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学期小考,再压群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懒洋洋地洒在蒙学馆的地板上。

临近年关,方敬儒先生决定进行一次学期小考,检验一下学童们这一年来的学习成果。

这也是蒙学馆的惯例。

考试的消息一宣布,原本有些松散的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孩子们一个个正襟危坐,拿出书本开始临时抱佛脚。

只有陈平安,依旧神色平静,按部就班地温习着功课。

考试的内容并不复杂,主要还是围绕着蒙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项是经文背诵。

方先生随意抽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论语》中讲解过的篇章,让学童们轮流背诵。

轮到陈平安时,无论抽到哪一段,只见他不假思索,张口便来,声音清朗,语速平稳,一字不差,甚至连语气顿挫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与其他孩子或磕磕绊绊、或错漏百出的表现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方先生频频点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满意笑容。

第二项是字义解释。

方先生从课本中挑出一些常用字或略有难度的字,让学童们解释其含义,并简单组词。

这对陈平安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凭借图书馆的强大支持,他不仅能准确说出字的基本含义,还能根据不同的语境,引申出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偶尔还能说出一两个相关的典故(当然是经过包装的)。

比如解释“信”字,他会说:“人言为信。意指说话要算数,要诚实不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寥寥数语,便将“信”的内涵和外延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再次引来方先生的赞许和其他学童惊叹的目光。

第三项是句子仿写。

方先生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句,如“春风吹绿了柳梢”,让学童们模仿其句式和意境,写出类似的句子。

这项考察的是最基础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一点点想象力。

其他孩子大多写出“夏雨打湿了衣裳”、“秋风吹黄了稻田”之类平铺直叙的句子。

轮到陈平安,沉吟片刻,提笔写下:“夜墨染黑了山峦,晨曦点亮了窗沿。”

寥寥数字,却意境全出,对仗也颇为工整,显示出远超同龄人的文字感觉。

三项小考下来,结果毫无悬念。

陈平安在每一个项目上都表现突出,成绩遥遥领先,稳稳地占据了第一名的位置。

这个结果,没有人感到意外。

毕竟,“神童”之名早已深入人心。

只是,当结果被方先生正式宣布出来时,还是在学童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那些原本就佩服陈平安的孩子,自然是与有荣焉,纷纷上前向他道贺。

而以陈富贵为首的那一小撮人,则脸色难看,眼神复杂。

尤其是陈富贵。

经过这段时间的打击和家里的压力(陈老爷似乎也意识到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没再过多逼迫),他也算是有了一些进步。

这次小考,虽然比不上陈平安,但在其他孩子中也算中等偏上了。

可这点进步,在陈平安那耀眼的光芒面前,依旧显得黯淡无光,微不足道。

巨大的差距,如同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心中那份嫉妒,渐渐化为了深深的无力感。

或许…自己真的永远也比不上这个家伙吧?

其他一些曾经有过小心思的学童,此刻也彻底服气了。

人比人,气死人。

跟这种“妖孽”生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蒙学馆,除了认命,还能怎样呢?

方敬儒先生对这个结果自然是十分满意。

在进行学期总结时,老先生毫不吝啬地将陈平安树立为所有学童学习的榜样。

“……诸生当以陈平安为楷模。”方先生捋着胡须,声音洪亮,“其天资聪颖固然可喜,然其勤奋刻苦、专心向学之志,更为可嘉。尔等若能有他一半的用功,何愁学问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