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风过处,连影子都懒得回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最新章节。

我站在高处的林缘,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

当你的痕迹,成了别人信仰的起点,你就可以真正地消失了。

这才是真正的放下啊!

又过了几天,我来到一片高原草甸的边缘。

这里有一片新开垦的药圃,药圃里的药草,都整齐地排列着,长势喜人。

在田头的醒目位置,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季轮植图》,旁边还附刻着一些木刻图示,正是《活脉日志》的简化版。

这帮家伙,还挺会活学活用的嘛!

几个农妇正在收割艾草,其中一人说道:“今年按‘温通九法’配比晒制,灸条燃得特别稳。”

另一人笑着说道:“那可不是疯医娘传下来的?听说她早化成风了。”

听到她们的对话,我不禁莞尔一笑。

我低着头,从她们身边走过,袖口轻轻地拂过一株新生紫苏。

忽然,我明白了:传说不是被摧毁才消失的,而是被日常消化后,自然褪色的。

这才是真正的遗忘啊!

太阳渐渐西沉,天色也暗了下来。

我加快脚步,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

傍晚时分,我终于找到了一座废弃的烽燧台。

这座烽燧台已经破败不堪,墙壁上布满了裂痕,屋顶也塌陷了一半,但勉强可以遮风挡雨。

我走进烽燧台,找了个相对干燥的角落,坐了下来。

我从随身携带的药包里,取出最后一支断针……烽燧台里阴冷潮湿,墙皮簌簌往下掉,感觉随时要塌。

我搓了搓胳膊,寻思着凑合一晚得了。

从药包里摸出最后一支断针,这玩意儿跟了我一路,也算是见证了我这趟“行为艺术”。

本来打算烧了它,干脆利落地跟过去告个别。

火折子都掏出来了,指尖一撮火苗“噌”地冒出来,照亮了我略显疲惫的脸。

突然,范景轩那张欠揍的脸浮现在脑海里,还有他当年那句带着笑意的调侃:“你这双手,若不救人,便是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

呸,老娘乐意!

不过……仔细想想,他那句话好像也没错。

医道这东西,要是只系于我一人之身,那也太小家子气了。

这念头一冒出来,我手上的动作就慢了下来。

算了,不烧了。

我把火折子吹灭,小心翼翼地将断针用一块干净的布巾裹好,放在烽燧台中央一个凹陷的石槽里。

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挖的,正好放东西。

我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用炭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赠予明日之人。”

写完,我满意地拍了拍手,往角落里一躺,准备睡觉。

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清晨,雨已经停了。

我伸了个懒腰,从烽燧台里走了出来。

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只雄鹰掠过塔顶,留下一道孤傲的影子。

断针就放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它的有缘人。

也许,不知何时,会有一个好奇的旅人拾起它,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医者之旅。

又或许,它会一直静静地躺在那里,直到烽燧台彻底坍塌,被历史的尘埃掩埋。

这都与我无关了。

告别了烽燧台,我继续向着远方走去。

黎明前,我抵达了一片无名山谷。

山谷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晨露沾湿了我的衣襟,野菊花开满了山坡,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我卸下行囊,将斗笠、药箱、针包,一一摆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台之上。

最后,我从药箱里取出了那本从未写完的医札残页,轻轻地放在石台上,任由山风吹动着泛黄的纸角。

这本医札,记录了我这些年来的所学所悟,也承载了我对医道的理解和感悟。

可惜,我终究还是没能将它写完。

也好,留点遗憾,才更真实。

我赤脚走入花海之中,冰凉的露水沁入脚底,柔软的草叶轻轻拂过我的腿弯。

舒服!

东方渐渐泛白,一轮红日跃出山脊,金色的光芒洒满整个山谷。

就在此刻,千里之外的共读堂里,响起了朗朗的晨诵声:“从前有个传说,后来人人都成了传说。”

而在遥远的东海礁石上,渠童用凿子刻下的最后一行字终于完成——不是名字,而是一句充满哲思的问话:“你敢不敢,做一个不必被记住的好人?”

海浪汹涌而来,瞬间抹去了礁石上的字迹,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继续前行,而我,终于只是春天里,一抹微不足道的颜色。

风轻轻地吹过山谷,吹动着医札的残页,也吹散了我所有的思绪。

“这地方,真适合养老啊……”

我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