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视察造船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戈辉在盘锦待了三天,亲眼确认了每天的石油产能,亲眼确认了炼化产能。然后才从盘锦离开,直接去大连。他还是要看看达利安造船厂,看看普通邮轮的建造进度,这是北方特区的第一艘船,戈辉特别上心。

7月29日下午,戈辉到达大连。

王招辉、许云天、赵远军、刘长贺,在站台上迎接戈辉。

简单寒暄后,戈辉坐上学校准备的剑齿虎,去视察大连海军船政学堂。

戈辉事先说明了,不要欢迎仪式,只在窗外看看学员,然后和教师座谈,没有其它计划。真的只是站在窗边,观察了一会儿,英国教授和英语翻译配合授课,学员听课做笔记。然后在学校会议室,与教师座谈,主要问了教学情况,学习成绩,还看了学生的成绩单,看到了得了很多个C的张飞,张紫云的二公子,勉强及格的成绩。

戈辉还召见了十几个所有科目都是A的学员,戈辉勉励他们继续努力,你们都有机会指挥全世界最先进的军舰。

英国教授们听了,淡淡一笑,在英国军舰面前,不会有更先进的军舰。

英国的教务副主任向戈辉推荐了学员张飞,就是那个得了很多个C的学员,这个学员很有创造性思维,他可能不是最听话最擅长做题的学员,但是他头脑很灵活,而海军最需要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指挥员。

既然是这样,戈辉就更不能召见张飞了,多夸他几句,还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

戈辉在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飘扬在学校上空的禁卫海军军旗和英国皇家海军白船旗,总有一天,这两面旗帜会在海洋上争锋的。

7月30日上午,戈辉视察达利安造船厂。

戈辉先去了一号干船坞,普通邮轮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建造。

监督制造的德国工程师告诉戈辉,由于是普通邮轮,更偏向简单实用,没有复杂的设计,所以建造过程要容易的多,预计今年11月下旬就能下水,然后就开始舾装。

戈辉看着眼前的巨大船体,还有船头巨大的球鼻艏,戈辉笑的很开心。这是北方特区的第一艘轮船。下水仪式一定要再过来,戈辉要亲眼看着第一艘船下水。

在戈辉的计划中,第一艘船主要跑锦州港区—青岛—上海—台北—厦门—香港—广州的航线,加强与台北、香港、广州等南方的人员往来。

戈辉重点问了伤亡情况,德国工程师告诉戈辉,经常有不按规范操作受伤的,而且伤的不重。目前每天都有专人监督规范操作,每天三班,从接班,到中间休息,会有两次安全提醒,标准操作的训导,受伤人员每月都在减少。总之,整个船体结构建造过程中,一直在强调规范操作、安全施工。

德国工程师也有担忧的地方,因为最重要的是舾装,这个过程涉及的专业最多,是船舶中最乱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过程。以特区工人的工作态度,很难保证在舾装过程中不发生伤亡事故。

戈辉强调,我不要求快,我不怕慢,我只要安全,不死人,不致残。不规范操作的直接开除,永不再用。必须用铁腕把坏习惯改过来。

戈辉随机叫住了几名特区工人,主要问了工资、居住、饮食。每月十两银圆,这是非常高的工资了,目前住在八人间的平房宿舍里,饮食清淡,但能吃饱。

事实上,职工家属楼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装修,年末之前就能住进去。使用面积80平米的房子,肯定是够用了。

戈辉提出新想法,让达利安的管理层公布出去,只有认真工作,规范操作的人才能拿到无息贷款,低价购买家属房。那些工作不认真,不规范操作的人,没有这个优待。

戈辉又看了另外三个干船坞。

德国工程师告诉戈辉,目前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明年一月份就能投入使用。

戈辉计划这三个干船坞也用来建造普通邮轮,一是为了加强与南方的联系,二是锻炼工人,三是锻炼船舶设计师,最后才是赚钱。

戈辉又去看了正在为德国建造军舰的四个干船坞,两个三万吨级干船坞,两个两万吨级干船坞。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正在建造中。

