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物价整治初见效(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最新章节。
房遗爱搞定市场物价这摊子事儿后,本想着能稍微喘口气,结果麻烦事儿就跟约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他刚回到府里,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下人来报,说负责沿海税收的官员求见。
房遗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说:“不会沿海那边又出啥幺蛾子了吧?” 赶忙说道:“快请进来。”
那官员一进来,就满脸苦相地说:“房大人呐,这沿海税收的事儿,可真是困难重重啊!有些船主和商户,想尽办法偷税漏税,我们派去的税官根本管不住。还有些地方的渔民,觉得税收还是太重,都闹着要罢渔呢!”
房遗爱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这些人可真不让人省心。先说偷税漏税的事儿,你们就不能想点办法?多派些精明的人手,加强巡查,一旦抓住,严惩不贷!”
官员苦着脸说:“房大人,我们已经加派人手了,可这些人太狡猾,他们把货物藏得严严实实的,很难抓到把柄啊。”
房遗爱思索片刻,说道:“这样,鼓励百姓举报,一旦查证属实,举报者可以获得偷税漏税金额的一部分作为奖励。我就不信,重赏之下,没有勇夫。那些偷税漏税的家伙,还能躲到天上去?”
官员眼睛一亮,说道:“房大人,这主意好啊!只是这渔民罢渔的事儿,该怎么解决呢?”
房遗爱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你去沿海一趟,召集那些渔民代表,就说朝廷会重新评估税收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让他们先安心捕鱼,别冲动。”
官员领命而去,房遗爱这才松了口气。高阳公主从内室走出来,笑着说:“夫君,你这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这改革的事儿,还真是不容易啊。”
房遗爱苦笑着说:“谁说不是呢?这改革就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不过既然陛下信任我,我就得把这事儿办好。”
高阳公主心疼地说:“夫君,你也别太累着自己了。对了,我听说最近长安城里新开了几家酒楼,生意可火爆了,要不咱们今晚去放松放松?”
房遗爱眼睛一亮:“好啊,正好我也想出去透透气,顺便了解一下民间的情况。”
晚上,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乔装打扮后,来到一家热闹的酒楼。刚一进门,就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的,热闹非凡。他们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边吃边听周围人聊天。
只听邻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最近这物价啊,总算是稳定下来了,还是房大人有办法。以前买东西,价格乱得跟麻线团似的,现在可省心多了。”
另一个人接着说:“是啊,不过这兴办学堂的事儿,虽然是好事,可有些偏远地方,还是没什么起色。孩子们想读书,还是没地方去。”
房遗爱听了,心中一动,小声对高阳公主说:“看来这学堂的推广,还得加大力度啊。”
高阳公主点头表示同意。这时,又听到旁边有人说:“听说房大人为了改革,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的,一会儿处理这个问题,一会儿又得解决那个麻烦,真是辛苦啊。”
房遗爱听了,忍不住笑了笑,对高阳公主说:“没想到,咱这辛苦,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呢。”
两人吃完饭后,回到家中。房遗爱立刻着手准备关于扩大兴办学堂规模的计划。他打算在各个偏远地区设立劝学使,专门负责督促和帮助当地兴办学堂。
第二天,房遗爱进宫面见李治,把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李治听后,点头称赞道:“房爱卿,你考虑得很周全。就按你说的办,务必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
房遗爱领命后,立刻开始安排人手,挑选合适的劝学使。可这人选还没定下来呢,又出问题了。
负责兴修水利的官员火急火燎地跑来找房遗爱,哭丧着脸说:“房大人,不好了!前段时间修好的一段水渠,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塌了,还冲毁了附近不少农田。村民们都闹起来了,要找朝廷讨说法呢!”
房遗爱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心说:“这怎么又出事儿了?” 他赶紧问道:“怎么会塌呢?不是都检查过了吗?”
官员无奈地说:“房大人,我们也不知道啊。初步查看了一下,好像是当时施工的时候,用料不太好,有些偷工减料的嫌疑。”
房遗爱气得脸色铁青:“这些混蛋!竟敢偷工减料,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走,咱们去现场看看。”
房遗爱和官员赶到现场,只见一片狼藉,村民们正围在一起,吵吵嚷嚷的。看到房遗爱来了,村民们一下子围了上来。
一个村民气愤地说:“房大人,你们朝廷修的这是什么水渠啊?这不是害我们吗?我们这一年的收成可都指望这些农田呢!”
房遗爱赶紧安抚大家:“乡亲们,大家先别着急。这事儿是朝廷的疏忽,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你们放心,我们会尽快重新修建水渠,赔偿大家的损失。”
安抚好村民后,房遗爱立刻着手调查偷工减料的事儿。经过一番彻查,终于查出是一个包工头为了贪图私利,在施工过程中私自更换了劣质材料。
房遗爱怒不可遏,下令将这个包工头严惩,同时让负责监管的官员也受到相应的处罚。然后重新安排可靠的人手,尽快修复水渠。
处理完这事儿,房遗爱又马不停蹄地去处理劝学使的选派问题。可在选派过程中,又遇到了难题。一些有能力的官员,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当劝学使,觉得那里条件艰苦,没什么前途。
房遗爱把这些官员召集起来,说道:“各位,朝廷选派你们去当劝学使,是对你们的信任。偏远地区的孩子也渴望读书,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而且,你们在那里做出成绩,朝廷一定会看在眼里,以后的升迁机会也少不了。”
一个官员犹豫着说:“房大人,我们也知道这是好事,可那偏远地区,条件实在是太苦了,我们……”
房遗爱打断他的话,说道:“我知道条件艰苦,但这正是考验你们的时候。你们要是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怎么为朝廷效力,怎么为百姓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