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公元前237年之美洲(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玛雅文明的数学和天文知识非常先进,他们在数字系统上的独特创新至今仍令人赞叹。

玛雅人使用的数字系统基于点和横,以及一个代表零的特殊贝壳形状的符号,

这些符号共同构成了一个二十进制的计数系统。

在玛雅的数字系统中,一点代表“1”,一横代表“5”,而贝壳形状的符号则代表“0”。

这种简洁而高效的计数方法使得玛雅人能够准确地记录和计算大量的数字,

尤其是在天文学领域,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大数字来记录天文周期和历法。

考古学家在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计数方式与算盘的算珠有相似之处。

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通过移动算珠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玛雅人的三个基本符号——点、横和贝壳形的零——同样能够表示任何数字,

这种计数方法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与算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危地马拉的吉里瓜(Quiriguá)发现的石标,即雕刻石柱中,

考古学家发现了记录着极其庞大的数字,如九千万年、四亿年等。

这些数字的记录不仅展示了玛雅人对时间的长远观念,也体现了他们在数学上的高超技巧。

玛雅人对“零”概念的发现和使用是他们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在古代,能够抽象地理解和使用零的概念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它不仅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也对天文学、历法编制和精确的时间记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玛雅人使用零的概念,使得他们的数字系统更加精确和系统化,

这一点在他们的历法和天文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玛雅文明的这些数学成就,不仅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

也为后来的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玛雅人的数字系统和对零的使用,是他们文明智慧的体现,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玛雅人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仅掌握了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

还发展出了一套复杂的历法系统,这些历法系统精确度极高,

与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结果非常接近。

玛雅历法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多种周期的结合上。

卓金历(Tzolk'in)是一个以260日为周期的神圣历法,

与哈布历(Haab')——一个以365日为周期的民用历法——相结合,

形成了一个52年的周期,这个周期称为历轮(Calendar Round)。

太阴历(Tzolk'in)以6个月为周期,而太阴月历则以29日及30日为周期。

这些历法的结合使得玛雅人能够精确地记录时间,预测天文事件。

现代天文观测确定一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而玛雅人已经测出一年是365.2420天,

与现代值只相差0.0002天,即大约18秒。

这种精确度在当时是难以置信的,显示了玛雅人在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上的高度发展。

金星会合周期是另一个展示玛雅人天文学知识的例子。

玛雅人通过长达384年的观察,计算出584天的金星会合周期。

他们发现金星在八个地球年中刚好走了五圈,然后重复循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