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流言暗起,智辩真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树大招风,人红遭妒。
随着《悯农》一诗的流传,陈平安在青溪县的名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神童”、“诗才”、“未来贤才”…各种赞誉纷至沓来。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滋生。
伴随着巨大的声望而来的,还有挥之不去的质疑和…恶意的揣测。
不知从何时起,镇上开始悄悄流传起一些不同的声音。
“那陈平安才多大?七八岁的娃娃,真能作出《悯农》那样的诗?”
“我看悬。八成是他那个老先生方敬儒代笔的吧?想借着神童的名头抬高自己。”
“要么就是不知道从哪本旧书里抄来的。一个小孩子家家,哪懂什么稼穑艰难。”
“就是就是,小小年纪就工于心计,沽名钓誉,将来还不知是什么货色。”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阴沟里的污水,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其核心思想很明确:
否定陈平安的才华,质疑其作品的真实性,甚至攻击其人品。
其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这些流言的源头,虽然难以追查,但稍加分析,便不难猜到其背后可能的推手。
除了那些心怀嫉妒、见不得人好的酸腐文人。
最大的嫌疑,自然是…地主陈老爷家,以及那个被陈平安当众羞辱过的孙童生。
他们或许不敢再明着与陈平安作对,但躲在暗处放冷箭,散布谣言,却是他们最擅长也最乐于使用的伎俩。
这些污蔑之词,自然也传到了方敬儒先生的耳中。
老先生听闻之后,气得浑身发抖,胡子都快翘起来了。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方先生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平安的才华,乃是天授,岂容尔等宵小如此污蔑。”
“不行。老夫必须亲自去镇上,找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理论理论,还平安一个清白。”
老先生脾气虽然古板,却是个极其爱护弟子的。
眼看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遭受这等无端诽谤,如何能忍?
正当方先生准备出门“讨个说法”时,陈平安却恰好来向他请教问题。
看到老师气愤难平的样子,陈平安一问缘由,便明白了大概。
“先生息怒。”连忙上前劝阻,“为这点流言蜚语,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不值得?”方先生吹胡子瞪眼,“这关系到你的名声。名声对读书人来说,何其重要。岂能任由他们如此泼脏水。”
“先生,”陈平安却摇了摇头,神色平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们散布流言,无非是嫉妒使然,或是想激怒我们,看我们的笑话。”
“我们若是真的跑去跟他们争辩,一来未必辩得清楚,二来岂不是正中了他们的下怀?反而显得我们心虚,沉不住气。”
“那…那难道就任由他们胡说八道?”方先生依旧不忿。
“先生莫急。”陈平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慧黠,“对付这种流言,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辩解,而是…让事实说话。”
“事实说话?”方先生不解。
“嗯。”陈平安点头,“他们不是质疑我的才华吗?不是说我作诗是代笔或抄袭吗?那…我就找个机会,再‘随手’展现一下便是。”
“当众再作一首?”方先生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可…诗词文章,乃是灵感所至,岂是想作就能作的?万一…”
“先生放心。”陈平安自信一笑,“学生自有分寸。”
接下来的几天,陈平安依旧像往常一样去蒙学馆读书。
对于外面那些流言蜚语,似乎充耳不闻,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这天课间休息,学童们在院子里玩耍。
有几个孩子在玩一种类似“对对子”的游戏。
一个孩子出上句,另一个对下句,对不上或者对得不工整就算输。
陈平安也饶有兴致地凑过去观看。
“天对地。”一个孩子出了最简单的上句。
“雨对风。”另一个孩子立刻接上。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对出的句子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童趣。
这时,一个平日里和陈平安关系还不错的孩子,看到他来了,便笑着起哄道:“平安哥,你也来对一个呗。你最厉害了。”
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对啊对啊,平安哥来一个。”
这正是个好机会。
陈平安心中一动,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我?我可不行。对对子好难的。”
“哎呀,试试嘛平安哥。”孩子们不依不饶。
“那…好吧。”陈平安似乎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谁出上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