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连吞三郡之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这一计策,是由孙武、诸葛亮联合制定。

借助如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态势,加上此起彼伏的谣言,营造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局面。

随后又借助严洛一直以来维持的“仁义之君”光环,彻底瓦解卫国军队的战斗意志。

当然,光是这样并不够,最后的杀手锏,则来自于郭开!

郭开在成为公子修红人之后,悄悄收集了卫王麾下负责撰写诏令官员的书简、帛书,设法送回过秦国。

书简和帛书上的字体,基本上是卫国常用的花篆,这个很容易仿造。

稍微有点技术难度的,是卫王印章样式。

不过,恰巧,印章用的就是当初严洛赠送给卫王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印。

秦国想要造的一模一样,并不难。

所以五月初,正当姜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起兵攻打卫国飞地银安城时,一名伪装成庶民的使者匆匆持着一份帛书进入银安城内。

而上面,则是从万寿紧急发出的勤王诏令!

原本就不想继续待在晏地煎熬的卫国守军顿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当下便决定立刻集结全部军队,借道秦国,返回卫国本土,勤王救驾!

此时此刻,这些卫国将士哪里还会管晏地富庶不富庶。

就如同当年杨广麾下的将士们,江都再好,都比不过老家香啊!

而且他们也不是弃土不守,完全是要勤王救驾!

既保全了名份,又顺从了内心,两者兼得,将城邑让给秦国,让的那叫一个毫无负担!

而其余各城,凤梧、山阳、黄县,不过数日时间,便悄无声息的改旗易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国和郑国本来迅速和解,为的就是想要集中力量,拿下晏地卫国城池,这一晃眼,城头却已经换上了秦国大旗!

这一幕顿时让他们错愕不已!

......

“恭喜宿主,您以外交谋略手段,获取卫国所属银安城(中等城邑)及其附属三县之地(一座上县,两座下县);凤梧城(下等城邑)及其一县之地(上县);山阳城(下等城邑)及其两县之地(两座下县),总计获得召唤点!”

邢城郡方向,由丁奉驻守,薛仁贵则轻装抵达银安城,负责驻守此地。

原邢城郡守霍商,改任柳林城郡守,如此一来,邢城这边主要事务,暂时由丁奉执掌。

霍商这个四品郡守,当初是蔡国观水城城守,虽然主动投效秦国,但将其放在边境城市邢城,严洛倒底有些不放心。

万一战事来临,此人再次投降,那岂不是误事?

柳林郡如今是秦国腹地,又受乾州州牧、刺史、防御使多方节制,郡守职权被制约,倒是不必担心霍商会出什么幺蛾子。

凤梧郡,则派赵云前去驻守,此地只有一城一县,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黄县铜矿,到时候工部、商部自然会派人接管矿产开采经营事宜。

至于山阳郡,此地位置和山南县倒是有些类似,地形比较封闭,北面和东面都是崇山峻岭、原始丛林。

向南,则是沣水和大泽湖,西南方向就是郑国飞地白泽城了。

此地严洛已经派遣正八品治水都监、丹水主簿李冰前往驻守。

李冰在丹水的工作颇有成效,疏通河道,挖掘沟渠,为丹水增加了不少水田。

丹水这个原本基本靠丹砂矿发家的郡县,如今粮食产量也比原先提升了至少四成!

但晏地境内的沣水乃是大泽湖的水源地,所以按照李冰所说,想要将这一带彻底变成沃土良田,并且平定水患,必须从山阳城开始治理。

严洛以李冰治理丹水有功,拔擢其为从六品山阳郡通判、兼任从六品山阳郡治水都丞,加爵县士,食邑百户。

虽然还不是郡守,但此地他的官职最大,和郡守也没有太大区别,只等今后积累功绩,便能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