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公元前777年之周朝(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周携王姬余臣的登基,虽然在困难和不安中开始,但他的即位也为周王国带来了重建的可能。
在诸侯的支持下,姬余臣开始努力稳定局势,恢复秩序,希望能够带领周王国走出困境,重拾昔日的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携王姬余臣在位期间,他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和疏远。
在这一过程中,东虢公姬翰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他通过控制周携王,实际上掌握了周王室的权力,使得姬余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姬翰手中的傀儡。
姬翰精于权谋,他经常利用周携王的名义对其他诸侯国发号施令,以此来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不满和抵触,尤其是郑国。
郑国在吞并郐国后进行了东迁,其手段之残忍和阴险,让姬翰感到了威胁和不安。他开始对郑国产生了深深的猜忌和怀疑。
为了遏制郑国的发展,姬翰开始更加频繁地利用周携王的名义对郑国进行干预和打压。
他通过各种手段限制郑国的扩张,试图削弱郑国的力量。
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郑国与东虢国之间的矛盾,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郑国对东虢国和携王政权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日益增长。
郑国开始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试图摆脱东虢国的控制和影响。
而东虢国则继续加强对郑国的打压和遏制,试图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这种矛盾和裂痕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周携王政权的稳定和权威,也对整个周王国的统一和和谐构成了威胁。
在渭河平原的西北方向,周平王姬宜臼的处境日益艰难。他曾被周王国视为“叛逆”,但在犬戎能够自由穿梭于渭河平原之后,西申国原本依赖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在犬戎的眼中,西申国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变得不再受到重视。
同时,在西周灭亡之后,周王国的诸侯们普遍对西申国抱有敌意,没有一方势力愿意伸出援手支持西申国。
这使得西申国所支持的平王政权,在西周覆灭后的短短两三年间,逐渐被边缘化,影响力大不如前。
面对这样的困境,申侯开始感到不甘心,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扶持的政权就这样被历史所遗忘。
于是,申侯开始慢慢地考虑与犬戎决裂,寻求重新回归周王国的可能性。
他意识到,只有重新融入周王国,才能为西申国和所支持的平王政权找到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西申国也注意到了郑国在中原地区的扩张野心。为了寻求新的盟友,西申国主动派出使者前往郑国,与姬掘突进行接触,希望能够拉拢郑国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在双方的交流与谈判过程中,西申国和郑国很快就发现了彼此的价值所在。
对于平王政权而言,可以利用郑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借此机会“正东方之诸侯”,重新获得周王室的认可。
而对于郑国来说,与西申国结盟不仅可以合法地扩张自己的领土,还可以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在周王国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地位和声望。
通过这样的联盟,西申国和郑国都看到了实现各自目标的希望。
这种政治上的合作,不仅改变了周王国内部的力量格局,也为周平王姬宜臼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