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山河倾覆(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最新章节。
长安城的晨光被地底传来的闷响震得粉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突然如波浪般起伏,卖胡饼的王老汉被掀翻在地,滚烫的炉灰洒在裂开的地缝上,发出"滋滋"的响声。裂缝里涌出靛蓝色的流体,像凝固的水银般泛着冷光,凑近便能听见细微的蜂鸣声——那是千万颗磁石颗粒在地下摩擦的声音。
"快让开!"工部侍郎杜鸿渐抱着铜制水准器冲进人群,他官服下摆还沾着昨夜勘测磁脉时的醋渍,"所有人退到承天门街!地底下的磁髓泛上来了!"
二十名工部匠人抬着木桶奔来,桶里的醋浆刚泼在地缝边缘,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进地下。杜鸿渐眼睁睁看着木桶像树叶般被卷入深不见底的裂缝,听见下方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那是去年刚埋好的磁石水管,用景德镇陶土混合铁矿石烧制,本是为了疏导地下磁流。
"侍郎大人!磁髓流速加快了!"一名年轻匠人指着水准器上的浮标,标针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偏转,"按《考工记》说的,磁髓遇铁则凝,咱们得用..."
"用赤铜。"杜鸿渐扯下腰间的青铜鱼符,扔进裂缝。鱼符刚接触磁髓就剧烈震动,表面泛起蓝斑,"通知太府寺,把库房里的赤铜锭全搬来!记住,要贞观年间的老铜,新铜含锡量太高!"
与此同时,上官婉儿正扶着宫墙剧烈喘息。她内衬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右手的司南磁勺在掌心烫出红印——这把用敦煌陨铁打造的勺子,此刻正像发疯的陀螺般旋转,勺柄依次指向东南西北,最后竟竖直立起,针尖直指脚下的大地。
"陛下!"她撞开麟德殿的朱漆大门,却见李琰正用匕首割破掌心,鲜血滴在山河盘上,盘内的黄河磁砂突然窜起尺许高,"不能再用血激磁了!宇文恺留下的《地脉图说》里写过,磁髓是大地的血脉,您这样等于..."
"等于给它灌烈酒。"李琰苦笑,任由鲜血在龙案上汇成细流,"但赤岭关的雷霆怒需要持续磁流,郭昕的急报说,吐蕃人正在仿制我们的磁击炮。婉儿,你闻闻这血腥味——"他伸出手掌,暗红的血液里竟混着细小的金色颗粒,"孙思邈说,这是磁髓渗入血管的征兆。"
婉儿猛然想起三个月前,李琰为了修复山河盘,曾亲自下到大明宫地宫,触碰过宇文恺留下的磁髓核心。那时她看见他胸口的狼头刺青泛起金光,如同被点燃的烛火。
"传我的旨意,"李琰扯下龙袍下摆,裹住婉儿颤抖的肩膀,"打开武库最底层的'天机匣',取出宇文恺的定脉杵。另外,让阿史那云即刻从漠北返回,带上她去年在突厥古墓找到的青铜环。"
通化门外的空地上,三百玄甲卫正围着十丈高的青铜杵吃力地转动。这根定脉杵是宇文恺为镇压洛阳地脉所铸,杵身刻满《水经注》记载的黄河支流图,每道纹路里都嵌着磁石粉末。杜鸿渐举着罗盘跑前跑后,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杵底的八卦盘上:"再转三度!对,卯时初刻的方位!"
