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要命的节奏(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从广播员开始整顿禽兽》最新章节。

这其中,林枫特意将冉秋叶纳入其中。

经过一周培训后,十二名女管理员穿上统一制服开始工作。

冉秋叶对林枫感激不已。

刚结束北荒农场的陪伴任务感到无所事事时,是林枫给了她这份工作,并亲自指导她一周。

这期间,林枫的专业知识深深折服了所有人,也让冉秋叶对他另眼相看。

从前两人只是在图书馆看书的知己,如今她发现林枫的能力远超想象。

这座图书馆本就是他创立的,曾经门庭若市,借书需排队,现在因前任馆长管理不当而衰败。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林枫再次担起重任,重新整顿红星图书馆。

这些由轧钢厂工人转型的女管理员们,都对他充满信心。

垮掉的养猪场经林枫之手重新建起并步入正轨,而轧钢厂食堂在他的管理下蓬勃发展,深受所有工人喜爱。

重建后的红星图书馆也将延续这种势头。

林枫不仅培训女图书管理员,还特别关注员工生活。

他向上级申请,在红星图书馆设立了一个小食堂,并将傻柱的徒弟马华调来负责,还给他配了一名助手,这令马华非常兴奋。

“师父,以后我就去图书馆跟着我师大爷混了,你可别想我。”

“滚蛋!马上滚!你小子要是不好好干,偷懒耍滑,惹恼了你师大爷,他不收拾你,我也替他收拾你!”

于是,马华和杨师傅来到图书馆的小食堂,专门为馆内工作人员做饭。

除了硬件设施和人员安排,林枫还精心复制并调整了许多工具书,涵盖车工、钳工、铣工、焊工、汽修工、电器修理工等多个行业。

与第一次开馆相比,这次的工具书详细程度提升了十几倍。

经过周密准备,半个月后,新红星图书馆正式开馆。

李主任及几位上级领导出席,进行剪彩并发表讲话。

林枫作为主办方也上台发言。

一番忙碌后,新红星图书馆顺利开馆。

工人们得知林枫再度接手红星图书馆,感到十分好奇。

上次林枫的新图书馆为他们带来了太多收获,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许多人获得了年度或月度先进工

至于为何聂馆长掌管时图书馆逐渐衰败?那是因为工具书更新滞后,始终是老一套,缺乏新知识和技能,因此被工人渐渐冷落。

但工人们深知,林枫的名字意味着实干与创新。

许多工人听闻消息纷纷前来,很快便被图书馆中更新换代的工具书深深吸引。

\"哈哈,我怎么没早想到?就这么一条小电路,就能改变电机运转方向,真是受益良多啊。\"

\"原来车工与磨刀技术联系如此紧密,车刀的角度直接影响零件质量,这让我学到了不少。\"

\"我磨了这么多年钻头,今天才意识到忽略了这么关键的一个细节。\"

众多工人沉浸在不断更新的工具书籍中,难以自拔。

红星图书馆开馆首日便座无虚席,大多是红星炼钢厂的工人,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国企的员工慕名而来。

这一天,让经过专业培训的十二位女图书管理员忙碌不堪。

冉秋叶也在其中忙碌着,她凭借林枫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每位前来咨询的工人解答问题。

她认为,当前从事的工作比校园里的清洁工作更有意义。

今天的首更已更新!求订阅!求支持!

\"您好,我想问问以前在红星图书馆办的借书证还能用吗?\"

一位戴黑框眼镜的中年工人手拿借书证询问冉秋叶。

\"当然可以,馆长明确要求我们承认之前的借书证,您可以放心,有想借的书可以过来登记。\"冉秋叶微笑回应。

\"真的吗?太好了,上次办证时我还交了两元押金呢。\"

\"一个月前我去退借书证想拿回押金,之前的管理员却不允许。\"

\"那我现在想退还之前的借书证,把押金取出来可以吗?\"

戴眼镜的中年工人试探性地问。

两块钱对底层工人而言意义重大,他们的月工资仅二十多块,这相当于他们两天多的收入。

周围的工人也陆续看向冉秋叶,其中许多人的情况与这位工人类似。

过去,不少工人都曾在红星图书馆办理过借书证。

每张借书证需要交两块钱押金,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人借走工具书后丢失或损坏。

如果书丢了,图书馆可根据书价从押金中扣款;若书损坏,则依据损坏程度扣费。

这是林枫当初建馆时立下的规矩。

然而后来,聂馆长上任后擅自更改了这项规定,要求所有借书证押金归图书馆所有。

工人们借阅书籍时可用押金逐步支付。

若是工具书受欢迎,工人们自然愿意接受这种方式。

但随着时间推移,聂馆长管理下的图书馆缺乏新资源补充,书中的知识技能逐渐过时,工人们对馆内书籍的兴趣也随之减少。

于是有人拿着借书证到图书馆要求退还押金,却被告知按照聂馆长的规定,押金不予退还。

这种强硬态度激起了工人们的不满,也为聂馆长日后被批斗埋下了隐患。

正因为聂馆长时期的不当规定,红星图书馆重开后,工人们心存疑虑。

他们都在观望,想知道在林枫管理下,图书馆会采取怎样的运营方式。

面对工人的疑问,冉秋叶笑着回答:“师傅您别担心,无论是在林馆长还是聂馆长时期办理的借书证,只要带齐证件和押金条,我们都会按原样处理。”

“只要大家想要退款,我们会全额退还。”