德国海军的督造总监给戈辉介绍了建造进度,由于有龙门吊等大型吊装设备,极大的提高了建造速度,工人的熟练程度也在增加,最迟明年二三月份就能下水,排水量相对小一些的战列巡洋舰,明年一月份就能下水。

最重要的是,这些军舰的所有武器弹药都出自农场兵工厂,这是禁卫海军崛起的真正底气所以。

上午看完了铺栏甸的主厂区,下午就去了浮渡河厂区,十个三万吨级的干船坞,将在今年结束之前建设完成。

戈辉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十个正在建设的干船坞,然后才听德国海军的督造总监介绍情况。

每个船坞最多为德国建造一艘军舰,然后就可以为禁卫海军自己建造军舰了。在一九一四年之前,禁卫军也会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由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的舰队,称霸东亚海洋不敢说,但是自保绝对是手拿把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戈辉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同时尽可能多的赚钱,不然一艘舰也建不起。

这就需要青霉素和电视机大量出货,还有特区的各种商品,尽可能多的卖到世界各地。

与沙俄的边境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还在进行中,沙俄人要收税,但是北方特区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免税区,所有商品都不收税。你卖给我的,我不收税,我卖给你的,你不收税。

因为税的问题,自由贸易区的谈判陷入僵局,但是北方特区并不迫切,因为商品运到这里,成本很高,特区的商人兴趣不大。

戈辉在达利安造船厂待了十天,他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看,总装备部指派的项目总监陪着戈辉看现场。

十天里,戈辉全面观察了达利安造船厂的全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严厉指出德国人不认真传授技术的行为,这是在破坏合作。将类似的情况汇总之后,发送给柏林,并在电文的最后,措词强硬的质问:要不要合作,如果不想合作,可以随时撤离。合作就要真诚,技术层面藏头露尾,遮遮掩掩,这不是合作之道。

戈辉给他们的工资是德国的三倍,虽然住是平房,但是确是最好的居住条件,食物也是最新鲜的,冬天也会有各种绿叶菜,各种酒类足量供应,单身的工程师甚至给他们配生活秘书,就这样还换不来他们的真心。

柏林的电文随后发到了达利安造船厂,同时,正准备离开回国的第一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也接到了电文。他亲自来到达利安造船厂,向戈辉道谦。

戈辉拒绝了:“你不需要向我道谦,他们在破坏我们两国的互信,你的道谦值这个价吗?我们把技术交给德国的时候,从未有所保留,而你们在做什么?想学英国人挤牙膏吗?”

铺栏甸的主厂区的督造总监和浮渡河厂区的督造总监,直接被莱茵哈特-舍尔撤职,还有十九名德国建造工程师被解除职务,和他一起回国。德国会派新的总监过来,派更多的工程师过来,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毛奇和提尔皮茨都以私人关系,发电给戈辉,向戈辉解释了原由,也保证肯定会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件事就这样暂时被压下了,德国人也认识到,这位总督大人是懂技术的,欺骗他后果很严重。

戈辉在视察过程中,随行的摄影师拍下了几百张照片,还和很多工人合影。在戈辉离开的时候,和戈辉合过影的工人,都收到了照片。

8月8日下午,戈辉回到了新奉天的总督府。

刚在办公室里坐下,总督府办公厅主任旬悦明就来到戈辉的办公桌前,将一份文件放在戈辉面前,说道:“朝阳工业大学李劲松校长反映,有美国人在接触尼古拉-特斯拉教授,希望特斯拉教授回美国。”

戈辉仔细翻看了李劲松的报告,他也找特斯拉教授聊过,美国人看到了特斯拉教授在美国注册的显像管、摄像管和黑白电视机的专利。看到了特斯拉的价值,于是派人来请特斯拉回美国,并许以重利。

特斯拉拒绝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很舒服,无拘无束,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自己的夫人下个月就要生了,他不想折腾,他要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

美国人还找到了特斯拉的生活秘书,也就是特斯拉的妻子,希望她劝说特斯拉回美国,美国会给他们比这里更优厚的生活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