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春光三重奏(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云麓词心录:白云着》最新章节。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填词吗?"砚之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醉意,"那时你刚教我认平仄,我们在你家的小花园里,对着一池荷花填《如梦令》,结果押错了韵脚,被你父亲笑了整整三日。"

煜明想起往事,不禁莞尔:"后来你偷偷买了《词韵简编》,躲在柴房里背了整夜,第二天眼睛肿得像桃子。"

"因为我想追上你啊。"砚之的声音忽然低下来,"你总是那样从容,好像天生就该与词为伴。而我......"他顿了顿,望着河面上漂过的落花,"我只觉得,和你一起填词的时候,连时光都变得温柔了。"

暮色渐浓,姑母家的灯笼已经亮起。煜明轻轻拍了拍砚之的肩膀:"走吧,先回去醒酒,明日一早还要去看海上的日出呢。"两人互相搀扶着往回走,身后的桨声依旧潺潺,如同一段未写完的词句,在夜色中缓缓流淌。

第三章:海滨暮色中的绝唱

破晓时分,两人雇了一辆马车,沿着海岸线向东南方向行驶。五月的海风带着咸涩的气息,吹开煜明的衣襟,露出里面半旧的词稿本。砚之伸手替他按住纸页,却瞥见其中一页写着:"霞云染,海风柔。暮潮收。"

"原来你早有打算。"砚之挑眉一笑,"这阕该是写黄昏的海滨了?"

煜明点头:"昨日在水乡,听船家说此处的落日极美,云霞会像染了胭脂的绸缎。你可知,《春光好》的后段四句两平韵,最适合描绘这种渐入佳境的景致。"

马车在沙滩边停下时,太阳正悬在海平面上方,将整片天空染成橙红色。两人脱了鞋袜,踩着柔软的沙子向海边走去。潮水刚刚退去,浅滩上留下许多贝壳和海螺,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远处,几艘晚归的渔船正缓缓驶来,船帆被夕阳染成金色,宛如一片浮动的云霞。

"远岸晚帆归影,映金流。"砚之弯腰捡起一枚扇形的贝壳,在手里轻轻摩挲,"这'金流'二字用得妙,既写了波光,又暗含时间的流动。"

煜明没有说话,目光紧紧盯着海天交界处。此刻,太阳正一点点沉入海面,周围的云霞由橙红渐变为绛紫,如同有人在天空中打翻了胭脂盒。他忽然想起去年冬日,两人在云麓山的阁楼里烤火填词,砚之曾说:"最动人的景致,往往在晨昏交界之时,如同词中最精妙的转折。"

"漫步浅滩沙软,遥观天际红绸。"煜明轻声吟诵,笔尖在词稿本上落下,"砚之,你看那云霞,像不像一匹被风吹皱的红绸?"

话音未落,忽然一阵强风袭来,卷起沙滩上的细沙,打得人睁不开眼。煜明连忙用手护住词稿本,却见砚之忽然指着远处的海面,大声喊道:"快看!"

只见一轮红日已大半沉入海中,剩下的小半轮如同一块烧红的铁,将周围的云霞染得透亮。更妙的是,一朵形状奇特的云恰好飘到红日上方,远远望去,竟像是有人手持红绸,在天幕下舞出一个飘逸的弧度。

"暮色海滨诗意满,醉双眸。"砚之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就用'醉双眸'作结如何?既写了景色醉人,又暗含'一双人'的妙意。"

煜明一愣,抬头看向身旁的挚友。此刻,砚之的脸上被夕阳染成绯红色,眼中倒映着漫天云霞,竟比任何诗词都要动人。他忽然想起这十年间的种种:一起在雪夜围炉论词,一起在春日踏青寻句,一起为一个韵脚争得面红耳赤,又一起在月光下相视而笑。原来最动人的词心,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有人能与你共赏云霞,同品春秋。

"就按你说的定。"煜明轻声说,海风拂过他的鬓角,将纸页上的墨香带向远方。此时,落日已完全沉入海中,天际的红绸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漫天星斗。两人并肩坐在沙滩上,听着海浪轻拍岸边的声音,仿佛在听一首大自然谱写的《春光好》。

"煜明,"砚之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郑重,"以后我们每年春天都填一阕《春光好》吧,就像今天这样,走到哪里,就把春天的故事写到哪里。"

煜明转头看他,发现少年人的眼中映着星光,如同撒在词笺上的碎钻。他伸手拍了拍砚之的肩膀,没有说话,却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约定。远处,归帆的灯火渐次亮起,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与天上的星河遥相呼应。

终章:词心录里的春光

三个月后,云麓山的枫叶开始泛红。煜明坐在阁楼里,铺开一张素白的宣纸,准备将春日里的三首《春光好》辑入《云麓词心录》。窗外,砚之正抱着一坛新酿的菊花酒拾级而上,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先别急着写序。"砚之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你看这是什么?"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缓缓展开——竟是那日在海滨观日落时,一位老画师为他们画的速写。画中,两个身着青衫的少年并肩立在沙滩上,身后是漫天云霞,脚下是蜿蜒的海岸线,远处的归帆正披着余晖驶来。

煜明望着画中的景象,忽然想起《春光好》的格律:双调四十一字,不多不少,正好装下春日里的三段时光。而身旁的这个人,既是解语花,亦是同路人,在平仄韵律中与他互为知音,在山水烟霞里与他共筑词心。

"就叫《春光三重奏》吧。"砚之斟了两杯酒,将其中一杯推到煜明面前,"一奏古寺禅心,二奏水乡情韵,三奏海滨绝唱,合起来,便是我们的十年光阴。"

煜明举杯轻抿,菊花酒的清香混合着墨香,在唇齿间散开。他提起狼毫笔,在宣纸上落下第一行字:"云麓之下,有友如砚,与吾共赴春光三约......"窗外的风穿过枫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篇词心录轻轻和声。

暮色渐浓,阁楼上的烛火次第亮起。两个身影映在窗纸上,时而举杯对饮,时而俯首论词,时而挥毫疾书。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时光仿佛被调慢了节奏,每一个字、每一句词,都浸润着春日的阳光、古寺的钟声、水乡的桨影和海滨的云霞。

当最后一阕《春光好》的墨迹干透时,砚之忽然指着窗外笑道:"看,月亮升起来了。"只见一轮圆月正从云麓山后升起,将满地枫叶染成金色,如同撒了一层碎金的词笺。煜明望着月光下的挚友,忽然明白:所谓词心,从来不是孤独的追寻,而是有人能与你在平仄中同行,在春秋里共振,于千万人中,听见彼此心底的诗意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