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公元前2157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其次,一些部落首领对治水工作并不支持,他们担心治水会破坏自己的利益,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治水工作。
崇伯鲧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积极争取天帝和百姓的支持,动员全国的力量投入到治水工作中。
他亲自率领官员和工匠,奔赴治水一线,指导挖掘河道、修建堤坝。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各个部落及其首领的监管和约束,确保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崇伯鲧的领导下,治水工作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河道得到了疏通,堤坝得到了加固,洪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百姓们纷纷重返家园,重建家园,国家也逐渐恢复了繁荣和稳定。
然而,崇伯鲧的治水工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
一些部落首领依然对他心存不满和怨恨,他们开始策划把崇伯鲧赶下台去。
正好有一段时间,天连降大雨,崇伯鲧带人修的堤坝被毁,大水又把家园淹没,这些部落首领借机向帝姜密进献谗言,最终导致鲧被陷害并被驱逐出了朝廷。
尽管崇伯鲧的治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影响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未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
这个任务最终留给了他的儿子——禹。
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续领导治水工作,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
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是古印度成熟的哈拉帕文明C阶段。
在这个时期,哈拉帕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社会。城市中心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核心区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哈拉帕至信德省摩亨佐-达罗一带,为土著达罗毗荼人缔造,有农具、家畜、彩陶、铜镜、汤勺、水壶、浴池、文字、图章、骨刻、绘画、雕像以及复杂的城市供排水系统等成果,甚至有十进制计算规则。
城市中心有许多高大的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宫殿和神庙等。
这些建筑使用了精湛的石工技术和烧砖技术,装饰精美,气势磅礴。
城市规划也是哈拉帕文明C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
城市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祭祀区和王陵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道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
在城堡中还建有一个大型浴池,大浴池南北方向有楼梯,四壁和池底涂有大量隔水物质。
建造者从城外引入河水充满浴池,同时浴池侧边还有排水口。
城市中心还有一个庞大的下水道系统,用于排放污水和处理垃圾,这表明了当时城市管理的先进程度。
农业是哈拉帕文明的经济基础,城市中心周围是广阔的农田和果园。
农民们使用先进的农具和技术,种植小麦、大麦、棉花、芝麻和水果等农作物。
城市中心也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有大量的商人、工匠和艺术家从事各种贸易和生产活动。
∽∽∽∽∽∽∽∽∽∽∽∽∽∽∽∽∽∽∽∽∽∽∽∽
在纳拉姆·辛的铁腕领导下,位于两河流域的阿卡德帝国迎来了全盛的时期,其疆域扩展至波斯湾和地中海,统一了整个新月沃地。
因此,纳拉姆·辛被誉为“世界四方之王”。
然而,正如历史上许多强大的帝国一样,阿卡德帝国也未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命运。
在纳拉姆·辛去世后,政治动荡、自然灾害以及外敌入侵接连打击了这个帝国。
南方苏美尔地区的城邦纷纷独立,东北方的野蛮部落大举进攻,甚至连老朋友埃兰人也背叛了帝国。
虽然有个别帝王试图挽回局面,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挡帝国的衰落。
公元前2154年,野蛮的库提人灭亡了阿卡德帝国,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走向了灭亡。
库提人的入侵导致了苏美尔-阿卡德地区的文明大幅倒退,苏美尔城邦受到严重破坏,而阿卡德这个名字也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今仍未发现阿卡德城的遗址。
库提人之所以被称为野蛮人,是因为他们在接管阿卡德帝国的核心区域后,未能维持原有的统治秩序,导致整个阿卡德地区陷入混乱和毁灭的边缘。
然而,在南方的拉迦什城邦,一位名为古地亚的伟大领袖崛起。
他领导拉迦什恢复生产,巩固神权体制,推行社会改革,并做出了一系列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进步性壮举。
在对外政策上,古地亚虽然领导苏美尔城邦,但他选择保持低调,只称自己为“公侯”而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