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新皇登基风云起(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最新章节。

长安城的天空仿佛也知晓这朝代的更迭,湛蓝得一尘不染,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李世民病逝的消息虽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但大唐的臣民们在悲痛之余,也对新皇李治的登基满怀期待。

这一日,皇宫内张灯结彩,李治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位。李治望着殿下群臣,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清了清嗓子说道:“众爱卿,朕今日登基,实感责任重大。大唐的江山社稷,就靠诸位与朕一同守护了。”

群臣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房遗爱站在群臣之中,望着李治,心中也满是感慨。想当初,自己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与高阳公主携手解开前朝余孽的阴谋,如今新皇登基,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

李治目光扫过群臣,落在房遗爱身上,笑着说道:“房爱卿,朕登基,你功不可没。之前你为大唐铲除前朝余孽,保我大唐太平,朕都看在眼里。如今朕初登大宝,你可有什么良策,助我大唐更上一层楼?”

房遗爱赶忙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大唐虽太平,但仍有可发展之处。咱们可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入手。经济上,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样粮食产量增加了,百姓富足,国家自然强盛。文化方面,多办些学堂,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培养出更多有学问的人,为陛下效力。”

李治听后,眼睛一亮,点头说道:“房爱卿所言极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之事,就交由工部去办。至于兴办学堂,礼部得好好筹划筹划。众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称是。这时,一位老臣出列,说道:“陛下,房大人的主意固然好,但兴办学堂,需耗费大量钱财,这……”

房遗爱笑着说道:“这位大人不必担忧。咱们可以鼓励民间富商出资赞助,朝廷再补贴一部分。如此一来,钱财的问题不就解决了?而且富商出资赞助,朝廷还可给予他们一些荣誉称号,这样他们也乐意啊。”

李治听了,哈哈大笑:“房爱卿这法子妙啊!就这么办。众爱卿,若有其他好的建议,也尽管提出来。”

这时,又有一位大臣说道:“陛下,如今边境虽无大战,但仍需加强军备,以防外敌入侵。”

李治点头:“这是自然。兵部要时刻关注边境情况,加强军队训练,不可懈怠。”

朝会结束后,房遗爱刚回到府中,高阳公主就迎了上来,笑嘻嘻地说:“夫君,今日朝堂上,你可是出尽了风头啊。给陛下提的那些建议,真是太棒了。”

房遗爱笑着刮了刮高阳公主的鼻子:“这都是为了大唐,为了咱们以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对了,高阳,你在城里人脉广,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民间对陛下登基和咱们这些新举措有什么看法。”

高阳公主拍着胸脯说道:“放心吧,夫君。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明天就出去转转,保证给你带回最准确的消息。”

第二天,高阳公主打扮成一个富家小姐的模样,带着几个丫鬟,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逛了起来。她先是来到一家茶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一边喝着茶,一边听周围人聊天。

只听旁边一桌的几个书生说道:“新皇登基,这房遗爱大人提出的兴办学堂的主意可真是太好了。咱们这些寒门子弟,以后说不定也有机会读书考取功名了。”

另一个书生点头说道:“是啊是啊,而且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对咱们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以后粮食产量高了,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高阳公主听了,心中暗喜,看来百姓们对这些举措很是支持。她又来到集市上,听到几个老农也在谈论此事。一个老农说道:“听说朝廷要鼓励咱们开垦荒地,还会帮忙兴修水利,这可真是皇上和房大人对咱们的大恩啊。”

另一个老农笑着说:“是啊,有这样的好皇上和好官,咱们可得好好干,多打些粮食,也不辜负他们的一番心意。”

高阳公主逛了一圈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把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房遗爱。房遗爱听后,笑着说:“看来咱们的想法没错,这些举措深得民心。接下来,就看各部门如何落实了。”

然而,就在房遗爱满心期待地准备大干一场时,麻烦事却接踵而至。工部那边传来消息,说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负责工程的官员找到房遗爱,一脸苦相地说:“房大人,这水利工程进行到一半,发现地势复杂,原计划的水渠路线行不通啊,您看这可怎么办?”

房遗爱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你先别急,咱们一起去现场看看。说不定能想出别的办法。”

房遗爱和工部官员来到水利工程现场,看着那复杂的地势,心中也犯起了愁。这地方一边是山,一边是湖,要修水渠,难度确实不小。

这时,一个年轻的工匠站了出来,说道:“房大人,小人有个主意。咱们可以沿着山脚挖一条暗道,把湖水引到农田那边。这样既不影响地势,又能解决灌溉问题。”

房遗爱眼睛一亮,问道:“你这主意可行吗?不会有什么隐患吧?”

年轻工匠挠挠头,说道:“房大人,小人也不敢保证一定可行。不过可以先做个小试验,如果行得通,再大规模动工。”

房遗爱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你赶紧组织人做试验,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解决完水利工程的问题,房遗爱刚松了一口气,礼部那边又传来消息,说在兴办学堂的过程中,遇到了师资短缺的问题。房遗爱无奈地摇摇头,心说这事儿怎么就一件接着一件呢。他赶忙来到礼部,与礼部官员商讨对策。

房遗爱说道:“师资短缺,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咱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高薪聘请那些有名的学者来任教;另一方面,选拔一些有学问的年轻人,进行短期培训,充实师资队伍。”

礼部官员听了,点头说道:“房大人这办法好。只是高薪聘请学者,所需钱财不少啊。”

房遗爱笑着说:“这事儿我来想办法。我去找那些富商们,让他们再赞助一些。之前他们不是很乐意赞助学堂嘛,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房遗爱离开礼部后,马不停蹄地去拜访那些富商。他找到长安城最大的富商王老板,笑着说道:“王老板,这次又来麻烦您了。兴办学堂的事儿,您也知道,现在遇到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希望您能再赞助一些钱财,聘请有名的学者任教。您放心,朝廷一定会给您更多的荣誉。”

王老板笑着说道:“房大人,您这话说的。为朝廷效力,是我等的荣幸。上次赞助学堂,我就觉得这是好事。这次我再出双倍的钱,助力朝廷解决师资问题。”

房遗爱大喜过望:“王老板真是慷慨啊!有您这样的富商支持,大唐何愁不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