当杵尖对准地缝的刹那,地底突然传来龙吟般的轰鸣。靛蓝色的磁髓如退潮般迅速回缩,八卦盘上的指针却开始逆时针飞转。杜鸿渐脸色骤变:"不对!这是地脉逆行的征兆!快撤——"
话音未落,青铜杵中部突然裂开尺许长的缝隙。一块羊皮卷从中滑落,边角还沾着凝固的磁髓。杜鸿渐颤抖着展开卷轴,泛黄的绢面上,用朱砂写着"禹贡九州图"四个古篆,图上标注的黄河支流竟比现行的《括地志》多出三条,其中一条赫然指向波斯高原。
"这是...大禹时期的磁脉图?"他的声音里带着敬畏,指尖划过图中一处标记,那里用甲骨文写着"磁宫"二字,旁边绘着类似金字塔的建筑,"难道传说中的居鲁士王陵,真的是座巨型磁石阵?"
卓玛盯着篝火中跳动的磁髓余烬,那些细小的蓝色颗粒正被铁链上的磁石吸附,在她手腕上织出幽蓝的纹路。三天前被俘虏时,她故意让唐军看见自己藏在靴底的磁石地图,此刻终于等到了那个叫苏月儿的波斯少女。
"卓玛姐姐在看什么?"苏月儿掀开毡帐,腕间的波斯星图玉镯在火光下泛着微光。她手中的药碗冒着热气,碗沿却凝着几滴靛蓝色液体——那是从磁髓中提炼的剧毒"蓝息",吸入三息便可致人昏迷。
"看你腕上的镯子。"卓玛故意让铁链发出"当啷"声,吸引对方注意,"苏谅大人在波斯打造的磁石工坊,是不是还在替大食国炼制'星陨铁'?上个月从怛罗斯运来的三十车磁石,其实是藏在骆驼粪里的吧?"
苏月儿的瞳孔骤然收缩,袖中的磁匕滑入掌心。这种匕首用波斯陨铁打造,刀刃能感应百里内的磁石,此刻正微微发烫,指向卓玛胸口:"姐姐果然聪明。但你以为李唐皇帝会相信一个吐蕃俘虏的话?"
"信不信不重要。"卓玛突然反手扣住苏月儿手腕,铁链上的磁石瞬间吸住对方袖口的银扣,"重要的是,你父亲派你混进唐军,真正的目的是寻找磁宫。而我——"她扯开衣襟,露出锁骨下方的刺青,那是半朵牡丹与苍狼头的叠合纹样,"直道磁宫的入口。"
毡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阿史那云的红绫如闪电般卷灭火把,黑暗中响起她特有的突厥语轻笑:"有意思。两位不如跟我去漠北走一趟?那里有座西周祭坛,或许能解开你们的谜题。"
狂风卷着沙粒打在青铜地砖上,发出砂纸打磨铁器的声响。阿史那云用磁匕插入砖缝,用力撬动——三年前她在阴山盟誓时,曾看见李琰将一滴血滴在这块砖上,当时砖面泛起的纹路,与卓玛锁骨下的牡丹刺青一模一样。
"起!"她低喝一声,地砖轰然翻转。腐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底下赫然埋着一具青铜人偶,人偶身着唐代天子冠服,面容竟与李琰分毫不差,胸口用银丝绣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初五"——那是李琰的生辰八字。
"可敦,人偶手里有东西!"侍女乌木扎举着火把凑近,人偶掌心握着一枚铜环,环上刻着《周易》的"乾卦"爻辞。阿史那云突然想起自己颈间的狼牙链,链坠竟是枚同样刻着"乾卦"的铜片。
当两片铜环相扣的刹那,地面突然剧烈震动。祭坛中央裂开深洞,一股阴冷的风从中涌出,带着潮湿的铁锈味。阿史那云解下狼皮披风,裹住火把扔进洞里,火光掠过洞壁时,她看见上面刻着星图——那不是中原的二十八宿,而是波斯人信奉的黄道十二宫。
"下去。"她抽出腰间的磁链刀,链条上的磁石颗粒与洞壁产生共鸣,发出蜂鸣般的颤音,"卓玛,你胸前的牡丹刺青,是不是你母亲临死前纹的?她有没有告诉你,这花纹来自洛阳的宇文家族?"
卓玛的脚步突然顿住:"你怎么知道我母亲..."
