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变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郭桓目光深邃,撩起轿帘,看着身旁引路的差役,说道:“李常,你去替我给左侍郎王道亨和侍郎胡益传句话,问问他们对翰林院这次行动有何见解。我心中忐忑,总觉得会有事情发生。”
“另外……”
郭桓犹豫片刻,终究摇摇头,“罢了,先去问这两位吧。”
“但愿是我多虑了。”
郭桓放下轿帘,再度闭目静思,内心的不安却挥之不去。
他回顾近年来朝中的大小事务,反复思考自己是否留下了什么隐患,最后皆被否定。
他任职户部多年,从未有过失德之举。
然而,这次的态势显然并非无端生事,皇帝想要彻查户部,绝非一日两日之事。说到底,不是户部出了问题,而是皇帝对户部现状有所不满。
至于不满的原因。
郭桓早已洞悉。
就在于皇帝对北元始终存疑,一心想要彻底消灭北元,可自朝廷建立以来,已发起五次北伐,消耗了大量民力财力,短期内难以再次筹措那么多钱粮。
正因如此。
户部尚书频繁更换。
从最初的粟恕,到后来的“代理”之人,再到现在的徐铎,短短两年已换了三人,但均未能达成目标。然而皇帝并未放弃,不断施压,要求他们备齐北伐所需的粮草。最终户部确实想出了办法。
那就是提前征收。
提前向地方商贾和里甲征收未来数年的赋税。
不过,这些手段都是见不得光的,其中暗箱操作的空间极大。
而这一切都在户部的默许下悄然进行。
不管是郭桓、徐铎,还是左侍郎王道亨、侍郎胡益,他们都明白一点:这是私下的行为,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那些额外的摊派任务,最后都不会兑现,也无法兑现。
因此,最终必定会有人承担罪责。
在被皇帝从户部尚书降为副职之后,郭桓内心其实暗自窃喜,毕竟不用担起主要责任了,即便日后真的引发民怨,那也是徐铎的事。他未曾料到,皇帝并未按照他们的预期行事,而是直接下令查账,这让郭桓开始感到不安。
户部的账目,表面看似无懈可击,但一旦深入核查,问题便会暴露无遗。无论最后将责任归于谁,这个人恐怕都会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牵连九族。这样的结果是郭桓无法承受的,他愿意承担部分责任,却绝不愿承担主要责任。
他必须弄明白皇帝是如何查账的,毕竟身为经济领域出身的官员,他对自己的分析能力充满自信。如果能够推测出事情的结果,他就不会如此焦虑。
郭桓躺在床上,目光游离,心神不定。他试图掀开窗帘查看外面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收回了手。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这让原本就心神不宁的郭桓更加烦躁,他怒气冲冲地喊道:“来人,去查清楚是谁在外面大声喧哗,让他们噤声!如此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实在不成体统。”
他的贴身管家郑袄立刻答应前去制止。郭桓点头示意,并催促轿夫加快速度。他实在不想听到那些嘈杂的声音。
另一边,临近街道却显得格外热闹。今天是京都盐业开业满一个月的日子,同时也是数据统计截止之时。
因此,盐铺门前早已聚集了许多人,都想看看一个月以来的销售成绩是否达到了五十万斤的目标。随着店铺即将打烊,每一次新的交易都会引来周围人群的欢呼雀跃,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然而,对面茶楼里的几位商人却脸色铁青,再无往日的谈笑风生。一个月内,京都盐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他们三个月的总和。
整个应天府的人如今只认准了京都盐铺,几乎忘掉了罗家盐铺和张家盐铺的存在。如果不是京都盐铺只限于县区销售的话,他们这三个多月的生意恐怕会一落千丈。
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京都盐铺的生产效率超乎了他们的预期,仅仅三个月就成功产出五十万斤盐,这个数字在以前简直难以想象。
起初他们的计划只是给京都盐业制造麻烦,通过填补缺口来迫使对方破产,然而仅在应天府一地,京都盐业便售出了三十万斤,加上其他八县的销售数据,恐怕已经接近四十万斤。
如今他们已经不敢再进行干预,不是因为他们支付不起,而是经过秘密调查后发现,京都盐业不仅没有亏损,反而有所盈利,尽管利润不多,但他们的插手反而助长了京都盐业的收益。
现在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阻止盐业达到五十万斤的目标,避免价格回落到每斤二十文,否则他们自己的店铺将会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盐已经卖不出去了。凭借京都盐业在应天府的影响力,即使有人想买盐,第一选择也会是京都盐业,即便他们的定价与之相同,质量也无法匹敌。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尝试过各种手段抹黑京都盐业,但均未奏效。现在他们感到彻底无助,因为夏白的官职使得他们毫无办法。
就在他们对京都盐铺的火爆人气咬牙切齿时,一个人闯入了他们的视线。
来人正是郭桓的管家郑袄。他昂首挺胸,目中无人,身为三品官员的管家,就连应天府的府尹见了他都要笑脸相迎,更别说区区一家商铺。
郑袄环顾四周,冷哼一声:“你们知道这里是哪里吗?这里是应天府,是大明的京师,可不是你们可以随便吵闹的地方。”
“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究竟想要做什么?莫非是想*不成?”
“农民不去种田,工匠不去做工,全都跑到城里起哄生事,干扰朝廷大臣的清净,我看你们简直是活腻了。”
“一个个混账东西!”
郑袄叉腰大骂,将周围的人都数落了一遍,似乎仍不解气,便将目光转向京都盐铺。当他看清眼前的是京都盐铺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轻蔑之色。
通常情况下,他可能会选择忽略。
可现在自家主人发话了,他当然不会轻视。
哪怕对方是个状元,甚至是应天府的府尹,他照样敢出言不逊。
“京都盐铺?”
正当郑袄打算开口之际,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街道上。
看到这位目光坚定的年轻人,郑袄的心头微微一颤,虽然对夏白的大名有所耳闻,知道他狂妄傲慢,但那又怎样呢?
毕竟,他身后站着的是户部侍郎。
郑袄注视着夏白,嘲讽道:“你就是那个夏状元吧,果然名声在外,自甘堕落,竟与商人同流合污,不过你的那些琐事,没人会在意。我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知你一声,这里是应天府。”
“经商无妨,但请保持安静。”
“我也要给你立个规矩,以后不得再聚众喧哗。”
“身为户部侍郎的管家,我有这个权利吧?”郑袄冷笑着说道,带着玩味的眼神看着夏白,主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他坚信。
夏白会明白事理的。
在应天府,官职高一级,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更何况,他还代表着户部侍郎,高了不止一级。
------------
“户部侍郎?”夏白皱眉。
这名字陌生得很。
他对朝廷里的大臣没什么了解,也没兴趣去熟悉。
能在大明做臣子不容易。
朱元璋喜怒无常,年纪越大,对大臣的防备心理越重,洪武年间,能平安活到朱元璋去世的官员寥寥无几。
他也不想掺和朝堂纷争。
见夏白一脸茫然,郑袄冷哼一声,心中暗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