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梵音涤尘安亡魂 竹峰静修蕴新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诛仙贰》最新章节。
河阳城外,天音寺的五百僧侣并未踏入那死寂的城池一步。他们选择在城外东南方向,一片地势相对开阔平坦的区域,就地结庐而坐。以法相为中心,五百僧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法阵,日夜不停,开始了漫长而庄严的超度仪式。
三个月,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这里成为了中原大地上最为奇特、也最为引人注目的所在。
最初的几天,河阳城上空弥漫的阴森邪气与浓重怨念,几乎化为实质,形成肉眼可见的、翻滚不休的黑色雾霭。那雾霭中,仿佛有无数扭曲痛苦的面孔在挣扎嘶吼,发出无声的诅咒与绝望的哀嚎。靠近城池的区域,气温骤降,飞鸟绝迹,草木枯萎,仿佛连阳光都无法穿透那层厚厚的阴霾。
然而,当天音寺的梵唱响起,一切开始悄然改变。
五百僧侣的诵经声,并非惊天动地的呐喊,而是低沉、悠扬、连绵不绝,如同涓涓细流,却又蕴含着浩瀚无边的慈悲与佛力。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无形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场。金色的佛光,从每一位僧人的身上散发出来,如同点点星火,最终汇聚成一片柔和而温暖的光海,笼罩在河阳城外的这片土地上,并缓缓向着死城蔓延。
《往生咒》、《地藏经》、《阿弥陀经》……一部部蕴含着无上佛理的经文,被反复诵念。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洗涤尘埃、净化心灵的力量。
起初,城中那翻滚的黑雾对这佛光与梵音表现出极大的抗拒,甚至变得更加狂暴,试图冲击僧侣们组成的法阵。但法相端坐于法阵中央,神情肃穆,古井无波,手中念珠缓缓捻动,周身散发出如同实质般的金色光晕,牢牢镇压着阵眼。五百僧侣亦是心无旁骛,梵唱声愈发宏亮、坚定。
日复一日,周复一周。
奇迹,在缓慢而坚定地发生着。
弥漫在河阳城上空的黑色雾霭,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薄。那雾霭中扭曲的面孔渐渐模糊,痛苦的嘶嚎也逐渐平息。笼罩城池的阴冷邪气,如同冰雪遇见骄阳,开始缓缓消融。
偶尔,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一些修为高深的修士甚至能隐约看到,有点点微弱的光芒,如同萤火虫一般,从死寂的城中升起,带着解脱与安宁的气息,融入那片金色的佛光之中,然后消散于天地之间。
那是被束缚、被污染的亡魂,在佛法的感召下,终于放下了怨恨与恐惧,得到了解脱,走向了往生。
这持续三个月的超度仪式,不仅是对河阳城数十万亡魂的告慰,也对周围的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梵音所及之处,人心渐安,原本因恐惧而滋生的戾气与恐慌,也在无形中被化解了许多。无数百姓自发地来到河阳城外,远远地对着那片金色的光海和诵经的僧侣们跪拜、祈祷。天音寺此举,虽未直接斩妖除魔,却以其大慈悲、大毅力,赢得了整个正道乃至无数普通百姓的敬重。
三个月期满,当最后一句经文落下,河阳城上空的阴霾已然消散大半,虽然依旧死寂,却不再有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恶气息。阳光终于能够重新洒落在城中的断壁残垣之上,带来一丝久违的暖意。
法相缓缓睁开双眼,眼中虽有疲惫,却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使命后的欣慰与慈悲。他站起身,对着空寂的河阳城方向,深深一揖。
“阿弥陀佛”
五百僧侣亦随之起身,默默整理行装。他们来时步履沉重,去时却带着一种洗涤尘埃后的清明与坚定。这支金色的河流,再次踏上归途,留下了一座虽死寂却已得到安宁的空城,以及一段将被世人传颂的慈悲壮举。
与此同时,远在青云山脉深处的大竹峰,也在这三个月里,发生着属于它的变化。
守静堂后的竹林小院,成为了云惊鸿静养和恢复的地方。
通天峰一战,他虽然在张小凡的护持下硬扛了诛仙剑阵,未受致命重创,但强行融合三力对他身体和经脉造成的冲击,以及心神上的巨大消耗,依然让他足足昏迷了七天七夜才悠悠醒转。
醒来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他极为虚弱,甚至连下床行走都十分困难。体内那三股力量——玄火鉴的炽热神力、寂灭剑的冰冷死气、以及刚刚入门不久的太极玄清道真元,如同三条互不相让的蛟龙,在他经脉中时而冲撞,时而纠缠,让他痛苦不堪,修为更是跌落谷底,几乎与凡人无异。
宋通对此忧心忡忡,却又束手无策。他虽然修为不俗,见识也广,但云惊鸿体内的情况太过特殊,玄火鉴与寂灭剑的力量层次之高,远超他的理解范畴。他只能按照张小凡离开前的嘱咐,每日用自身温和的太极玄清道真元为云惊鸿梳理经脉,缓解他的痛苦,同时搜罗各种温补固元的丹药灵草,为他调养身体。
