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战前准备(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最新章节。

竖亥分析道:“我们这几天的动作吸引了他们不少的兵力,也许下四姓的族人在祝融谷里也行动了。”

“全速前进!”

经过禹的补充,竖亥带领的武士人数已有三百人之众,还带着一些自愿跟随的奴隶作为后勤。

三百多人的队伍行走在丰饶的谷地,这里距离四千年后的登封市不远,和有夏氏隔着一座嵩山。

昆吾氏的先民们原本居住在安邑(山西运城)的南方,崤山之阳,和有夏氏比邻而居。

可随着南方三苗部的入侵,昆吾氏之南的姬周部族节节败退,昆吾氏也在随后遭遇了灭顶之灾。

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在抗风险能力极低的新石器时代,昆吾氏的先祖最终流落到这里。

“谁能想到,这里在一百年前还是一片热带雨林呢?”竖亥行走在河谷中,不由得感慨。

在不远的前方,亚热带季风已经带来了浓浓的血腥味道。

曹子安从前方慌慌张张的赶回来,汇报道:“竖亥,上四姓和生苗已经团团围在祝融谷口,有两千多人!”

己无命和苡中听到对面有这样规模的兵力,表情凝固在脸上。

“毕竟昆吾氏也是人口数万的邦国,再加上生苗,两千人算少了。”

竖亥摇摇头,问道:“生苗有多少,昆吾氏的武士有多少。”

竖亥明白,兵力并不等于战斗力。

职业军人在大概一千年前由蚩尤设立,但是在和平了一百年的情况下,昆吾氏这样的邦国能凑出一千个能打的就不错了。

曹子安回忆了一下,说道:“生苗大概四百多人,昆吾氏的武士大概七百多人,剩下的都是奴隶和一些临时征召的。”

“生苗竟然还有四百多!”竖亥有些讶异,这些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生苗部落,一个聚落不过百来人。

“或许真的是驩兜或者丹朱,毕竟丹朱在历史上的风评也不太好,难道除了昆吾氏的内斗之外,这次事件还牵扯到了远在安邑的陶唐氏吗?”

“不过这些不是我要考虑的,他们斗的再怎么凶,大洪水一来,全都要完蛋。”

竖亥抬手,让队伍停下来。

“就地扎营,先锋队随我探查地形。”竖亥拿出绘制的地图,等高线、比例尺、山川河流一应俱全。

三百人的队伍就地扎营,按照竖亥的吩咐开始建设木制高墙。

曹子安有些着急的问道:“这是不打算今天开战了吗?”

安置营地是重体力活,一个成年壮汉,用石斧砍半天树,根本就不会有多余的体力作战。

竖亥点点头,回道:“我们三百人硬拼也许能打过对面,但是我有更好的办法,我不能拿兄弟们的性命和禹的家底开玩笑!”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族人过上好日子,让昆吾氏停止内斗,而不是为了一些所谓的开疆拓土、征服异族。”

竖亥很清醒,宏大叙事总是容易迷惑大众,但是身处其中的大众们在外部条件的限制下,很难明白。

开疆拓土、征挞他国,这一切丰功伟绩、沙场豪情,付出生命和代价的不是统治者,而是百姓自己。

在生产力进化到蒸汽时代之前,无谓的征伐也并不能带来切实的利益,面对异族的入侵,扼住咽喉,依靠国力进行武力、经济的博弈才是高明的选择。

大唐王朝辉煌百年,却在安史之乱中分崩离析,其中就有唐朝对外族多线作战的原因。

一个清醒的统治者,绝不能沉浸在武力征伐的荣耀之中,而是要合理调配资源。

待御敌于国门之外,治理的国富民强,再图开拓。

战争中,获得荣耀的是统治集团,承受苦难的则是卑微到尘埃里的百姓。

明明百姓才是邦国的主体,却总被统治集团以感恩、养育的言语所操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