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选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我可以明确告知大家。”
“目前的企业只会裁员,不会扩招。”
“即便扩招,也会从外地挑选,绝不会从你们当中选择。”
“我不喜欢有人倚仗人数优势胡作非为。”
“如今厂内仅有一名来自贵地的员工,便让你们在外面争论不休,试图排挤他人,换上自己的人选。若真按你们的意思调整,恐怕这家工厂很快就要易主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初盐场和矿场初建时,确实没太多精力制定规则。”
“现在逐渐步入正轨,该确立一些基本准则了。”
“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
“今后若有任何人*或挑拨,影响工厂生产,无论是参与者还是策划者,都将被驱逐;若再有人恶意诋毁、造谣工厂员工,将直接送交官府处理;若工厂员工仗势欺人,利用功劳索取额外利益,也将被开除,永不录用;若有……”
夏白一口气列出了几十条规章制度。
不仅针对尚未入职者,更着重规范现有员工的行为。
特别是那些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的现象。
他手下的盐场和煤矿里,滁州和寿州的人数众多。
许多人原本就熟悉,容易抱团。
这种风气必须杜绝。
三百零三
即便没有当前的**,他也已下定决心,要重新整合这些人。
只不过,时机尚未成熟,他要等待盐场与煤矿产量需求放缓之时,再采取行动。
他希望建立的是一个有规则、讲秩序的企业,而不是那种拉帮结派的小团体。
夏白话音刚落,周围的工人及其家属代表彼此对视,他们听得出他的语气里带着怒意。
夏白接着说道:“我索性就直说了吧。”
“盐场和矿场未来的薪酬结构将有所变化,不会再像现在这般随意发放,而是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一切都依据实际状况而定。如今许多人费尽心思想要挤进这两处地方,大多是因为羡慕那两个月里获得的丰厚奖励。”
“然而,这种局面注定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随着盐场与矿场逐步稳定下来,对食盐的需求也会慢慢减少,关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各种努力,也将变得愈发艰难。因此,今后的工资水平将会趋于平稳,当然也会保留现有的激励措施,但总体收入肯定会出现明显下降。”
“你们当中很多人并非来自应天府。”
“家庭成员众多,全靠一个人支撑生计。”
这确实是一种负担。
有些人可能会希望分担工作,减轻家庭开支,我能理解这种心情,但盐场与矿场并非解决纠纷或谋取私利的场所,我不可能纵容这种情况发生,也不会妥协退让。”
“涉及原则的问题,绝对不容退让。”
“刚才我观察到,前来参加讨论的主要是一些女性。”
“还有一些四五十岁的长者。”
“虽然让你们下井作业或是昼夜轮班从事高强度制盐工作也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工厂并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你们一直以来都很忙碌,要是突然无所事事,恐怕会感到焦虑不安。”
“我倒是给你们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出路。”
“纺织业!”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男子耕田女子织布的传统习惯,你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擅长织布,所以我经过一番考量后,打算在当地开设一家纺织厂,把一部分人吸纳进来,继续以雇工的形式参与。”
“各位觉得怎么样?”
“织布?”
“这我知道怎么做。”
“我也知道,我已经织布三十年了。”
“太好了,这个主意真不错。”
“...”
夏白提出建议后,立刻引发了现场一阵热烈反响。
大明对桑、麻、棉的栽培极为看重,不论他们是灶户还是朴实的农夫,都掌握着织布的手艺。
夏日初升之际。
纺织业,在他的记忆中,是否就是工业*的起源呢?
只是它带来的影响喜忧参半。
在他见这些家属陆续抵达之后,就开始琢磨这些问题了。
对于开办纺织厂,他始终犹豫不决,直到后来详细了解并询问了大明桑麻棉的种植状况后,才下定决心。
朱元璋任吴国公期间,在龙凤十一年,就已明确辖内桑麻棉的种植要求:‘凡拥有五亩至十亩土地者,需栽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则加倍。’
‘不种桑者,需每年缴纳绢一匹。’
‘不种麻与木棉者,需缴纳麻布、棉布各一匹。’
洪武元年,此规定推行至全国,并制定了相应的赋税标准。
麻每亩征收八两,木棉每亩四两,桑树则从第四年开始计税。
夏白先前忧虑可能出现‘羊吃人’的现象,但得知这一政策后,便完全放下心来,因为大明已经种植了大量麻、桑、棉,而相关贡赋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纺织厂实际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天下农事繁重,每年还需缴纳不少麻棉,许多人根本顾不过来,若是他出资,将百姓家中的棉、麻等集中起来,再进行加工,最后销售出去。
一方面能减轻民众的负担,至少许多家庭不用再担忧到时候要交布了;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推动纺织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
然而,夏白也明白,以现有的纺织技术,效率不会很高,不过是把原本在家里织布的时间转移到工厂罢了,因此提升效率成了当前的关键任务,对此他也有了应对之策。
那就是‘飞梭’!
至于车床,夏白并未考虑。
太昂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