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计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知府怎么了?”吴通判见沈淮从临川县回来之后,很不对劲,没忍住跟钱同知八卦。

钱同知想了想,“许是觉得咱们郡太穷了吧。”

吴同知嘴快,“还有比我们郡穷的呢!”

说完,他似乎觉得说错话了,连忙往旁边看了看,见没人才暗自舒了一口气。

“你也不想想,我们在这儿多久了。”钱同知轻怼道,“你刚来那会儿,不也是嚷着要大干一场?”

吴通判是从县令晋升上来的。

刚到青阳郡那会,也是干劲十足。

结果呢,现实把他的热情都浇灭了。

以至于后来越来越躺平,只想再熬几年就告老。

吴通判不想承认,于是生硬的转移话题,“知府大人还年轻,热血犹存,说不定能带我们飞呢?”

“你真这么想?”

“难道你不想?”吴通判反问,“我是无所谓了,再过几年我便能告老,你比我年轻许多,难道你不想调去上郡?”

说不想那是假的。

但,钱同知不想承认。

接着,他又听吴通判说,“咱们知府还未正式入朝为官前,便已为朝廷立过两功,以他的背景,你觉得区区青阳郡,能困住他?”

肯定不能啊。

这样有背景有靠山的人,怎么可能甘心一辈子窝在青阳郡呢?

钱同知笑道,“且看看吧。”

吴通判听言,‘嗤’了一声走了。

两人共事多年,谁还不知道谁呀?

钱同知见状,也没生气。

因为他知道,在沈淮没做出政绩前,什么都是虚妄的。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配合。

年底的评语,给他放点水就行。

此时的沈淮,还不知道,自己被两个下属蛐蛐。

他正在看青阳郡的舆图,计划耕地开发。

按照沈淮的看法,青阳郡下辖的耕田还是太少了,而且山地开发也不够,没有形成规模。

多山和地形是主要因素。

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可以搞微型梯田。

这种梯田跟后世的梯田不一样,具有保土、能锁住雨水效果,并且开发难度和成本比后世的梯田要低得多。

当然,这种微型梯田,对山体有一定的要求。

不能太高太陡。

开发之后,前面两年种荞麦和豆类,减少水土流失,慢慢变成固定耕地。

除了开发新的耕地,现有的也要改良。

比如更新堆肥积肥技术、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另外,青阳郡河流不多,但是山泉溪流很多,可以利用地形修小型的蓄水池,挖毛渠(窄小的沟渠),将分散的水引到附近的田地。

靠近水源的地方,加强潜力地开发,改良水车灌溉。

沈淮把自己想到的,统统写下来。

待后续考察了,再调整方案。

等沈淮回到后院,已经很晚了。

沈知微见他回来了,立即叫人摆膳。

“妾身见夫君最近清减了许多,特意派人去集市买来新鲜的菌菇打汤,夫君且尝尝看。”谢知微亲自给沈淮打了一碗汤,“青阳郡多山,如今又是雨季,正是菌菇的季节。

听谢嬷嬷讲,集市那边,每日都有许多百姓过来卖蘑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