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西河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一个城池,我靠系统逐鹿天下》最新章节。

“卢氏全族近千人跟我们一起迁入北境 ,算上家仆有近三千 ,只有少数年事已高的族人留在了范阳 ,主支在范阳的都在我们队伍中 。

范阳学宫也有三百多弟子随卢氏一起北上 ,所以回程的时间可能比计划晚些许 。”

大王点点头 ,听说卢氏几乎把家底都搬来了幽州 ,又有三百多学子 ,终于觉得这一趟回本了 。

大王心里小算盘噼里啪啦一拨 ,除了让清河和上党看到了他的些许实力 ,这一趟好像没什么损失?

至于些许军费 ,那不值一提 。

人都到碗里来了 ,大王捞回来还不简单 。

北方巨擘 ,头号大门阀是吧 ,大王已经开始期待了 。

三百学子 ,如果明年有一半下场科举 ,能中个半百之数加上北境学宫和谢氏人脉 ,北境用人荒就能解决个大概了 。

你说他们学完回原籍?怎么可能呢 !现在这世道 ,大王觉得只有他的北境才是稳定的净土 ,问就是自信 。

大王一听还拖回来一千多俘虏 ,当即高兴道:“也别费劲带回去了 ,你拐一下直接送去并州的铁矿 !然后从原来的矿工中替换出表现好的一千人 ,顺路给本王送去安定郡 。”

这回一路巡视旱情 ,大王也看到了民间底层百姓的更多不易 。

几乎所有种地的百姓 ,都生活在绝收挨饿的阴影下笼罩 。

他们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 ,全部是当年收当年吃 ,口袋里的铜钱也仅限于给家里添点灯油针线 。一旦今年绝收 ,他们就要饿肚子 ,甚至饿死 。

大王看着他们弓起的腰 ,黝黑的脸庞 ,也不能说他们不努力和懒惰 。

这种日子大王代入一下他都不想活了 !

白天巡视一天 ,晚上回来闲着也会感谢下他爹 ,谢谢你是皇帝 。最起码分家也分了他三千亲卫、一郡土地 ,而不是两间草屋、一个陶缸 。这种戏码他一路看了很多 ,年景不好有那人口多的大家口都开始分家自谋活路了 ,而他们分家能分的无非是家里那些破烂家什 。

所以大王就想不明白了 !

他现在拥有了大晋几乎三分之一的土地 ,人口相对又很稀少 ,这么多的土地怎么能这么穷 、还挨饿呢?!

和大总管一合计 ,大王决定在人烟更稀少的并州、凉州大手笔圈建大农场!

不管,他要当农业大国!

打开地图一看 ,并州、凉州好多平坦的土地都是一片一片的荒芜着 ,大王痛心疾首 。

这要是都开了种地 ,他至于军粮储备库那点都从幽州往并州运嘛!

等他的大农场稳定出产了他就使劲减税 ,让南边百姓羡慕死!

再一个四处偷偷摸摸买粮不但费钱 ,还费事!

大批的粮食买到手往回运就是个难事 ,没有雪骑这种一看就不好惹的队伍押运 ,在这世道把大批粮食运走堪比西天取经 ,有的是饿急的人铤而走险 。

为了银子不打水漂 ,大总管的粮食一般都是先运去沿海 ,再由宝船走水路运回北境 。这么一趟下来的成本实在不低 ,宝船耽误一舱鱼 ,大王也少赚不少元宝的 。

大农场就这么提上了日程 ,不能种麦就种玉米 ,玉米也不行就种棉花 ,大王十分看好这计划 。

他已经手快的从地图上圈了两块相对好的地作为第一炮 ,安定和陇西 ,已经让大总管往这边送耕牛和农具了 。

正好安定经历了战乱人口大量减员 ,“换下来的矿工送去安定开荒 ,日子肯定比矿上好 。”

队伍要改变路线 ,昌黎礼貌的跟卢氏打了个招呼 。

他们要往西拐一点先去一趟铁矿所在的西河 ,然后再继续东进回幽州 。

卢仝这仝字真没白起 ,当着昌黎的面淡定的点头表示知道了 ,清高的很 。等人家一走 ,马上指使家里小辈去打听打听为什么不走直线去什么铁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