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张天一的建议(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乡村道士》最新章节。
张世杰看到周市长仍在哀声叹气,笑道:“我说政宇啊!我们不是强调领导干部要多倾听群众的声音,还要多听当事人的声音吗?我看啊!我们中医药政策还是要多听听那些确有本事的中医人才的意见才行。我们不妨先听听天一这个中医大才的意见可好?”
周市长一听哈哈笑道:“天一,谈谈你的看法。”
张天一接口道:“张爷爷,周叔,你俩客气了。我倒是有几点看法,也不知道行不行,说出来供您们参考:
第一是国家撑握中医药知识,医疗技术大少,少到连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都出不了,不得不在里面参杂西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而大部分中医药知识和医疗技术都掌握在民间中医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国家出面收集中医药知识,典籍和各种医疗技术。然后像西医那样编撰成书,形成像西医那样的《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经络学》、《中医药理学》、《中医针灸学》等,以便于人们学习。对无偿献出自家医学,医疗技术的中医前辈,给予褒奖,将其名字列入对中医药发展有特殊贡献的名人录中,让其名留青史。
第二是国家掌握真正的中医人才较少,大量中医高手在民间。但由于医师法的实施,很多民间中医高手因没有医师资格证被迫改行,即使有些民间中医高手获得了医师资格证,他们的徒弟也很难获得,外加学中医时间太长,这此民间中医高手也面临医学失传的问题。因此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政府应组织人力到民间摸排找出这些有真本事的中医,及时为他们发放中医师资格证,让他们能合法行医。这里要强调的是,不是让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证明某某人确有专长或确能治病,而是让上面派人像人口普查那样主动摸排,像公安机关破案那样你仔细调查,把每个民间中医的医疗水平,擅长领域,治愈率,在当地的口碑等调查清楚,然后建立中医药人才库。那么以后对中医师的考评,医疗事故鉴定就可以从这个人才库中抽取相应领域的人才组成评选组或专家组进行。
第三是后继人才培养问题。鼓励民间老中医带徒弟。徒弟持师父开具的结业证明可参加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师考试,甚至可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可颁发相应中医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中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拜民间老中医为师。也鼓励医院聘请民间老中医到医院坐诊,教学。
第四是用人问题。医疗机构的中医科聘请中医师不能看文凭,要看真才实学。要鼓励医院招民间有本事的中医师或名老中医的弟子进医院工作,政府还要配合解决这些人的编制问题。
第五是管理问题。现在中医在管理上最大的问题是外行管内行,西医管中医或用西医的理念来管中医。由于中医他不仅是一门医术,同时它还是一门文化,也是一门哲学。所以不学中医的人很难理解中医的。因此,中医只能学中医的人管。建议各级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必须是中医师或中药师。另外,中药材生产,炮制,纯中医药制剂,丸剂,中成药等的生产许可,质量管控,品质认定,假冒伪劣产品认定等权力应从卫生局,食药局,工商局中剥离出来交由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彻底避免外行管内行的情况。也就是说中药材是否合格,是否假冒伪劣产品,炮制是否规范,中成药是否批准上市,皆由中医药管理局从中医药人才管理库中抽调人员组成专家组来认定。”
看着张天一侃侃而谈。周市长和张世杰忙拿出纸笔记起来。当张天一说完后,看到周市长和张世杰正在忙碌地记着,张天一笑道:“张爷爷,周叔,没必要这样吧!我就是随口一说,您们怎么还记上了。”周市长笑道:“我看你说得很好,也很透彻,我就想着记下来,明年的两会上提一下。”张世杰也附和道:“我也是准备明年两会,让那些我认识的人大代表把你的建议带到中央去呢!”张天一听了很是无语,但迫于张世杰和周市长的要求,也不得不把他们没记完的地方再补充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