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麦子(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最新章节。
买完黑马后,王为民便告别了金爷,一手牵着马单手骑着车赶到了王家村,回到家,先把马拴到门口,给他弄了些麦麸草料,又提了桶水让它吃喝。
把房间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家具上都是灰,被子褥子也拿出来晒一晒,床单也洗一洗,把家里打扫一遍,有去后院看了看,大伯和三叔把院墙垒好了,足有两米高,院子里栽着几棵果树,还种着一些辣椒,黄瓜,茄子等一些蔬菜,园子里没有草,刚浇过水,看来几个堂哥都很上心,墙根处还了几颗南瓜,放着几根木棍。
南瓜藤顺着墙根木棍往上爬,已经开出了几朵金黄色的南瓜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王为民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幸福。
他把洗好的床单晾在绳子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床单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王为民站在院子里,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忙完这一切,他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拿起水壶喝了一口,目光在院子里巡视着。他想起了小时候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光,那时候他和堂哥们一起在院子里追逐打闹,一起在菜园里捉虫子,一起在果树下摘果子。
现在,虽然大家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但这份亲情和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心中。王为民想着,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站起身来,决定去村里转转,看看乡亲们都在干什么。
这个时候大家应该都在地里割麦子,大伯家和三叔家只有大伯母和三婶在家,大伯母见王为民我来高兴道:“九儿,你怎么来啦,吃饭没,正好做好了饭,你先吃点”,说着就盛了碗绿豆汤,拿了两个二合面馍馍,三婶看到王为民也是高兴道:“我这有刚煮好的咸鸡蛋,我给你拿俩。”
王为民也不客气道:“正好饿了,我先喝点绿豆汤”,就着二合面馍馍吃了两个咸鸡蛋,绿豆汤清凉解暑,咸鸡蛋又咸又香,都腌出油了,二合面馍馍也劲道好吃,吃饱喝足后,王为民道:“我这次来住两天,去山里看看,另外我买了匹不到两岁的母马送过来,上次大伯和三叔不是说家里分了辆架子车吗,正好配上马就能下地干活了”。
大伯母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哎呀,九儿,你可真是贴心,你大伯就是那么一说,你还上心了。”
三婶也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这孩子又乱花钱了吧。”
王为民笑着摆摆手:“没花什么钱,这是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便宜卖给我的”,说着拿出交易票据递给大伯母:“我三叔和大伯呢?”。
“他们都在地里忙着收麦子呢,这不是怕变天吗,就剩一点了,中午不回来吃饭,我和你三婶做好饭给他们送去”,正好你牵着马也过去,把割好的麦子拉回来。
他看了看天,确实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起身告别:“大伯母,三婶,我们走吧,一起去地里看看,我去牵马。”
王为民牵着马,和大伯母、三婶一起向地里走去。一路上,他们聊着家常,说着今年的收成和村里的新鲜事。阳光洒在田野上,一片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到了地里,大伯和三叔正忙着割麦子,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淌下来,但他们却干劲十足。
远远的看见大伯母三人过来,就来到树荫下,等着吃饭,三叔和大伯看王为民牵着马过来,都来看稀奇,围着马转了几圈,连说是好马,大伯母叫他们吃饭也不理,几个堂哥更是这个摸摸,那个摸摸的。
大伯说道:“马是买来回了,可我家和你三叔家也没地方养马,九儿,还得养在你家,你家后院有三分地,冬天还能储存草料。”
