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良师赠言觅良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最新章节。
得知陈平安正在为府试的备考和行程规划而努力,方敬儒先生心中甚慰。
这位自己最为看重的弟子,不仅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沉稳踏实,凡事都能提前谋划。
这日,方敬儒将陈平安唤至书房。
书房内,依旧是那熟悉的书香墨韵。
方敬儒从书架上取下几本略显陈旧的书籍,郑重地递给陈平安。
“平安,这几本书,是为师当年参加府试时,搜集和整理的一些心得笔记,以及几位名家点评过的时文策论。”
方敬儒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
“虽然时过境迁,有些内容可能已经不太适用。”
“但其中一些应试的技巧和思路,或许对你还能有些启发。”
陈平安双手接过那几本书籍,入手微沉。
书页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泛黄发脆。
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和心得。
字里行间,都透着方先生当年的心血和对科举之路的执着。
“多谢先生厚赐!”
陈平安心中感动,再次躬身行礼。
这几本手抄本的价值,远非市面上那些普通的参考书籍可比。
其中蕴含的,是一位前辈学子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不必客气。”
方敬儒摆了摆手,示意陈平安坐下。
“你能金榜题名,便是对为师最好的回报了。”
方敬儒看着陈平安,眼神中充满了期许。
“平安,府试与县试不同。”
方敬儒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府试的考官,乃是知府大人,其眼界和学识,自然远非县令可比。”
“县试之时,或许只要文章合乎法度,言辞通顺,便能侥幸过关。”
“但到了府试,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还请先生明示。”
陈平安虚心请教。
“府试考官,更看重的是考生文章中的‘见识’。”
方敬儒一字一句地说道。
“也就是说,你的文章,不仅要写得漂亮,更要言之有物,能展现出你对世事民情的洞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好,能提出一些具有‘经世致用’价值的见解。”
“经世致用……”
陈平安心中默念着这四个字。
这与自己之前打探到的,关于南淮府赵知府的施政风格,不谋而合。
看来,这位赵知府,确实是个务实派。
“先生的意思是,在策论方面,要多下些功夫?”
陈平安问道。
“正是如此。”
方敬儒点了点头。
“八股经义,固然是科举的根本,不可偏废。”
“但在府试这种层级的考试中,一篇立意高远、见解独到的策论,往往更能打动考官,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所以,为师建议你,在接下来的备考中,除了温习经史,也要多关注一些本朝本府的实际情况,多思考一些与民生、经济、吏治相关的问题。”
“若能在策论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哪怕只是些许浅见,也远比那些空泛的议论要强得多。”
方敬儒的这番话,如同一盏明灯,为陈平安指明了备考的方向。
“多谢先生金玉良言,学生茅塞顿开!”
陈平安再次起身,郑重地向方敬儒行了一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