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探测距离4000公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8,为国铸剑》最新章节。
测试倒计时三十分钟,彭林引领着徐永安元帅登上距发射阵地仅300米的观察塔。
“彭林同志,红旗-19反导系统在战略防御任务上面对的威胁主要是五角大楼的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
“这次实弹反导拦截测试,你准备发射什么中程弹道导弹进行测试?”
徐永安元帅站在观察塔并戴上护目镜,向彭林问道。
潘兴2是一种固体燃料火箭作为动力来源的两级弹道导弹,1983年开始装备北约五个国家的部队及驻欧漂亮国部队。
其最大射程可达1800公里,能够搭载可变当量热核弹头,弹头再入大气层时速度达8-10马赫,具备抗干扰和抗拦截能力。
不过在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五角大楼和毛熊帝国签署的《中导条约》限制,潘兴2开始被迫大规模退役。
但又因为现在毛熊帝国已经解体,所以五角大楼迅速地转变策略,开始重新大规模生产和服役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并将其大量部署在岛国、菲猴国等第一岛链国家!
“我准备要求咱们火箭军同时发射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用以测试红旗-19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
彭林露出一丝笑容,并回答徐永安元帅的问题。
“东风-21D和东风-26同时发射进行测试?”
徐永安元帅大为吃惊,紧盯着彭林。
因为彭林所点名的这两款导弹都是目前龙国军队现役最先进的中程弹道导弹!
任何一款都要比漂亮国在十数年前研发并装备的潘兴2先进太多!
以东风-21D举例,这是全球首款实战部署的反舰弹道导弹,其采用惯性导航+北斗卫星制导+末端主动雷达的三重复合制导模式,末端精度可达10米级!
再加上10-12马赫的末端突防速度和机动变轨能力,可直接穿透航母14层甲板,直接摧毁升降机、弹药库等关键部位!
东风-21D的最大射程达到1500公里-3000公里,可覆盖南海、东海及西太平洋主要航道,一个导弹旅齐射便是54枚,将对五角大楼航母战斗群形成“饱和覆盖”威胁!
至于东风26,其射程更是达到4000-5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到18马赫,是一款专为打击五角大楼在太平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关岛”而研发的中程弹道导弹!
所以也叫“关岛快递”!
东风-26无论是分导式多弹头亦或者智能变轨以及诱饵突防技术,都要比潘兴2的威胁大太多了!
所以徐永安元帅在得知彭林居然挑选这么两款最新型的中程弹道导弹测试红旗-19后,直接被震惊到了!
在他的设想中,还以为彭林会挑选东风-2等老型号对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进行测试呢!
“首长,既然要测试,那必须要用最先进的导弹对红旗-19进行测试!”
“毕竟反导拦截系统可是咱们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盾牌”,其重要性远超单一武器装备,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利益和战略主动权!”
“如果在反导拦截系统上咱们自己对自己降低要求,那岂不是就是自己对自己对战略安全降低要求!”
彭林眼神坚定的回答说道。
“对反导拦截系统降低要求,就是对自己的战略安全降低要求?”
徐永安元帅仔细回味着彭林的话语,眼神中光芒闪烁,不由得连连赞赏!
“彭林同志,你说的没有错!”
“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可是能搭载核弹头,严重威胁我们的核反击力量!”
“而红旗-19的出现,便是告诉五角大楼我们拥有不可突破的安全底线!”
徐永安元帅同样沉声说道。
而就在彭林和徐永安元帅谈话的时候,参谋疾步穿过砂石飞扬的阵地,并登上了观察塔。
“报告首长!”
“红旗-19反导系统已完成战备部署,随时等待检验!”
他立正敬礼,汇报说道。
“嗯!”
“通知火箭军部队,让他们自由选择时间发射东风-21D以及东风-26导弹,对红旗-19反导系统进行测试!”
彭林随即下达指令。
他并没有规定东风-21D以及东风-26导弹的发射时间,而是让负责发射测试任务的火箭军部队自己择一时间自由选择一处发射阵地进行发射!
这样才可以用最高的实战标准检验红旗-19反导系统的的拦截能力!
……………………
与此同时。
戈壁纵深,某火箭军旅指挥车。
电子警报声骤然撕裂清晨的寂静,旅长陈剑的指挥车上弹出加密指令:【03试验区·红旗19拦截测试·发射权限已解锁】!
他一把扯开伪装网,迷彩手套拍在通讯器上:“全旅按照“猎鹰-7”预案,公路机动!”
随后,这支临时在戈壁驻训的东风-21D导弹旅立即展开战术机动。
对于陈剑他们导弹旅而言,这次的主要任务目标虽然是检验红旗-19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
但是,这对于他们东风-21D导弹旅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检验呢?
在发射过程中,导弹本身的射程、速度、精度是“硬实力基础”,但人的决策、操作、协同直接决定这套硬实力能否“精准落地”,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能弥补导弹性能的短板!
当然,也很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而浪费性能优势!
所以在这一次“任务”中,陈剑非但丝毫没有任何放水的想法,更准备通过阵位选择、目标识别与任务规划,突破红旗-19反导系统的拦截,并精准命中目标!
阵位选择绝非“找个空地发射”,而是结合导弹类型、目标特性、战场环境的精准决策,直接决定导弹能否顺利飞抵目标区!
在旅长陈剑的命令下达后,十二辆8×8重型TEL发射车碾碎戈壁薄霜,柴油引擎的咆哮惊飞岩缝中的沙狐。
第一发射单元在盘山公路急停,液压支腿“嗤”地插入岩缝,导弹舱盖弹开的瞬间,北斗天线已锁定2000公里外的靶标。
第二发射单元则伪装成货运车队穿过峡谷,突然甩开篷布,起竖架在15秒内将22吨重的东风-21D推至45度仰角,弹体上“首战用我”的标语在晨光中刺眼。
第三发射单元故意绕行盐碱地,轮胎卷起的灰白烟尘中,导弹定位系统正与“遥感-7”卫星实时校准!
同一时间,东风-26导弹旅也开始行动。
两辆16轮超级重型TEL发射车碾过干涸河床,每枚导弹的碳-碳弹头罩在热成像仪下泛着幽蓝。
在经过快速战术机动后,导弹分队突然急刹,液压系统在狂风中稳住40米长的庞然大物。
技术兵用激光测距仪快速扫描地平线:“电磁环境洁净,无雷达波束扫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