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绚烂的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隐瞒癌症分手,女友得知真相哭了》最新章节。
【西班牙古堡!加勒比海!太有《加勒比海盗》的感觉了!】
【在古堡前放风筝,这也太惬意了吧!】
在探索了历史之后,他们开始深入体验波多黎各独特的文化与美食。
晚上,他们慕名来到了一家位于街角的小酒馆,去感受最地道的波多黎各音乐和舞蹈——Salsa。酒馆里挤满了人,一支现场乐队正在演奏着热情奔放的Salsa舞曲,铜管乐清亮,打击乐富有节奏。舞池中央,无数对舞者跟随着音乐,跳着性感而又充满活力的Salsa舞。
柳如烟看得眼花缭乱,身体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摇摆。陆沉笑着,向她伸出了手:“May I have this dance?”
在陆沉的带领下,柳如-烟也走进了舞池。虽然舞步有些生涩,但在那种极具感染力的氛围中,她很快就放开了自己,尽情地享受着旋转和摇摆的乐趣。汗水浸湿了她的长裙,脸上却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太棒了!Salsa的节奏,就像是波多黎各人的心跳!”她气喘吁吁地回到座位上,兴奋地说。
当然,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品尝了波多黎各的“国菜”——Mofongo。这是一种用炸过的大蕉(Plantain)捣成泥,混合了大蒜、橄榄油和猪肉脆皮,再做成碗状,里面填满各种肉类或海鲜的食物。那扎实的口感和浓郁的蒜香,让柳如烟觉得非常新奇。
他们还品尝了烤乳猪(Lechón Asado),喝了着名的Pi?a Colada(椰林飘香,据说就诞生于波多黎各),以及各种用朗姆酒调制的鸡尾酒。毕竟,这里是世界朗姆酒之都,百加得(Bacardi)的故乡。
在圣胡安的第三天,他们决定去探索这座岛屿的自然奇观。他们驱车向东,前往云雀国家森林(El Yunque National Forest)。这是美国国家森林体系中,唯一一个热带雨林。
当他们走进雨林时,立刻被那遮天蔽日的绿色所包围。空气湿润,充满了负氧离子和植物的芬芳。他们沿着徒步小径行走,看到了各种奇特的热带植物,听到了Coquí蛙独特的、如同鸟鸣般的叫声(这种小青蛙是波多黎各的象征),还在一个天然形成的瀑布水潭里,和许多游客一起,享受了清凉的“森林泳”。
“太神奇了,”柳如-烟泡在冰凉的潭水里,感受着瀑布的冲刷,“我们名义上还在美国,却能体验到如此纯正的热带雨林风光。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而当晚,他们参加了此行最期待的一个项目——拜访世界上最亮的生物荧光海(Bioluminescent Bay)。
他们乘坐皮划艇,在夜色中,划进一个与外海隔绝的泻湖。起初,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天上的星星。但当向导让他们把手伸进水里,搅动一下时,奇迹发生了。
他们的手所到之处,水里瞬间亮起了无数蓝色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随着他们划动船桨,整条船的周围,都泛起了梦幻般的蓝色荧光。柳如烟捧起一捧水,水从她指缝流下,像捧起了一捧流动的星辰。
“天呐……这是真的吗?”她被眼前这如同《阿凡达》电影里的景象彻底惊呆了,“这简直是魔法!”
向导解释说,这是因为水里有一种特殊的鞭毛藻,在受到外界扰动时,会发出生物光。而这里的浓度,是全世界最高的。
陆沉和柳如烟静静地坐在皮划艇上,看着这片被他们搅动得如同银河般的湖面,感受着大自然最不可思议的浪漫。
【荧光海!!!美到让人说不出话来!】
【捧起一把星星!这也太梦幻了吧!我一定要去一次!】
【热带雨林和荧光海!波多黎各的自然风光也太绝了!】
在波多黎各的最后一天,他们回到了圣胡安老城,进行了一次“查漏补缺”式的漫步。他们去了着名的“雨伞街”(Fortaleza Street),那条挂满了五颜六色雨伞的街道,是绝佳的拍照地点。他们还参观了圣胡安大教堂,据信里面埋葬着西班牙第一位踏上波多黎各的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的遗骸。
他们走进一家雪茄店,看老师傅用传统手艺卷制雪茄;他们还去了一家本地画廊,欣赏了许多充满加勒比色彩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
傍晚,他们坐在莫罗城堡前的草坪上,看着太阳缓缓沉入加勒-比海,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
陆沉从背包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美国之旅“附录篇”的最后一份礼物。
那不是一个盒子,而是一个小巧的、由椰子壳和皮革制成的乐器——一个Coquí蛙形状的小鼓。小鼓的鼓面是羊皮的,侧面还用彩色的线,绣着波多黎各的单星旗图案。
“这是我在老城的一个手工艺品市场淘到的,”陆沉将小鼓递给柳如烟,“Coquí蛙,是波多黎各的灵魂。它们的声音,代表着家乡。据说,Coquí蛙一旦离开波多黎各,就不会再鸣叫。它象征着一种无法割舍的、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他轻轻敲了敲鼓面,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波多黎各的旅程,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关于‘家’与‘国’、‘认同’与‘归属’的问题。我希望这个小小的Coquí鼓,能让你记住这里的阳光、海浪和Salsa的节奏,也记住这里的复杂、坚韧和独特的骄傲。它提醒我们,世界的组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多元,也更值得去深入理解。”
柳如烟接过那个可爱的小鼓,轻轻地敲击着。那声音,仿佛真的带着加勒比海风的律动。她知道,这便是他们美国之旅,最意味深长,也最发人深省的一件纪念品。
当他们第五次,也是无可辩驳的、千真万确的最后一次,站在圣胡安的机场,准备登上飞往南美大陆的飞机时(这一次,他们决定跳过墨西哥,直接飞往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开启全新的篇章),他们的内心,已经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丰富感所填满。
他们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美国之旅的终极告别动态。配图是那张在圣胡-安老城色彩斑斓的街道上,两人牵手漫步的背影。
文字充满了对这次“附录之旅”的感悟:
“最终附录,落笔于加勒比海的阳光与波涛之中。波多黎各,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为我们的美国之旅,上了一堂最深刻、也最复杂的‘世界公民’课。它让我们明白,国家与文化的边界,并非总是泾渭分明。旅程至此,我们对‘美国’的认知,终于从一本书,变成了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现在,是时候,去阅读一本完全不同的书了。再见,美利坚,感谢你所有的壮丽、深刻、狂欢与复杂!你好,世界!拉丁美洲,我们来了!”
飞机起飞,向着更南方的、更广阔的南美大陆飞去。窗外,圣胡-安的西班牙古堡和蓝色的加勒比海,渐渐变成一个小点。陆沉和柳如烟的美国之旅,在经历了这场关于身份认同的独特思考后,终于,以一种思想上的极致圆满,画上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真正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