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去石门投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92之购买认购证》最新章节。
华锦臻纺内。
刘长海把众人领进会议室!里面早已备好热茶和水果,长条会议桌擦得锃亮,桌上摊着几叠装订整齐的纸质报表。
周志明落座主位,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落在刘长海身上:“刘老板,刚才在厂区看了一圈,你们的生产流程很规范,尤其是那个纺织设备,比我在石门纺织厂看到的国产设备要先进多了。”
刘长海:“周书记,这是我们的技改报告,从德国引进的设备不仅提高了效率,次品率还降到了0.5%以下。”他特意加重“德国引进”几个字
“成本多久能收回?”周志明翻着报告问道,手指在“投入产出比”一栏停住。
“虽然初期投入大概6000多万美金,但是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测算下来几年就能回本。”刘长海说道。
周志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张连宇:"连宇同志,当初你力排众议,将纺织厂以一百万的价格转让给刘长海,想必承受了不少压力吧?"
张连宇淡然一笑,眼角浮现几道细纹:"确实有些争议声,但改革哪能一帆风顺?总设计师教导我们'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我们不过是遵循这个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好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周志明赞赏道,接着转头对着赵国伟说道:
"国伟同志,你们这种敢为人先的闯劲实在难能可贵。相比之下,石门市的干部队伍就缺乏这种开拓精神,很需要向你们取经啊!"
赵国伟连忙欠身,语气谦逊而诚恳:"周书记过奖了。这都是省委领导有方,中央政策指引得好。正是有了上级的鼎力支持,我们基层干部才敢放开手脚,大胆探索。"
周志明微微前倾身子,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国伟同志太谦虚了。实不相瞒,我这次来考察,除了学习你们的先进经验,还带着一个想法。"
他略作停顿。
"说来也巧,我们石门市正面临一个类似的情况——石门二棉厂,老牌国企,技术底子其实不差,但设备老化严重,体制机制僵化,这两年始终没能走出困境。"
周志明目光灼灼地望向刘长海,"所以,刘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到石门投资,帮我们把二棉厂这个摊子盘活?"
刘长海一听,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了下来,他以为这个省委领导找自己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投资么!这不正中下怀么?
"周书记您尽管放心,华锦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
他表情真诚:”承蒙周书记看得起,只要石门市有需要,我们华锦一定全力支持,这个投资我们做定了!"
周志明高兴的说道:"好!有刘总这句话,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他转头对秘书吩咐道:"回头让经信委的同志把二棉厂的详细资料整理好送过来,"
又看向刘长海:“投资模式就参照上谷这边的成功经验,这点我可以打包票。"
"那再好不过了。”
刘长海接着说道:“我后天要去石门市出差,等回来第一时间就去石门实地考察。到时候还要请周书记多指点。"
刘长海之所以爽快地应下周书记的提议,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
首先,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能够与周书记这样的实权人物建立合作关系,对未来发展肯定有好处。毕竟他以后会入局的。
其二,他比谁都清楚二棉厂那块地的价值。
在前世,他可没少往石门市跑,在后世,那里将成为石门市三大核心商圈之一,万达广场拔地而起,地铁枢纽四通八达。
几百亩的黄金地块,即便投资失败,光是地皮升值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省城的地价,可不是上谷能比的。
第三点,刘长海和公司高层仔细核算过:
目前华锦的布料产能已经接近饱和,光是供应慕岚集团的三个厂区和二十多家代工厂就占用了大部分产能,库存余量并不是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