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邻里求助,谨言慎行(修订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在小河村这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村环境里。

陈平安母亲李秀那场原本缠绵难愈的风寒,在喝了几天儿子“从古书上看来”的“神仙汤”后,竟奇迹般地快速好转。

这件事,很快就在邻里之间悄悄传开了。

毕竟,之前王郎中几服药下去都不见效,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一对比,自然就显得陈平安那“偏方”有些…神乎其神了。

“听说了吗?陈山家那小子,真不一般呐。他娘病那么重,喝了他弄的什么汤,几天就好了。”

“可不是嘛。比王郎中的药还管用。那孩子…该不会真懂点医术吧?”

“瞎说啥呢。一个毛头小子懂啥医术。我看啊,就是运气好,碰巧了。或者是…他娘本来就快好了。”

“那也说不定。不过陈家这小子,确实邪乎得很。又是写书又是作诗的,现在连偏方都懂…”

各种各样的议论在村里流传。

有人半信半疑,觉得是巧合。

有人则添油加醋,把陈平安传得越来越神。

陈平安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声,心里暗自警惕。

他知道,麻烦可能要来了。

果然,没过几天,麻烦就找上了门。

这天下午,陈平安刚从蒙学馆回来,就看到邻居张婶子一脸焦急地堵在了自家门口。

张婶子家和陈家关系还算不错,平日里也多有走动。

此刻她却满脸愁容,眼圈红肿,看到陈平安回来,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平安呐。平安,快…快帮婶子想想办法。”张婶子声音带着哭腔,一把拉住陈平安的胳膊。

“张婶子,您别急,出什么事了?”陈平安扶住她,疑惑地问道。

“是…是我家狗蛋。”张婶子焦急地说道,“那孩子,从昨天晚上起就浑身发烫,哭闹不止。请了王郎中来看,也说是着凉了,开了药,可吃下去一点用都没有,烧得更厉害了。这…这可咋办啊。”

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平安呐,”张婶子看着陈平安,眼神里带着一丝期盼和哀求,“婶子听人说…你上次给你娘弄的那个汤很管用。你…你能不能…也给婶子家狗蛋弄点?或者…或者你再去看看你那什么古书,有没有治小儿发热的方子?”

果然是来求“偏方”的。

陈平安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以后就会没完没了。

而且,医术之事,人命关天,绝非儿戏。

自己那点半吊子的理论知识,加上一次侥幸的“食疗”成功经验,根本不足以去给别人“看病”。

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绝不能随意出手。

“张婶子,您先别急。”陈平安搀扶着焦急的妇人,语气尽量温和而冷静,“孩子生病,做娘的心情我理解。但是…”

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上次我娘那个情况,其实…主要还是靠王郎中的药,我那个汤水,也就是凑巧了,起个辅助作用罢了。当不得真的。”

先把自己上次的“功劳”撇清。

“至于什么古书偏方…”摇了摇头,“那书早就还给先生了。而且上面写的也都是些调理身体的食疗法子,不是治病的药方。小孩子身体娇嫩,可不敢乱用。”

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张婶子听了,脸上的希望顿时黯淡了不少,但依旧不甘心:“可…可狗蛋他烧得实在厉害啊。王郎中的药也不管用…”

“婶子,您先别慌。”陈平安沉吟片刻,换了个思路,“狗蛋具体是什么症状?除了发烧,还有没有咳嗽?流鼻涕?或者…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开始运用基础的诊断知识,进行询问。

当然,是以“关心邻居孩子”的名义。

张婶子连忙将孩子的症状详细说了一遍:主要是发烧、哭闹、精神不好,似乎没有明显的咳嗽、流涕等其他症状。

陈平安仔细听着,结合图书馆的知识快速分析。

听起来…更像是普通的、因受凉或积食引起的急性发热,而非什么疑难杂症。

这种情况,在缺乏有效退烧药的古代,确实也挺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