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公元前1857年之印度河流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哈拉帕文明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早期哈拉帕拉维阶段;
2.早期哈拉帕考特—迪吉阶段;
3.成熟哈拉帕阶段,该阶段又可以细分为:①成熟哈拉帕A阶段、②成熟哈拉帕B阶段、③成熟哈拉帕C阶段;
4.晚期哈拉帕阶段,亦称晚期哈拉帕过渡阶段;
5.后哈拉帕阶段。
哈拉帕文明的诞生,既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又受到特定的社会条件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变得适宜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产生活,这是该地区文明产生的先决条件。
这一稳定的气候条件持续了数千年,直至公元前5000年左右,哈拉帕文明开始衰落,这一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自然条件来看,哈拉帕文明所在的地区拥有广阔的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曲折的海岸线和丰富的矿物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为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该地区还有着发达的贸易网络和有效的分配体系,这使得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从社会条件来看,哈拉帕文明所处的南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印度河流域主要受冬季气旋的影响。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冬季风温暖湿润,适宜放牧和农耕。
与此同时,该地区还存在着良好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为文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考古发掘表明,在更早的前哈拉帕时期,约公元前7000或6500年,巴基斯坦附近的波兰山口(Bolan pass)的摩尔噶尔(Mehrgarh)已经出现了季节性定居的人群。
这一现象得益于食物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日后的城市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摩尔噶尔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房屋、大麦、小麦和锯齿状刀具等文物,这些发现表明该地区的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此外,还发现了野生动物和驯化家畜的遗骸,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在公元前七千纪印度河地区正在向定居农业和牲畜业的社会形态转变。
约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印度河流域进入晚期哈拉帕过渡阶段。
后哈拉帕阶段大约是公元前1800年,这时哈拉帕文明已经灭亡。
在公元前1857年普通的一天,哈拉帕早期的居民们正在辛勤地劳作,修建水井和厕所,煅烧砖头,打水和烹煮食物。
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过着平静而朴实的生活。
然而,一切在那个男人出现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男人名叫拉尔,他带着一枚公牛印章,这显然表明他拥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份。
他的出现让四周的人们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他表达敬意。
拉尔是一个贵族,他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愿景。
拉尔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哈拉帕的潜力,决定将这个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文明。
他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在农业方面。
他引进了一种新型的青铜工具,用于耕种和收割庄稼,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