变,来反映特区的发展变化。”

记笔记的王春妮抬头,看着戈辉的眼睛,和戈辉一起联想。

“对!就拍移民!”戈辉的指尖戳击了两下桌面,越想越对:“找一家人,要有大人,要有孩子,拍他们的成长历程。一直拍,拍到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如果可以,一直拍到他们老去。”

“一直拍,拍到他们老去?”王春妮咀嚼着这句话,喃喃道:“这个题材确实能一直拍下去,甚至故事可以随便找到。”

北方特区移民太多了,绝大多数都是移民,故事数不胜数。

“就叫《北国之恋》”戈辉连名字都定好了,他继续道:“他不是一家移民的故事,是无数移民共同的故事,绝对有人看,还会有无数人共情。”

啊?王春妮又惊讶到了,没想到戈辉连名字都直接定下了,而且起的还很贴切,这里确实是北国啊!

“就从《北国之恋》开始,学习怎么拍电视短剧,以后可以拍半小时的,或者四五十分钟的,甚至一小时的。”戈辉说道:“警察破案的故事,战争故事,间谍故事,各种故事。”

王春妮明白了,十分钟短剧只是一个开始,是自己学习拍电视剧的过程。

“最迟年末,就要开始电视播放了,在此之前,必须提前准备,争取每天播放一集。”戈辉说道:“元旦要组织电视晚会,请很多人来唱歌,年三十还要有春节联欢会,也要请很多人来唱歌跳舞,元宵节也要组织电视晚会,这些你们都要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