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敬意(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既然当前问题是灶户家庭人口差异导致的,那就不再以灶户为单位计算,而是直接按‘丁’征收,每有一名男丁便征收一份盐税,家中男丁越多,缴纳的税也就越多。”
“此政策一方面可增加朝廷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抑制私盐交易。”
“这只是臣的一点浅见。”
大殿内,众位大臣争相提出自己的建议。
朱元璋静静地倾听。
面对这些提议,唯有赵瑁提出的“按丁征收”令他有所心动。
北方事务已交由夏白打理。
北方经济萧条,人口稀少,无论是产盐还是销盐都不尽如人意,若夏白能够扭转局面,也算是造福当地百姓了;然而南方则完全不同,这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私盐泛滥成灾,尤其是两淮和江浙地区。
朱元璋对那些从事私盐买卖的商人一直深恶痛绝。
昔*的劲敌张士诚便是靠私盐发家,即便如今张士诚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江浙一带仍有不少人对他念念不忘,这全因张士诚当年对待东南地区的文人与百姓颇为优待,致使当地士族支持他统一全国,给他的统治带来了诸多困扰。
所以,在统一国家后,他对东南地区的士人进行了多次打压,并加重了该地区的赋税。
这不仅因为东南确实较为富庶,更是朱元璋刻意为之,意在让东南的士人及百姓憎恨张士诚。
毕竟,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张士诚造成的。
但事与愿违,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真的推行“按丁征收”,将对东南地区的私盐交易构成重大冲击,同时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还能削弱东南百姓对私盐的依赖,实属一举多得。
只是朱元璋也意识到这一点……
朱元璋对此并不急躁,只想着修补完善。
尽管朱元璋内心稍感遗憾,但这并未过多影响他的情绪。
因为他听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提议。
赵瑁提出的设想比夏白的方案更贴合他的想法。
“按照人口征税,此计甚好。”朱元璋说道。
赵瑁听后心中欢喜。
在这个动荡时期,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实属难得。
这让赵瑁备受激励。
朱元璋接着说:“除盐务外,还有人向我进言,称我们的大明驿站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全国驿站数量已超一千五百个,分布广泛,每个驿站配备有驿丞、吏员和帮工,即使是小型驿站也需数十人,大型驿站人数更是达到数百。”
“不仅如此。”
“驿站内还备有马匹、武器、牲畜以及厨役等。”
“因此,国家每年用于驿站的开支高达百万。”
“去年我们国家的税收不过两千七百多万石,如今天下太平,许多驿站闲置,有人便认为,当今太平盛世,仍耗资巨大维持驿站,实在劳民伤财。”
“这些人希望我做出改变。”
“他们的建议也颇有道理。”
“他们主张将驿站的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服务于军国大事的信息传递,另一部分则开放商用,朝廷借此出售通行凭证,拍卖道路运输权,从而从驿站获利,实现‘以驿养驿’的目标。”
“你们怎么看这个建议?”
------------
听闻此言。
赵瑁等人面面相觑。
要改革驿站,仅仅是为了经商?
这.
他们并非初入官场的新手,已在朱元璋手下多年,深知皇帝的脾性。
当今圣上对商贾颇有偏见,他追求的安定生活,惠及的是农民,而非商人。
如今却有人建议把驿站商业化。
他们心中不禁疑虑重重。
皇帝此举意在试探他们,还是真心征询意见?
“臣冒昧请问陛下,这是哪位大臣的奏章?怎敢如此大胆妄言。”赵瑁率先发问。
朱元璋注视着赵瑁,神情淡漠,语气平静地说:“不论这话是谁讲的,咱们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兵部尚书温祥卿略作思索,说道:“臣以为,完全开放驿站绝非良策。”
“驿站由朝廷设立,其初衷便是为了传达政令。这般机密之地,怎可轻率对外开放,尤其对商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