大竹峰的师兄们,如石磊、周也、吴语等人,也都对这位经历非凡、又险死还生的小师弟关怀备至。虽然嘴上不说,但他们都清楚,若非云惊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轮流送来精心烹制的药膳,陪他说话解闷,讲述大竹峰的趣事,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安宁的氛围。
在这样悉心的照料下,加上云惊鸿本身根基不凡,以及之前被张小凡太清境法力淬炼过身体,他的恢复速度远超宋通的预期。
大约半个月后,他已经能够下床自由活动,体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更让他惊喜的是,经过那场生死大战的洗礼,以及之后一段时间的沉淀反思,他对体内三股力量的理解,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它们视为彼此冲突、需要强行压制的“麻烦”,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们的本质,去感受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
他想起了张小凡当时在她耳边说的话:“循其本性,以太极玄清道为炉,引玄火之阳,纳寂灭之阴,使其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他开始在大竹峰后山的黑节竹林中静坐。这里灵气充沛,环境清幽,更重要的是,那坚韧挺拔、迎风不倒的黑节竹,似乎总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名的力量和启示。
他不再急于修炼,而是放空心神,任由体内的三股力量自然流淌。他仔细地体悟着玄火之力那如同太阳般炽烈、充满生机与毁灭的阳刚之性;感受着寂灭之力那如同深渊般冰冷、吞噬一切、归于虚无的阴寒之极;体会着太极玄清道那如同溪流般温润、调和阴阳、生生不息的中正平和。
渐渐地,他发现,这三股力量并非完全对立。玄火的极致阳刚中,似乎也孕育着一丝“燃尽后”的虚无;寂灭的绝对死寂里,仿佛也隐藏着“无中生有”的可能。而太极玄清道,正是沟通这两极、引导它们相互转化、达到平衡的关键。
受到张小凡那一战中“三力归元”的启发,他开始尝试用太极玄清道作为引导,不再强行融合,而是让玄火之力与寂灭之力,在他体内形成一个类似于太极图般的循环。
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危险。稍有不慎,阴阳失衡,便是经脉寸断、走火入魔的下场。但云惊鸿凭借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和悟性,以及在大战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一次次地调整,一次次地尝试。
宋通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他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修行方式,也为弟子的安危捏了一把汗。但他最终选择了信任,只是在一旁默默守护,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以自身修为稳固他的心神。
一个月后,云惊鸿已经能够初步做到让三股力量在体内和谐共存,虽然还无法完美融合,但至少不再相互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修为,也因此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和提升。
太极玄清道作为青云门的根本大法,在他体内如同催化剂和稳定器,将玄火鉴和寂灭剑这两件绝世凶物的力量,逐渐纳入了可以掌控的范畴。
第二个月,他开始重新修炼太极玄清道的功法。有了之前的基础和对“阴阳”、“平衡”更深的理解,他的进步一日千里。短短一个月内,便突破了玉清境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体内真元日益精纯,对法术的运用也愈发娴熟。
宋通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快的修行速度,即便是当年被誉为青云门数百年不遇之奇才的陆雪琪师叔,恐怕也难以比拟。他只能将这一切归功于弟子非凡的根骨、奇特的际遇,以及……那场生死大战带来的“顿悟”。
第三个月,云惊鸿的修为稳稳地踏入了玉清境第四层!
达到这个境界,意味着他已经可以初步掌握御剑飞行的法门。
第一次尝试御剑,是在宋通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的。他站在黑节竹林前的空地上,祭出那柄通体漆黑的寂灭剑。按照法诀,将真元注入剑身,心念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