"因为宇文恺的玄孙女,本该姓'宇'。"阿史那云转身盯着她,火光在她瞳孔里跳动,"二十年前,你祖父为了躲避武周的追杀,带着《鲁班经》残卷逃到吐蕃。但他不知道,武周皇室早就掌握了磁石遁形之术。"
孙思邈举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婉儿指尖渗出的血液。那些血珠落在《大秦景教碑》拓片上,竟自动聚成波斯文的"磁宫"字样。老人突然掀开案头的《开元占经》,翻到"波斯星术"卷,只见上面用朱砂批注着:"荧惑守心之时,磁脉与星路相通。"
"怪哉..."他用银针挑起一滴血,针尖瞬间被染成靛蓝色,"姑娘的血里竟含有磁髓成分,这说明她的身体已成为磁脉的导体。可是三年前陛下为她植入的磁纹,明明只是用来感应吐蕃磁甲..."
"孙真人!"李琰冲进医署,斗篷上还沾着磁髓的蓝斑,"她怎么样了?"
话音未落,昏迷中的婉儿突然坐起。她双眼泛着靛蓝色的微光,指尖在床沿轻轻一划,木质纹路里竟渗出磁粉,勾勒出波斯高原的轮廓。紧接着,她用流利的波斯语说道:"当火星进入天蝎座,居鲁士王陵的磁门就会开启。九星连珠之时,地脉与星轨的交点..."
"等等!"李琰抓住她的手,发现她脉搏快如奔马,"婉儿,你还记得三年前在阴山,我们一起刻下的誓约吗?洛阳的牡丹该开了,你说过要在花下写《璇玑图》。"
婉儿的眼神突然聚焦,认出了眼前的人。她张开嘴,却吐出一口蓝血,血珠落在《开元占经》的星图上,恰好补上了缺失的"荧惑星"轨迹。孙思邈突然一拍脑门:"老臣明白了!波斯星术所谓的'九星连珠',其实是指地上九条磁脉与天上九星的方位重合!而居鲁士王陵,正是这九条磁脉的交点!"
医署的木门突然被推开。苏月儿倚在门框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磁石骰子,每一面都刻着不同的星象:"陛下果然聪明。不过你们以为卓玛真的是宇文恺后人?实话告诉你们吧——"她抛起骰子,骰子落地时显出"亢龙有悔"的卦象,"她只是个诱饵,真正的磁宫钥匙,在您胸口的狼头烙印里。"
李琰猛然按住心口,那里的刺青此刻正发烫,仿佛有团火在皮肤下燃烧。他想起宇文恺的虚影曾说过"李二郎,你终究逃不过",想起三年前在祭坛滴血时,地底下传来的编钟乐声,原来一切都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从他出生那天起,从宇文恺埋下山河盘那天起,他就被选为贯通天地磁脉的"活钥匙"。
"陛下,"婉儿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尖的磁粉在他掌心画出波斯文的"生"字,"还记得您说过要带我看磁悬浮马车吗?现在就走,我们去波斯,去解开磁宫的秘密。就算死,也要死在寻找答案的路上。"
孙思邈看着这对君臣,突然想起《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夫脉者,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或许人类的血脉,本就是连接天地的磁链,而他们此刻的抉择,早已被千万年前的星轨与地脉注定。
长安城的地缝在黎明前悄然闭合,仿佛昨夜的磁髓喷发只是一场幻梦。杜鸿渐抱着《禹贡》真迹跪在麟德殿前,听见殿内传来李琰的命令:"备马,带上定脉杵、山河盘,还有三十车醋浆。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比漠北更遥远。"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朱雀大街时,一支特殊的队伍已从开远门出发。队伍中央的马车上,婉儿枕着李琰的膝盖,看着车窗外飞退的胡杨。她腕间的磁纹与他胸口的狼头同时泛起微光,如同两条隐秘的河流,正向着世界的中心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