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认识张老师。酒吧开唱(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最新章节。

整个上午,赵达和张思涵老师都在录音室里录歌,赵达教会了张老师电音合成器的录制、合成,再加上两人配合的和声。这四首歌曲终于顺利完成了谱曲。

张思涵笑着走出录音室门的时候问道:“你这么优秀,现在有女朋友了吗?”

赵达说:“我本来还想谈一个的,但是法律明确规定与没毕业的大学生谈恋爱就是流氓罪,所以我一直都在遵纪守法的学习,兢兢业业的工作,老老实实的做人,说实话,自从那次就简单的搞了一次篝火晚会就被我们班主任教训了一次以后我的心里就有了阴影,哪里还敢交女朋友啊。”

张思涵又问:“也对,你们那次的聚会确实做的过火了,这么大的活动居然没有让老师一起参加。但是我绝对不相信你真的会这么老实,几乎每一个你这么大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地方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了,所以你跟我说句实话,到底有没有女朋友啊?”

赵达笑着说:“真的没有,那些女生都太幼稚了,我喜欢年纪大点的,尤其是像张老师您这样的,也许我还能考虑考虑。”

张老师说:“你这是什么怪癖?男人不都喜欢那种十七八岁的纯情少女吗?咱们之间的年龄差这么多,肯定不合适呀。”

赵达笑笑说:“怎么会不合适呢,在大学里师生恋挺正常的。这都快中午了,自从来学校还没贿赂过老师呢,今天中午就请老师吃顿饭吧,也算是贿赂您一次,提前谢谢您帮我搞定上台多唱一首歌的要求。”

张老师说:“走吧,不过今天不用你请,我请你吧,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学生,在音乐方面这么有才华,这么短时间就能写出这么多歌,不得不说这几首歌水平确实很高。”

赵达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才是我们的领路人,如果没有老师专业的指引、点拨,哪会有学生的成绩,所以这都是老师的功劳,没有好老师,就算学生再有天分,那脑子也像没装东西的空盒子。”

张老师说:“虽然我知道你刚刚说的这些是哄我开心的,但我还是乐意接受。”

赵达说:“我说的是真的,比真金还真!”

两人到了学校里的一家餐厅。坐下后张思涵说:“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啤酒音乐广场,你们两个人,那个男孩应该就是你,那个女孩和你一起走的,胶海电视台里的采风视频不长,虽然衣服不同,但声线基本一致,尤其是你这种辨识度特别高的嗓音,别人一听就知道是同一个人的声音,刚才在录音室就想问你是怎么回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赵达说:“老师真是火眼金睛,没错,那个人确实是我,那一个视频是我跟州府一个女孩子在音乐广场里随便唱的,你还记得上次张欣妍提出的那个代言歌曲吧?这个女孩就是找来唱歌的,估计她现在已经是代言悠然乳制品的那个代言人了,因为这段时间都没有联系我。”

张思涵说:“那首歌确实不错。当然今天这几首歌也很棒,我的意思是等八月份大学生音乐比赛前再报,然后在舞台出其不意地连唱出来!我在后台找人给你放伴奏,怎么样?”

赵达说:现在我很想跟你喝一杯,谢谢你的照顾,谢谢你对我这么好!

七月的海城昼夜温差不是特别大,放假后就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记忆记录歌曲,每天晚上八点多,就想出来透透气,吹吹风,

宽敞的马路上并不冷清,这时候路两边的路灯都已经亮起来了,偶尔会有吃完饭的人从家里出来走走,各个上班族都已经下班回到家,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商量着事情,其乐融融。也有在路边小吃摊吃饭喝酒的年轻人,还有在角落里接吻拥抱的情侣,这些场景在每一个都市的任何角落、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赵达感叹这些人都是幸福的,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不用考虑每天的衣食,无忧无虑,每天平平淡淡地生活。只要踏踏实实工作、按部就班地上班就能自给自足,这样的生活真好!

