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沧浪(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河焰》最新章节。
亲兵们的呜咽声里,他听见对岸响起北奚的苍狼哨——那是死亡的前奏。
箭雨破空时,崔序反而松开了佩剑。
“大都督!西南角楼塌了!”
“大都督!”裨将拖着断腿爬上车辕,“辽东辽阳侯和临淄伯的援军……来不了了……”染血的军报飘落在崔序脚边,他看见“世孙溺毙”四个字被血水泡成了朱红。
极目望去,江面浮尸间竟有百姓抱着门板漂流,那些苍白的指节还在试图抓住折断的“崔”字帅旗。
崔序的袍角扫过垛口箭痕,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是他每日记录卫军攻势的账本。此刻最后一笔正在崩塌,混着守军的断肢坠入江涛。他弯腰捡起半块城砖,发现背面刻着“元熙三年兰陵萧氏督造”——是这个帝国最雄浑时的世家手笔。
火光照亮江面时,崔序终于再次看见那个银甲身影。
乙弗循的兜鍪缀着北奚狼牙,却掩不住眼角那道旧疤——甚至连她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身上疤痕的由来,近十年的北境征途,时光斑驳如幻梦,唯有心头爱恨愈发明澈。
“崔以贤!”穆翊的吼声震落墙头灰屑,“皇帝老儿见死不救,你还要拼杀下去吗?”
崔序的掌心被砖石磨出血。
他当然知道,皇帝已经放弃了世家的拥戴,准确地来说,皇帝已经不屑于对世家的倚重,这位被失国之痛与遁逃之惧碾压了半生的天子,在北境全线收复之后,便无比自然地相信,自己是事实上的天下之主,却逐渐忘记了来时路和当下的困境。
当“崔”字帅旗的旗杆发出断裂的哀鸣时,崔序绝望地放声大笑。
他踢开脚边卷刃的佩剑,任凭江风吹散金冠玉簪。二十年功名化作青要关的残砖碎瓦,倒是比御史台的青竹更干净些。
“大都督……”亲兵们跪成血色的浪。
崔序伸手接住飘落的帅旗残片,玄色锦缎上金线绣的“忠”字正在燃烧。他想起离京前夜郭桓的醉话:“这世道……忠字上头还压着个怕字……”当时只当是牢骚,如今品来竟是偈语。
“降旗。”崔序的声音颤抖如筛,哽咽的尾音里藏不住丝毫痛楚与破碎,“让儿郎们……回家。”
穆翊的铁甲撞上城墙时,崔序正在给最后一个伤兵包扎。他故意背对着登城梯,好让世人记住南燕定北大都督最后的体面。
当玄色战靴踏入视线时,他嗅到熟悉的沉水香——是乙弗循最爱的熏香。
“孤记得你曾批注《韩非子》说,法不殉情”,乙弗循的剑尖挑起他散落的鬓发,“如今看来,倒是儒皮法骨。”
崔序望着她甲胄上凝结的血霜,低头笑出眼泪:“殿下错了,是儒骨法血。”他指向江面漂浮的断戟,“这血里……可掺着百代士人的荣光。”
残月升上城头时,崔序的白袍已染作绛色。
他走过跪降的燕军阵列,听见有人在哼《击鼓》的调子。当年在太学与郭桓击节而歌时,怎会想到这曲子终成绝唱。
穆翊解下大氅扔来时,崔序瞥见他腕间的红绳——兴许这纵横沙场的汉子,也是某个人心头的牵念。
江风遥遥送来沅川方向的火光,他忆起入仕之初亲眼目睹过的无数个华灯初上,他相信就算是偏安一隅,可这依旧繁华安稳的行在之城,仍能滋养无数人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勇气,可没想到,二十年的江南烟雨,不过一场故国春深。
“崔蘅已然失信于天子”,乙弗循说道,随即而来的哥舒衔月脱下兜鍪揣在肘间,回应着眼前士子的扫视。
江涛拍岸声中,崔序将穆翊的剑按在自己颈间:“殿下,可愿听亡臣最后一谏?”
哥舒衔月掷出短刀击落了崔序的手中刀刃,嗤笑道:“你们这些汉人士子动不动就死的毛病能不能改一改,崔都督没胆子看看,接下来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吗?”
当剑锋割断鬓边一缕白发时,崔序恍然抬眼。
江山本该如画,却也该是此刻眼前三人目中的轮廓,君子死国、强臣殉法、武人闻战,可他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