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受伤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最新章节。
也正因此,娄半城将30%的集团股权分配给了林祯与娄晓娥。
若加上娄晓娥的兄姐及二叔姑姑的部分,他俩持有的资产仍占集团很 ** 重。
回想过去二十多年的时光,娄半城内心感激林祯的警示,并庆幸被其深入剖析所打动。
偶尔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心有余悸,内心深处总是感激命运赐予自己这样一个有远见的小女婿。
这些年,尽管林祯与娄晓娥并未主动联系香江,但他们应得的那份收益从未缺少过。
娄半城通过仆人王妈得知,小女儿怀上了三胎,而且一次怀了六个孩子,不过具体现在长得怎么样还不清楚。
终于有机会回去看看,在飞机上,这对老夫妻距离首都越近,心里就越发焦躁不安。
这次只有娄半城夫妇返回首都,他们的儿子和大女儿留在香江照看生意,没有一同回来。
下午时分,林祯开车带着娄晓娥来到机场迎接公婆。
娄母谭雅丽,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出身。
她是清末榜眼谭翰林的后代,也就是那位创立谭家菜的能人。
在原剧中,最后几集中,何大清在酒桌上尝试猜测娄母姓氏。
结果发现竟然是一家子,何大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所擅长的谭家菜,正是这个家族祖上传下来的。
娄母见到小女儿,忍不住泪湿眼眶,紧紧拥抱在一起。
娄父也感慨颇多。
林祯见到岳父,没有像母女那样难以克制情感。
“爸,一路上辛苦您了!”
林祯赶紧上前接过行李。
娄父观察到林祯和娄晓娥没什么太大变化,都已经四十岁的人了,看起来却像是三十岁的模样。
惊喜地说:“林祯,你真是我称心如意的女婿,看来晓娥跟着你一点亏都没吃!”
林祯笑着回应:“爸,这是我该做的。快上车吧,孩子们在酒楼等着呢。”
娄母急忙询问:“孩子们都来了吗?”
林家夫妇正在南方的玻璃厂忙碌,不过近期应该会回返。他们负责采购的整套生产线已交接完毕,正准备发往京城。
娄父心急如焚地说:“好,那咱们赶紧动身吧!”
抵达八萃楼后,娄半城夫妻俩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孩子们,个个都英姿勃发。一家人欢聚一堂,笑得合不拢嘴。老仆人王妈母子见到昔日主人,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
林祯还特意介绍了自己的三位 ** 、两位助手以及刘玉华、刘光天、许大茂等人给众人认识。
娄父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精英,真是难得。林祯,你的未来成就一定会超越我,我很欣慰,你确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林祯笑着说:“爸,这都要感谢您的支持呀。要是没有您的帮助,即便我有再多的想法也难以付诸实践。”
“哈哈哈,你哥哥是典型的萧规曹随型人物,守成尚可,但创新不足。将来还得靠你啊!”
娄晓娥插话道:“爸,我担心您到时候会觉得林祯太过激进。”
“哈哈,不会不会,咱们先吃饭,晚些再讨论两地生意的布局。”
娄半城夫妇此次归来,一方面是为了探望女儿女婿及外孙们,另一方面则是与林祯商讨内地改革开放后的投资策略。
饭后,娄晓娥带着孩子们陪伴母亲闲聊。
而林祯则陪同岳父娄半城在包厢内商议未来的投资计划。
娄半城说道:“娄家能够在 ** 发展壮大,全靠你的提醒。这次回报内地,关于如何投资,我都听你的意见。除了你持有的30%股份外,娄氏集团的资金你也可以调配使用。”
林祯喜道:“父亲,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我的初步规划是将资金主要投入到民用汽车的研发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中。”
娄半城说道:“资金方面您尽管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不过我希望您不要把所有个人股份从集团中撤出,如果可能的话,建议您继续将股份留在香江,并在当地组建一家投资公司,不要把资金全部转入内地。”
林祯明白岳父的顾虑所在。
实际上,这种稳健的投资思路还是他之前向岳父提出的建议。
不应孤注一掷,投资时不应倾尽所有资源。
当初林祯建议岳父驻守香江,开拓南洋市场,即使南洋的事业做得再庞大,根基依然要稳固在香江。
如今娄半城反过来提醒林祯,正是担心内地局势可能再次变动,这种考虑无可厚非。
林祯作为穿越者,清楚内地的情况不会再有大的波动。
若不具备这样的“上帝视角”,无论林祯的眼界有多宽广,都会像岳父一样采取审慎的态度。
“好的,父亲,我明白您的意思,我听您的安排。”
“如此甚好,今后内地的事情全权交由您处理,我回去之后会在香江设立一家专为内地投资的公司,方便与您进行正式的资金往来。”
得到岳父的鼎力相助,林祯再也不必担心资金链的问题,即便短期内无法盈利也不会陷入破产境地。
次日,林祯陪着岳父前往东乡郊区。
负责建厂的施工队已经开始作业。
为了尽早将生产双层真空壁玻璃管的设备运回,施工队先搭建起了临时仓库。
娄半城查看了林祯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又瞧了瞧集热管的样品。
林祯听闻此事,大为震惊:“此物实属先进,如今电器尚未普及,你便已着手新能源的研究了。”
林祯答曰:“我也曾考虑过制造各类家用电器与洋商竞争,但与其争夺那些市面上已有的电器市场,不如先行开发他们未曾涉足的太阳能产品,以此形成技术壁垒。”
娄半城沉思片刻:“掌控核心技术便是掌控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命门,你这么做是对的,但我忧虑太阳能产品的市场需求或许有限,难以与电器相比。”
林祯笑道:“自然无法与电器相提并论,未来五十年甚至百年内都不可能匹敌电器的便利性,然而电器过于普及,而太阳能领域目前尚属空白,我想尽早占据国际市场。”
“除了太阳能,你必定还有其他领域的打算吧?”
