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坚定不移(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而且夏白的态度始终坚定不移。

夏白有何底气?

夏白笑着答道:“原因我其实已经说过。”

“既然郭侍郎想要了解更多,那我就再详细解释一下。”

“自宋朝以来,加上元代,数百年的历史中,君*力逐渐衰微,士大夫因此风光一时。”

“即便在元代,汉人的地位虽低,但由于实施包税制,只要地方按时缴纳赋税,朝廷便不过问地方事务。”

“地方士大夫的势力近乎无所不能。”

“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与皇帝共享天下。”

“数百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已深深植入士大夫心中,但这并非当今陛下所能容忍的。因此在胡惟庸谋逆时,遭到当今陛下的雷霆打击,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一批批士大夫会前赴后继。”

“陛下唯一的解决之道,只有杀戮。”

“这是一场惨烈的斗争。”

“我这样的特殊存在,造成了这样一个奇异的局面。”

“明明两边都不接受我,却又不得不接受我,因为君臣都想尽快找到一个新的平衡。”

郭桓不禁笑了。

他已经明白了夏白为何还能活着的原因。

因为皇帝需要重新确定君臣间的平衡。

过去朝廷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无数,士大夫全面退缩;要么皇帝让步。

但夏白的独特出现,给了朝廷第三种可能。

不过,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无足轻重。

紧接着。

郭桓的脸色变了。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不是说夏白的选择不重要,而是皇帝有意保留他。

因为皇帝不会妥协,也绝不会退让。

然而正如夏白所言,士大夫会不断涌现,但如此强硬的君主却未必能世代延续。

皇帝是在为未来留下另一种选择。

一瞬间。

郭桓思绪混乱。

他开始感到迷茫。

片刻后,郭桓猛然抬头,冷冷说道:“这只是你的想法。”

“并非其他士人的想法。”

“更不是陛下的想法。”

夏白轻轻一笑,淡然回应:“确实如此,但这也是必然的趋势,原因很简单。”

“因为皇帝的屠刀不会停止。”

“他会一直杀下去。”

“当他杀到天下官吏心惊胆战、惶恐不安之时,我的新体系或许就能初步成型,到那时就能自然而然地介入朝廷,取代那些‘老旧’的士大夫,所以我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

“你所遭遇的事情与我无关。”

“甚至可以说,你们越是反抗,越是在挣扎,只会让皇帝更加忌惮和不满,那么皇帝的屠刀也会更加无情且迅速。”

“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我则在一旁默默准备,等待皇帝清理完一切后欢迎我的到来。”

夏白笑意盈盈地看着郭桓。

但这个笑容落在郭桓眼中,却让人不寒而栗。

夏白坚信皇帝会对朝廷展开大规模清洗。

他也坚信,皇帝对户部下手,并非由于新的核算方法。

那只是一种借口罢了。

在夏白看来,此事实则是一次*,士大夫借此试探君王底线,故而君王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手段。

然而,郭桓对此毫无察觉。

郭桓面容严肃,正色问道:“有何证据?”

夏白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郭桓,“我也在疑惑。”

作为旁观者,他清楚郭桓难逃此劫,只是历史上有关郭桓案的细节记载模糊不清。

这类大事,通常与政治息息相关。能让朱元璋如此重拳出击,必然是触及了他的心理底线。

否则绝不会走到这一步。

更何况,胡惟庸案刚过,朝堂上短时间内应无人胆敢挑衅朱元璋。

这正是让夏白不解之处。

郭桓缓缓起身,认真思索起来。

他也觉得此事并非无中生有,经夏白提醒,更是隐约嗅到阴谋的气息。

忽然,郭桓灵光一闪,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他明白了。

军饷!

除了军饷,再无其他可能。

郭桓声音微颤,“是军饷。”

“一年前,陛下就提及过北伐。”

“陛下意欲彻底清除北元在辽东的势力,可当时六部核算后发现,若要击溃北元太尉纳哈出的军队,朝廷至少需调动二十万大军。除兵部外,其余五部皆持反对意见。”

“毕竟十七年前,朝廷刚经历过一次北伐,财政状况早已捉襟见肘。”

“朝廷根本无法承担二十万大军的开销。”

“在陛下的坚持下,户部只能向各地地主和商贾‘借款’。”

“据户部估算,这种方式相当于将赋税翻倍征收。虽然在陛下默许下勉强推行,但即便将全国的纳税比例提高一倍,也需数年才能筹齐北伐所需的军费和粮草。”

“户部内有不少官员对此十分不满。”

郭桓的声音愈发颤抖,他已经逐渐看清*。

皇帝这是打算拿户部开刀。

------------

听到军饷二字,夏白瞬间明悟。

他终于明白郭桓案的真正缘由。

郭桓贪了吗?

毫无疑问,肯定贪了。如此巨大的利益,谁不动心?

但更大的背景其实是北伐。

朱元璋此生最引以为豪的只有两件事:赶走外族统治者和调和南北方的矛盾。前者是他毕生追求的政治成就,洪武年间北征共达十三次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