这个城市也曾经被侵略者租借了几十年。好多哥特式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古老的卫士,一直保留到现在。罗曼式的教堂有着尖尖的塔尖,那楼就像戴着圆盘钟表做的帽子,楼房的门窗是圆顶的,周围的围墙被几个连续的墙垛子守护着,就像被一群小保镖围着,让墙体看起来更加厚重、结实。

这也是一座跟国际接轨的大都市,就像一个超级大舞台,展现出强大的包容和开放,也体现出海城人那像大海一样博大的胸襟和满满的人文关怀。海城的东面靠着大海,东北方有个深水码头,就像一块大磁石,吸引着许多不同肤色国家的人来这儿生活。东夷国、棒丽国的人尤其多,他们在这儿学习、生活、创业。也有一些从小就在这儿生活,或者在这儿留学的学生,以后可能也继续在这儿扎根。

赵达现在的时间已经非常宽裕,主业已经基本完成,只要在一年内把研究生考完就可以了。

今天在马路边上慢悠悠地走进了一家老兵酒吧。这时候里面的人不算多,不过近百十平的大厅也算是挺有场面的。赵达要了一杯啤酒,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听着台上弹吉他的女孩唱歌。那歌声有点沙哑,有点低沉,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在低鸣,又好像满怀着心事。一曲唱完,台下稀稀拉拉地响起了掌声,女孩礼貌的弯腰鞠躬表示感谢。

赵达喜欢这种喝酒的氛围,可以想起很多事,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晚上都会来这儿喝酒,每次都看到这个女孩唱几首歌就下台了。

这天晚上,女孩唱完一首歌之后,赵达走上前去跟她说了几句话,女孩点头同意后,赵达就上台拿起刚才女孩用的木制吉他,试了试音色,就开始唱起来前世刀郎的《怀念战友》。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当我离开他的时候

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其实,刚唱第一句的时候,酒吧老板就注意到了这个大男孩。军人,尤其是退伍回来的那些人,自身的肢体动作、外在形象都带着一种独特的气场,就像有个无形的光环环绕在身上。这种气场也自然能和曾经的老兵互相吸引,毕竟他们曾经都是同一类人,自己这一年多以来一直都是按照当兵时候的标准在锻炼身体,所以原本柔弱的身体也同样有了一点这种光环。

一曲唱完,台下为数不多的人也稀稀拉拉地鼓了鼓掌。老板走过来叫住了赵达笑着问道:“兄弟,我非常喜欢你刚才唱的这首歌,看样子你当过兵吧?”

赵达尴尬的回答:“是的。”

老兵又问:“怎么想起唱这样的歌呢?”

赵达抽了一口烟慢慢说:“因为我想他们了!”

就这么一句话,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老板伸出双手,用力抱住赵达的肩膀说:“我也曾经当了五年兵,退役回来后,我们三个人就合伙开了这个酒吧,所以才叫老兵酒吧。可是后来才发现这个行业并不挣钱,所以他们就慢慢撤出去了,我们这个酒吧欢迎你!”

两人并排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互相聊了起来。虽然彼此属于不同的战壕,但是却有着类似的经历,话题自然也相似,两人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老板叫吴佳赫,退伍回来开了这间酒吧,结果经济效益差得很,生意惨淡,挣的那点钱也就仅够勉强维持酒吧不关门而已。也曾经有不少朋友劝他关了酒吧换个工作,可他觉得既然还能勉强维持,那就先坚持着。不知不觉都干了三年了,本来打算再坚持这最后一年就关门大吉了。

赵达就问:“为什么不招几个驻场歌手呢?他们能带来人流量的呀。”

吴佳赫无奈地说:“哪有钱啊。再说了,这附近又不是没有酒吧找歌手试唱过,结果效果都不咋地。人家唱歌的人见挣不到钱,也就不愿意再来了。现在在自己酒吧唱歌的是我妹妹,吴佳韵,19岁,不上学了,到外面工作怕被别人欺负,所以干脆就留在这儿帮忙了。”

赵达劝他要向前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后来又来了几次,给吴家韵留下了一首歌,不管怎么样,彼此相识一场,也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帮这个酒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