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公元前237年之东周列国(十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秦昭王最终放回了黄歇,认识到他的忠义和智慧对秦国有益。

黄歇在楚考烈王时期被任命为令尹,主张合纵抗秦,但考烈王倾向于求和,导致楚国逐渐衰弱。

楚考烈王六年,秦昭王发兵邯郸,黄歇与平原君、信陵君合作,成功抵御秦军。

他曾计划派临武君对抗秦军,但因临武君之前战败,改派景阳,最终成功保住了赵国都城邯郸。

随着秦昭王的去世,合纵势力再次兴起,黄歇成为了士子领袖的人选。

唐雎曾试图游说黄歇,但黄歇考虑到与王争权的危害,拒绝了这一提议。

尽管没有成为名义上的领袖,黄歇在门客中的影响力仍然很大,甚至能够举荐人才。

荀子曾是他的门客之一,但因封地问题与黄歇产生矛盾,最终离开楚国。

荀子在给黄歇的信中表达了对他的担忧,警告他不要成为专权的权臣。

虞卿也告诫黄歇,他的封地可能会引起新王的攻击。

这些劝谏表明,黄歇虽然有恩于楚王,但他的地位并不稳固。

《战国策》中提到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但《史记》记载考烈王有三个儿子,包括楚幽王、楚哀王和楚王负刍。

这表明《战国策》中关于黄歇混淆王室血脉的说法可能是虚构的,目的是质疑楚王负刍继位的合法性。

据《战国策》所述,李园曾有意将其妹献于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却因传闻其妹不育而遭王拒之门外。

李园不愿见妹妹失宠,便巧言令色,向春申君黄歇夸耀其妹之美,

假称她已与齐国贵族有婚约,却因自己的疏忽而延误了佳期。

春申君黄歇听信其言,与李园之妹相见并纳之为妾。

不久,李园之妹怀孕,黄歇出于对楚国王位无嗣的忧虑,竟将她转荐给楚考烈王。

这一转折颇为蹊跷,毕竟在任何朝代,妃子曾为他人之妾都是难以启齿之事。

更何况,若有人蓄意将子嗣栽赃于王,这无疑是极大的侮辱。

历史上,孟尝君和田成子对于妾室的出身并不十分在意,但这仅限于那些被视为物品的妾室。

李园之妹的情况则大为不同,她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式成为黄歇之妾,

地位仅次于正妻,远非市场上买卖的妾室可比。

若她真的给黄歇或楚王戴上了“绿帽子”,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况且,孕期有定,一旦超过预产期生子,楚王必然察觉真相,黄歇纵然权势滔天,也难逃一死。

因此,关于楚王无子、黄歇混淆王室血脉的记载,

很可能是楚国敌对势力编造的谣言,用以质疑楚王负刍继位的合法性。

楚考烈王驾崩后,李园利用楚幽王之手除掉了春申君黄歇,但李园最终也成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这段历史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黄歇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忠诚,

他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权臣,更是一个对楚国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