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神王来了,神王没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刚成主神,就被聊天群绑定了?》最新章节。

麒麟殿!

身穿黑色龙袍、头戴平天冠、一脸威严之相的始皇帝嬴政跪坐于象征着皇权的座位上,正在与群臣商议着国策。

如今的大秦刚刚统一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今天的晨会主要商议的就是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如今的大秦虽然表面上是统一了六国,但实际上国家时局依旧动荡,六国百姓还没有认可自己秦人的身份,心中依然念着故国。

被灭国的六国余孽在暗中蠢蠢欲动,无时无刻不想着颠覆大秦,恢复旧河山。

可以说如今的大秦看似平稳,其实暗中依然波涛汹涌,一个政策施行不好,所带来的将是连锁反应,甚至会让好不容易统一的国家再次分裂。

因此嬴政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尽快稳固现有的成果,将吃下去的东西彻底消化,不然时间久了,势必会造成消化不良。

今天朝会的议题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嬴政比较中意郡县制,因为这样更有助于中央集权,可以加强皇权的统治,杜绝周朝分封的祸患,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皇权的分裂,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但群臣却更中意分封制,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分封制可以让他们摄取更多的利益,甚至子子孙孙都可以享受分封带来的好处。

所以这看似是意见不同,其根本原因其实是利益的分配问题。

皇帝想要把大多数的利益掌握在手中,不想给手下的人分太多,而这些大臣觉得皇帝占有太多,他们能够得到的东西太少,因此想让皇帝多分给他们一些。

毕竟他们为这个国家出过力流过血,多分一些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一块饼就那么大,你多拿一些他多拿一些,那留给百姓的就少的可怜。

而百姓恰恰是这个国家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从来被刻意忽略的一部分。

嬴政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伟大君王,他深知如果实行分封制,势必会后患无穷,以后的大秦很有可能会步入周朝的后尘。

而一旦群臣有了自己的封地,那么就是天高皇帝远,封地的百姓心中不会再有国家,效忠的只会是封地的拥有者,不再是皇帝,这对于习惯掌控一切的始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看着底下群臣的喋喋不休,嬴政脸色阴沉,恨不得拔剑把这些没有家国的人全部砍杀。

但他不能,因为杀人容易,但杀了人之后所造成的后果是他难以承受的。

国家的运转离不开这些人,皇帝的政令也需要这些人代为传达,下达的政令也需要有人执行,百姓也需要有人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他心中的怒火却无法压制,因为这群人吃相太难看了,从始至终只想着自己,心中完全没有国家大义,话里话外都是算计。

难道他们不知道国家灭亡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不,他们知道,但却不在意,因为国家没了还可以再建,皇帝没了还有下一个,而利益没了就是真的没了。

再说就算是国家灭亡了又如何,哪怕是新的国家建立了,依然要用他们这些人,他们依然能够趴在新的国家上继续吸血。

这就跟唐朝的世家一样,唐朝的世家简直把嚣张摆在明面上,连皇帝的面子都敢反驳,甚至有世家公然喊出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权力,掌握了当官的渠道,掌握了国家的命脉,所以才敢跟皇帝唱反调,并且还不用担心皇帝弄死他们。

看到嬴政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众臣虽然止住了话语,但依然没有选择退让。

这可是关系到家族的传承,自然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弃。

特别是老秦人中的贵族更是如此,他们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带头反对郡县制,也是最希望恢复分封制的人。

其次就是儒家,这群人在朝堂上上窜下跳,嚷嚷着要恢复分封制,要恢复周礼,原因是孔夫子极为推崇周礼,作为儒家的门生,他们自然要为老祖宗摇旗呐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于这群腐儒的想法,嬴政可谓是门清,这些人表面上是想要恢复周礼,其实是想要争夺话语权,因为儒家在秦国的地位很尴尬,虽然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地位,但却不是主流。

儒学在秦朝并不是显学,只有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才彻底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儒家学子才彻底占据了朝堂,影响后世2千多年。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股势力,那就是凭借军功封爵的一批新贵族。

这群人手握大量军功,虽然嬴政从来没有了这些人的赏赐,但人心总是不足的,谁不想要更多?

而且别看这些军功封爵的人一个个风光无限,其实也是每天活的如履薄冰,白起之死还历历在目,他们可不希望成为下一个武安君。

虽然始皇帝从未杀过有功之臣,每一个为大秦帝国流过血的功臣都得了善终,但没有谁会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皇帝的仁慈上,谁敢保证皇帝有一天不会突然直接翻脸不认人。

刀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安全。

在权力的斗争中,双方互不相让,只有丞相李斯察觉到了不妙,因为他知道嬴政是个极为霸道的主,他想做什么事,不是你反对就能让他改变主意的。

所以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先实验一番,哪个好用哪个。

但一向霸道惯了的始皇帝怎么可能会同意这种和稀泥一样的办法,直接就拒绝了。

并且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郡县制必须要推行,谁反对都没用,大秦是他的大秦,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同意的就去执行,反对的就赶紧闭嘴。

面对如此霸道的始皇帝,众臣心中自然很不满,但面对滚滚天威,他们也不敢再继续捋虎须,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领旨。

不过大家却不会放弃争取自己的利益,只不过这一次不再局限于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