“嗯,依旧在新能源方面,等太阳能热水器量产之后,我会转向风能发电研究,将来或许还会涉足精密电子科研,这都是长远规划了。”
“好,我不会干涉你的决定,需要资金的话,直接找香江的投资公司即可。”
陪着岳父参观完工厂后,林祯又带他去探望了一位退休的老领导。
当年公私合营初期,娄半城曾与老领导共事,共同讨论过轧钢厂的生产计划。
如今算来已有二十多年过去。
两人重逢时,皆感慨良多。
娄半城在香江还有事务需处理,只能停留数日,待林家与唐艳玲回京会面后便返回香江。
娄母则多留几日,计划于二月底返程。
林祯将从六根儿手中购得的房子整理妥当,供岳母居住。
林栋则继续与弟弟林梁同住两间厢房。
娄半城离开前,林祯给岳父母每人服用了自己精心炼制的丹药。
他以多种珍贵药材炼制的丹药,品质自然远胜叶芪所炼制的九华丹。
老两口服用后,立刻觉得精神焕发,浑身轻松,身体也变得强壮起来。
难怪女儿和女婿虽然四十多岁了,却依然保持三十岁的状态。
送走岳父后,林祯回家马上让刘玉华带马华和关沧海去苏杭。
上次考察时已经确定了,可以开设第三家分店,地点暂定在姑苏。
这次过去就是为了最终敲定此事,林祯决定在去过津门后不再亲自参与,以后分店的事就交给刘玉华全权负责。
八萃楼已开业的两家店面都实现了盈利,且生意非常红火。
无论是想宴请宾客的,还是与客户洽谈生意的,都想选择像八萃楼这样既体面又有口碑的大酒楼。
订座电话几乎每分钟都在响,根本停不下来。
正因如此,林祯在第二家酒楼正式开业后,立即着手在姑苏开设第三家。
这几天里,林祯等人忙于事业发展,院中的刘光齐和刘光福兄弟俩也是如此。
然而,这两兄弟不像林祯他们那样团结。
刘光福贪心不足,有了雷大头这个客户还不满足,恨不得把整个四九城内做建筑的人都变成自己的客户。
而刘光齐从小被宠坏,除了懂一点电工技术外,并无其他实际本领。
在业务拓展上,他明显不如刘光福。
偏偏刘海中要根据他们的业绩发放工资。
眼见自己的工资还不到刘光福的十分之一,刘光齐实在难以接受。
于是偷偷找到许大茂寻求帮助。
“许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许大茂瞄了眼刘光齐,嘴角一扬,“哟,你这是要卖螺纹钢给我?没门!”
“唉……许哥,等等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瞧见许大茂根本不理自己,刘光齐心里直发愁。
琢磨了一阵儿,突然咬牙说道:“光福兄,你不念兄弟情分,别怪我从中插手。雷大头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螺纹钢,他都转手卖给同行了。你和光福守规矩可以绕过他,我为啥就不能?什么规矩?哼!还不是你先打破的!”
这些日子,刘光齐找了不少客户,其中不少是从雷大头那儿进货的老主顾。
做买卖哪能缺人脉?没人脉的话,他只能干瞪眼。
刚开始,他还不愿跟刘光福和雷大头撕破脸,可刘光福把所有能联系到的建筑队都拿下了。
情急之下,刘光齐只能无视规矩,绕开雷大头,直接找那些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