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最新章节。
能拖延多久便拖延多久。
这一决定全然源自人类对生死关头最本能的畏惧反应。
见状,朱英微微点头露出了欣慰笑容,拍拍杨启肩膀示意:
“那么既然如此,我就派个人手帮您料理后续事宜吧。”
说着侧过脸吩咐龙五。
“老五,从现在起贴身照护这位大人,保护他的安全,明白吗?”
龙五毫无异议地答应道。
“好的。”
随即走向杨启站定。
杨启脑海中闪过之前遭受威胁的画面,顿生误解:难道要对自己下手?
惊惶失措间大喊出声。
“不要!千万别!”
...
结果除了惊呼并没有其他事发生。
只见龙五表情平淡站在原地,不动如山。
此时朱英投来的目光仿若看待小丑般,令杨启浑身不自在。
身为朝廷三品重臣怎么可以如此沉不住气?
杨启也察觉自己的表现十分愚钝,不由尴尬万分。
“行啦,此处就交给我们处置吧。
龙五,带着这位大人大驾回归衙门如何?
记住一定要随时保持贴身防护,不可懈怠。”
说完起身再次确认嘱托后离去。
龙五轻轻颔首表示知晓。
此时杨启心底暗嘲:分明就是派个监督员,何必弄这些有的没的。
“走吧。”
下一秒衣领一紧,被龙五钳制提离原地拖往大门处。
毫无反抗余地,也没有资本去尝试抵抗。
于是他像个待毙的小狗般,被动地被拽到了酒楼前门处。
当门推开的一瞬间,悬于心头的不安稍稍释然。
方才的遭遇让杨启真切感受到朱英戏谑残忍的本质。
生怕朱英突改心意将其留下。
只有跨出此楼门槛的一刻,才算真正确保自身暂时无虞。
正当松口气之际,耳边再度传来朱英淡漠嗓音。
再次掀起他内心的狂澜巨浪。
他战战兢兢转首,恐惧直视朱英面容。
世上最大的折磨莫过于看见前方曙光乍现又迅速陨灭黑暗吞噬一切。
“阁下还有什么指示吗?”
声音止不住打颤地发问。
朱英脸上绽放和善微笑:
“哦,没什么大事儿。
只是稍作提醒:等我的部下押解犯人至衙门,请务必代为照料周全可好?
龙五你也得配合官老爷,一道完成这趟接待使命呀。”
又是明晃晃的胁迫语气,让人不得不从。
杨启此刻的心情,犹如吞了一只烂柿子,既无奈又难受。
可命还在别人手里攥着,只能勉强挤出笑容说道:“是,在下必定遵照您的指示行事。”
“嗯,退下吧。”
“在下告退。”
朱英轻点头示意。
接着,龙五便架着杨启离去。
此时二楼的朱元璋一行人也走了下来,对着朱英问道:“英小子,你就这么确信那府尹日后不会翻脸不认账?就算你在旁监视,这种事情可也不能完全担保吧?”
汤和站在一旁表示认同。
威胁这事说到底也是双面的,取决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受到怎样的威胁。
“您就安心好了,他翻不了天。”
朱英自信地回道。
看到朱英如此笃定,朱元璋不再多问。
而蒋瓛却带着几分疑惑盯着朱英,因为这类事情本该是锦衣卫指挥使最擅长掌控的领域,即便是他,也不敢肯定一个三品高官会乖乖屈从今日这种耻辱。
这时,苏二嬉笑着应到:“少爷有何差遣?”
“去寻点有力的证据来,适时递到咱们府尹大人的手上,且千万要隐秘些。”
“嘿嘿嘿,少爷放心,小的心中有数。”
苏二收好随身兵器,瞬间出了酒楼。
朱英将目光转向龙九,“九娘。”
“哎,奴家在听候少爷吩咐。”
“...去办正事。”
“呵呵呵,我就知道少爷最疼我了。”
“别啰嗦,赶紧行动!”
“哎呀,少爷气概真豪迈,让奴家好不欢喜。”
“......给我滚!”
随即龙九也离去了。
看着几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朱元璋等人再度将视线转回朱英身上,不禁彼此对望又互生迷惑。
当大明皇帝回归其专殿——武英殿时,他威严肃穆地端坐于雕饰华丽的金座上,而汤和、傅友德、蒋瓛三人则侍立阶下。
“蒋瓛。”
“臣在。”
“自今天起派遣密探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臣领命。”
“记住,我们的目标仅限于摸清他背后隐藏的事物,而非从事龌龊的把戏。”
“臣明白。”
“嗯,下去吧。”
“臣,告退。”
蒋瓛叩首后站起身离开宫殿履行圣意。
目送着恭敬退出的背影,朱元璋的目光缓缓回到汤和与傅友德二人之上。
“起来吧。”
“臣,谢陛下。”
“臣,谢主隆恩。”
汤和二人行过礼节之后重新站立。
“郑有伦,替这两人拿两把椅子过来。”
朱元璋开口道。
随后黑暗处一位身穿火红袍服,头发灰白的老宦官缓缓走出。
“是,陛下。”
郑有伦低头敬礼,随之端来两把座椅放置于汤和及傅友德面前。
汤和傅友德忙抱拳致谢。
即便他们身为大明开国功勋可以漠视宫内诸多宦官之流,但面对郑有伦却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这是从朱元璋还只是起义领袖时期便陪伴身边的忠诚老人。
眼下,距离那时已接近二十载光阴。
朱元璋素来对宦官这类净身之人抱有极大的轻蔑,根本不把他们当作与常人等同的存在看待。
但郑有伦不一样,这位陪伴其左右超过二十余年的老者,在他心底确实存有一丝情谊。
最关键之处在于,郑有伦极懂分寸,从不越雷池半步,守职尽责只处理属于自己的本职事务。
正因此,郑有伦才得以成为朱元璋心腹中的心腹,远非蒋瓛之流可以相提并论的对象。
所以,在大明朝野中,除了朱元璋本人之外,绝无人敢在郑有伦面前摆架子——即便表面上客套一下也无伤大雅。
毕竟,谁不清楚那种“小人物”
往往更难缠的道理?
安排好凳子供主宾就坐之后,郑有伦又悄然退回殿内隐秘的暗处之中。
\"请坐吧。”
朱元璋随意一指旁边的凳子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