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公元前177年之大汉王朝(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薄太后看到文帝的诚意,决定给予太子和梁王一个机会。
她派遣专使,传下诏书,赦免了太子和梁王的不敬之罪。
这样,两位王子才得以重新进入殿门,继续他们的朝政活动。
这件事情过后,文帝对张释之的胆识和正直印象深刻。他意识到,
朝廷需要更多像张释之这样敢于直言、维护朝廷秩序的官员。
因此,文帝决定提拔张释之,先是升他为中大夫,
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中郎将,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
在汉朝的辉煌岁月中,张释之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公正无私的品格,成为了文帝时期一位令人尊敬的廷尉。
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治精神。
一日,张释之随同文帝巡视霸陵,这是一处宏伟的陵墓,文帝对其坚固程度颇为自豪。
他指着陵墓对身边的群臣说:“嗟乎!我的陵墓用北山的坚硬岩石做外壳,
将麻絮切碎填充在岩石的间隙中,再用漆将它们粘合为一体,如此坚固,难道有谁能打得开吗!”
周围的近侍纷纷附和,称赞文帝的陵墓坚不可摧。
然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张释之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说:“假若里面有能勾起人们贪欲的珍宝,即便熔化金属把整个南山封起来,也会有间隙;
假若里面没有珍宝,即便是没有石墩,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
张释之的话深刻地指出了陵墓坚固与否并非取决于外在的坚固,而是取决于内在的价值。
文帝听后,对张释之的见解表示赞赏,认为他说得好。
这一年,张释之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公正的品格被任命为廷尉,负责国家的司法事务。
不久后,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时,发生了一件意外。
有一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惊动了为皇帝驾车的马匹。
文帝感到非常愤怒,立即命令骑士追捕,并将其送交廷尉治罪。
张释之接到案件后,根据当时的法律,奏报处置意见:“此人违犯了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罚金。”
文帝对此判决感到不满,他认为这个人直接惊了他的马,如果马匹脾性不温和,可能会伤害到他。
因此,文帝认为应该重判。
面对文帝的愤怒,张释之没有退缩,他冷静地解释说:
“法,是天下公共的。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是这样定罪;如果加罪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众。
况且,在他惊动马匹之际,如果皇上派人将他杀死,也就算了。
现在已把他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范,稍有倾斜,天下用法就可轻可重,
没有标准了,百姓还怎样安放自己的手脚呢!请陛下深思。”
张释之的这番话,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体现了他对法治精神的坚持。
文帝听后,沉默了半晌,最终表示:“廷尉的判决是对的。”
这不仅是对张释之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法治精神的尊重。
张释之的坚持和文帝的最终接受,共同体现了汉朝时期法治思想的成熟和实践。
这个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人们追求公正和法治,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