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以后的日子都像春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最新章节。
深吸一口气,潮湿的泥土气息裹挟着秧苗的清香扑鼻而来。
我眯起眼睛,这南方的丘陵,绿得像是要滴出油来。
远处,是忙碌春耕的人们,吆喝声、水车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田园交响。
田埂上,几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娃娃,背着小药篓,像模像样地在找草药。
嘴里还哼着新编的童谣:“白头翁治痢,鱼腥草清肺,妈妈说这些都不是神仙给的。”
噗……这歌词,够接地气!
想当年我为了推广草药知识,费了老鼻子劲,又是写医书又是办讲座,没想到现在一首童谣就搞定了,这效率,杠杠的。
我找了块干净的草坡,一屁股坐下,拧开水壶喝了几口。
这年头,干净的水源比啥都珍贵。
“阿姨,给我也喝一口呗!”
一个脏兮兮的小丫头,跑到我跟前,眼巴巴地望着我的陶壶。
这小家伙,脸蛋晒得红扑扑的,眼神倒是挺清澈。
我笑着把水壶递给她,她也不客气,仰起脖子就咕咚咕咚灌了起来,喝完还抹了一把嘴,奶声奶气地说:“谢谢阿姨!”
忽然,她指着我手腕上的一道旧疤,好奇地问:“阿姨,你也被针扎过?”
那是早年为了验证药性,自己给自己当小白鼠留下的灼痕。
时间久了,颜色都淡了。
我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也算半个医生啦!”小丫头认真地说完,一溜烟地跑开了,加入到采药的队伍中。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
半个医生?
是啊,我曾经是“神医”,是“救世主”,现在,却被一个小丫头称为“半个医生”。
可为什么,我却觉得比以前更快乐呢?
或许,我不是变成了普通人,而是终于成为了“人”本身吧。
一个真正懂得生活,懂得爱,懂得敬畏生命的人。
离开田埂,继续往南走。
没多久,就看到了一座新建的村落。
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启明里”三个大字。
“启明里”?这名字,有点意思。
走近一看,村子里的房子都是新盖的,整齐划一。
门口还挂着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共生约》十三条,其中第九条赫然写着:“不设祠堂,但设急救角;不拜偶像,但习自救法。”
呦呵,这村子,有点东西啊!
不搞封建迷信,崇尚科学自救,这思想觉悟,可以可以!
我走进村子,发现这里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蓬勃的朝气。
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有人在教孩子们识字,有人在给村民讲解草药知识,还有人在修理农具。
我找了个阴凉的地方,默默地观察着。
原来,这个村子是由疫后孤儿和失地农户共同建立的。
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渴望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村里的人,轮流授课,内容从接骨到心理疏导,简直就是个小型综合大学。
这群人,简直把自助者天助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傍晚时分,我被邀请到一户人家里吃晚饭。
饭菜很简单,就是一些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席间,没有人提及过往的苦难,只是在讨论明天的播种计划。
“灵犀,你尝尝这个野菜,可好吃了!”村长热情地给我夹了一筷子野菜。
我尝了一口,味道有点苦,但是很清香。
“谢谢村长!”
“不用客气,以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村长笑着说。
临别时,村长送了我一双手工布鞋,说是他婆娘亲手做的:“走得多的人,该有双舒服的脚。”
我穿上新鞋,顿时感觉脚底柔软舒适,仿佛踏在时光的缓冲带上。
是啊,走了这么久,我的脚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告别了“启明里”,我继续赶路。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决定找个地方过夜。
不远处,隐约可见一座寺庙。
寺庙建在半山腰上,周围树木葱茏,显得格外幽静。
抱着“有庙烧香,没庙睡炕”的想法,我决定去寺庙借宿一晚。
寺庙不大,只有几个僧人。
他们很热情地接待了我,给我安排了一间偏殿。
这偏殿,原是供奉“金针娘娘”的地方。
不过现在,神像已经被搬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误诊反思录”陈列室。
什么?误诊反思录?这寺庙,有点意思!
我好奇地走进陈列室,只见墙上挂满了各地医案失败的记录,每份都署着真实的姓名和改进方案。
我逐一细读,越看越心惊。
竟然发现数例源于我早年仓促处方的案例——有人坦承“效果不佳”,有人提出“可优化”。
我顿时感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原来,我也有犯错的时候。
原来,我的医术也不是万能的。
我跪坐在蒲团上,良久没有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