王为民一想也是:“成,就是我那个房子长时间没人住,谁在哪养马谁住着吧。”
大伯道:“你那三间堂屋,两间东屋,回头把东屋收拾下,我和三叔家轮流去住,堂屋还给你们娘俩留着,西墙那先打个棚子凑合下养马,等收完了麦子再建个马棚。”
几人边吃边聊,王为民道:“成,这地里的麦子就快割完了,等下我和几个堂哥一起把割完的麦子拉到打麦场吧”。
大伯道:“咱家人多地也多,慢慢拉,可不能把马累坏了,早点回去,搭个马棚,还得割点草料。”
等大家吃完饭,王为民把马拴在树荫下,拿起镰刀,也加入了割麦子的行列。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干过农活了,但动作却十分熟练,很快就割了一大片。
太阳渐渐西斜,他们终于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王为民把马套上架子车,和大家一起把麦子装了上去。然后,他赶着马车,和大伯母、三婶一起回家。
一路上,马儿吃力的拉着满载的麦子的架子车,沿着乡间小路稳稳前行。王为民牵着马,后面堂哥们推着车,生怕把马累着。
回到家,大伯母和三婶去做饭了。
大家伙开始忙着卸麦子,王为民和大伯回去接着拉麦子,三叔和几个堂哥一起搭建马棚,割草料。
王为民和大伯一起拉了三趟,直到天快黑了才停下来,看着地里躺着的麦子道:“明天一早,再拉吧,天黑看不见了”。
回到家,大伯卸下套在马身上的架子车,拉着马儿走到宽敞的地方,马儿先是抖抖身上的毛,甩甩尾巴,接着就躺在地上来回打了几个滚,站起来唏律律的叫了起来。
王为民不解的问到:“大伯,马干完活为什么要打滚”
大伯笑着解释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听以前地主家得老把式说过,说这是马儿在放松身体呢,它们干活累了,就会通过打滚来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晚上就能好好休息,明天才有力气继续干活。”
王为民点点头,原来如此,他以前只知道马儿能干活,却不知道它们也需要休息和放松。他走到马儿身边,轻轻抚摸着它的背脊,马儿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温顺地低下头,用鼻子蹭了蹭他的手。
王为民看着马儿,这匹马,从他买下它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他家庭的一员,它将会和他的家人一起,共同度过未来的岁月。
牵着马回到家里,马棚已经建好了,几个堂哥正在把石槽放用青砖到垒好的台子上:“嚯!大哥,这个石槽从哪弄得,我以前咋么没见过?”
大堂哥十分得意的道:“这个是陈地主家得,他不是被枪毙了吗,这些家伙事,都被没收了,这个石槽又沉又大,当初没人要,就仍在小河沟那了,刚刚想起来,我和你几个哥哥连夜抬回来了,可真沉,最少也得上千斤,可把我们几个累坏了”。
三叔在一旁一边铡着草料,一边说道:“回头还得在家里养条狗,这么好的马别被偷了”。
堂哥们纷纷点头同意。
夜幕降临,王家村的灯火逐渐熄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和远处的蛙鸣,打破了夜的寂静。王为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着今天的经历,农民自从分了地,干活的积极性真是高涨,虽然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想着马儿,这个新家庭成员,将会是他们家未来生活的重要助力,心里充满了期待。
明天一早,还得继续去地里拉麦子,王为民想着,便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天刚蒙蒙亮,王为民就被大伯叫了起来。他们匆匆吃了早饭,便赶着马车去了地里。今天的天气格外热,早上一干活就是一身汗。
他们一上午又拉了六趟,才把地里的麦子全部拉完。看着堆在打麦场上的麦子,王为民和大伯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有了这些麦子,今年能过个肥年了。
接下来几天,在打麦场上开始用石碾开始给麦子脱粒,扬场,晾晒,王为民一直忙着帮忙干着活。
直到小麦入库,才算松了口气,这个年代没有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打麦机,小麦收割的时候得看天,要是赶上连下几天雨,农民的收成肯定不好。
收完麦子天要不下雨,地里种的玉米苗就不长,农民,无论什么年代,都是辛苦的职业。
看来回去以后要想办法把拖拉机,小麦脱粒机,收割机,翻转犁,抽水机这些研究出来,这些后世农村烂大街的机器现在只有国外才有,有的国外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